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他们已经批准一个修改《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Sarbanes-Oxley Law)的框架协议,同意松动对上市公司及审计单位提交报告时的要求。
《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生于2002年,当时以安然丑闻为首、世通丑闻为高潮的一系列公司欺诈与内幕交易丑闻震惊华尔街,使广大投资者信心尽失,市场备受打击,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布什政府痛下决心,很快制定并通过以反欺诈为第一要务的新法案,这就是著名的《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与惩罚,强制要求各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做账从严。根据新法案,美国2002~2003年,有近千家上市公司被迫重新进行财务申报。
但是,丑闻热潮过后,《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很快显出其双刃剑本质。在填堵会计欺诈路径的同时,新法案也同步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申报成本。
因为成本增加,监管过严,很多利润微薄的公司干脆选择退市,回归私有。一些同时在纽约证交所和本土交易所上市的海外公司因为申报手续繁杂,费用高昂,尤其是会计准则差异加大,怨声载道,抗议频频。
面对各界呼声,证券交易委员会以监管从严为旗帜,一直拒绝让步。《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运行5年来,这是第一次进行重大修正。证券交易委员会:本次变动是法案精简,而不是松动,是志在“消除浪费与重复之处”,而不是放宽报表与审计要求。《市场观察》:《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虽然诞生于丑闻高发期,但这并不是美国一部应急法案,而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法之一,不应该轻易修订。像本次涉及会计与审计准则的重大修订,更是要慎之又慎。《竞争力》:证券交易委员会此次修改,是应所有上市公司的呼声,但主要是想照顾中小企业,以减轻他们的上市与运营负担,毕竟他们才是美国经济的真正活力与未来。
《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生于2002年,当时以安然丑闻为首、世通丑闻为高潮的一系列公司欺诈与内幕交易丑闻震惊华尔街,使广大投资者信心尽失,市场备受打击,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布什政府痛下决心,很快制定并通过以反欺诈为第一要务的新法案,这就是著名的《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与惩罚,强制要求各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做账从严。根据新法案,美国2002~2003年,有近千家上市公司被迫重新进行财务申报。
但是,丑闻热潮过后,《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很快显出其双刃剑本质。在填堵会计欺诈路径的同时,新法案也同步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申报成本。
因为成本增加,监管过严,很多利润微薄的公司干脆选择退市,回归私有。一些同时在纽约证交所和本土交易所上市的海外公司因为申报手续繁杂,费用高昂,尤其是会计准则差异加大,怨声载道,抗议频频。
面对各界呼声,证券交易委员会以监管从严为旗帜,一直拒绝让步。《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运行5年来,这是第一次进行重大修正。证券交易委员会:本次变动是法案精简,而不是松动,是志在“消除浪费与重复之处”,而不是放宽报表与审计要求。《市场观察》:《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虽然诞生于丑闻高发期,但这并不是美国一部应急法案,而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法之一,不应该轻易修订。像本次涉及会计与审计准则的重大修订,更是要慎之又慎。《竞争力》:证券交易委员会此次修改,是应所有上市公司的呼声,但主要是想照顾中小企业,以减轻他们的上市与运营负担,毕竟他们才是美国经济的真正活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