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理科应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64年说过一句话:“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这句话表明“数与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表明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一、“数”与“形”
  “数”指数学中的数值、函数、等量关系,“形”指函数的图像、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等.数形结合是指根据数的基本结构特征,构造出与数相对应的函数图像或几何图形,同时利用图像或图形的性质来解决数的问题,或反过来将图像或图形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利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
  二、数形结合的优点
  数形结合思想,充分体现了数与形的的优点.数可以使解题步骤程序化,便于操作;几何图形或函数图像可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便于理解.纵观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考察屡见不鲜.数形结合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考中的重点与难点.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高考真题,来引导学生,让考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下面结合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与数形结合相关的试题,具体探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希望对一线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思想课程中有一定的指导.
  三、真题讲解
  例1 (2016年山东理科,15)
  已知函数f(x)=|x|,x2-2mx+4m, x≤m,x>m
  其中m>0,若存在实数b,使得关于x的方程f(x)=b有三个不同的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3,+∞)
  解析 由题意画出函数图像为图1时才符合,
  图1要满足存在实数b,使得关于x的方程f(x)=b有三个不同的根应有4m-m2  解得m>3,即(3,+∞).
  分析 题目中给出的是一个分段函数问题,单纯的依靠题目中的信息来求解问题,难度很大,要是能够画出函数的图像,结果就一目了然,所以说画出函数的图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这道题的难度较小,可以作为在教师传授数形结合思想的伊始之用.
  例2 (2016年北京理科,14)设函数f(x)=x3-3x,-2x, x≤ax>a.
  ①若a=0,则f(x)的最大值为;
  ②若f(x)无最大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2,(-∞,-1).
  图2
  解析 如图2做出函数g(x)=x3-3x与直线y=-2x
  的图象,它们的交点是A(-1,2),O(0,0),B(1,-2),由g′(x)=3x2-3,知x=1是函数g(x)的极大值点.
  ①当a=0时,f(x)=x3-3x,-2x,x≤0,x>0因此f(x)的
  实际上就是解方程的根,将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即可求解;对于恒成立问题,需要考生结合基本不等式、以及函数的导数来进行判定.
  综合分析以上几道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恒成立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类问题往往会包含参数和变量,会用到导数的知识,考查思维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性、技巧性较强,一般会将不同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考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将恒成立问题与函数联系起来.考试的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是考生在平时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要退缩,要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去总结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去领悟考察形式.
  (收稿日期:2016-08-10)
  最大值是f(-1)=2;
  ②由图象知当a≥-1时,f(x)有最大值是f(-1)=2;只有当a<-1时,由a3-3a<-2a,因此f(x)无最大值,∴所求a的范围是(-∞,-1),故填:2,(-∞,-1).
  分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最值问题,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画出函数图像,则图像的最高点纵坐标就是最大值,最低点纵坐标就是最小值.
  例3 (2016年全国卷理科,4)
  若平面区域x+y-3≥0,2x-y-3≤0,x-2y+3≥0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A.355B.2C.322
  D.5
  答案:B
  图3
  解析 如图3,画出不等式在
  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的平面区域,由
  x-2y+3=0x+y-3=0得A(1,2),由2x-y-3=0x+y-3=0得B(2,1).
  由题意可知,当斜率为1的两条直线分别过点A、B时,两直线的距离最小,即
  |AB|=(1-2)2+(2-1)2=2.
  分析 这道题考察的就是利用函数的图像来求解两直线之间的距离,如果采用解析法来求解这道题目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例4 (2016年全国卷文科,20)
  已知抛物线C:y2=2x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图4
  (Ⅰ)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
  (Ⅱ)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析 (Ⅰ)如图4,连接RF,PF,由AP=AF,BQ=BF及AP//BQ,
  得∠PFO+∠QFO+∠AFP+∠BFQ=180°,所以∠PFQ=90°;因为R是PQ的中点,所以RF=RP=RQ,所以△PAR△FAR,所以∠PAR=∠FAR,∠PRA=∠FRA,又因为∠BQF+∠BFQ=180°-∠QBF=∠PAF=2∠PAR,所以∠FQB=∠PAR,所以∠PRA=∠PQF(同角的余角相等)
  所以AR//FQ.
  (Ⅱ)设A(x1,y1),B(x2,y2),
  F(12,0),准线为x=-12,
  SΔPQF=12PQ=12y1-y2,
  图5
  设直线AB与x轴交点为N,
  SΔABF=12FNy1-y2,
  因为SΔPQF=2SΔABF,所以2FN=1,所以xN=1,即N(1,0).
  设AB中点为M(x,y),由y21=2x1y22=2x2得y21-y22=2(x1-x2),
  又y1-y2x1-x2=yx-1,
  所以yx-1=1y,即y2=x-1.
  所以AB中点轨迹方程为y2=x-1.
  分析 这道抛物线问题包含很多图像、直线、角之间的关系信息,而题目又没有给出相应的图形,如果教师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单纯用代数方法讲解题目,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所以教师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可以结合抛物线的图像,在图像中标出函数、直线、角之间的关系,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学生就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习题来开展.而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思想方法,如果单纯的给大家讲思想,对学生来说很难入门,所以最好能够结合习题开展教学.综合以上几道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关于数形结合的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关于数形结合的考察是多方面的,从函数到集合均有涉及.以上几道高考真题可以作为教学的引例,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形结合的概念,把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收稿日期:2016-08-20)
其他文献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化学上的一个难点,特别是针对强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微粒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更是感到特别棘手,做题时感觉无从下手.要想解決“强弱电解质判断问题”,可以从学科素养角度谈谈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思维技能.
期刊
在高中化学试题中,总有一些试题具有巧解的方法,本文列舉几例进行剖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刊
2017年教育部对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内容的修订时,将物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让高中理科学生都能够学完动量这一部分内容,让他们能在高中阶段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从而为大学学习物理力学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而作为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的电磁感应现象部分问题需要用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知识解决,当然这部分知识由于综合,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鉴于此,本文主要例談电磁感应现
期刊
人类思维的确非常复杂,可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其实只有两种:  形象思维——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依靠联想、想象、幻想进行思维。这种思维,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  逻辑思维——从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概念,并依靠概念、判断、推论进行思维。这种思维多富于理性。  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对我们理解这两种思维有所帮助。    专家买猫  安生    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
期刊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并且常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的求解思路清晰,但对运算能力的要求较高,不少学生往往会因为繁琐的代数推导而心生畏惧,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以至出现因放弃不做、胡乱书写、有始无终等找不到恰當运算策略的行为导致得分率普遍较低的现象,因此,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避开繁琐的计算,尽可能地简化运算过程,就成为了准确、迅捷地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基于常
期刊
解答平面解析几何题往往运算量较大,而有时用平面几何知识却能减少运算量,下面举例说明这一解題方法.
期刊
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物体而言,蛋白质的生老病死至关重要.科学家们关于蛋白质是怎样诞生的研究成果很多,迄今为止至少已有5次诺贝尔奖授予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然而却很少有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的降解问题感兴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芙拉姆· 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突破性的发现——泛素蛋调节的蛋
期刊
“多次作用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各种考试中难点问题,其中不乏高考压轴题,例如:2014年安徽省高考第24题,2016年江苏高考第15题,2018年浙江第20题等等.所谓“多次作用问题”是指在某些物理过程中,系统内物体间存在多次不同的相互作用过程的问题.其物理情景复杂,涉及研究对象可能不唯一,受力分析往往动态变化,导致物理过程较复杂.因此,学生既要建构起按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变动的物理情景,又要梳理出各
期刊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不难发现,单纯记忆性知识的考题越来越少,考查能力的试题比重增加.这类试题往往以“新情境”的形式出现,然而考查的知识点却落脚在教材中.体现了生物试题的“高起点、低落点;情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制原则.  一、生物试题的命制依据  1.从课程标准出发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
期刊
盐桥是新课标教材中出现的新名词,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21页资料在线栏目中对盐桥做了简单介绍.盐桥的插入,使分开放置的氧化性溶液与还原性溶液能够在两个半电池内发生反应.有关盐桥原电池的问题已在高考命题中多次涉及,本文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比如:盐桥的构成、原理、作用及制法等相关知识,对不同的考查方向進行了典例解析,希望对学生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