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智慧的人生坚守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是当代著名作家王跃文的最新力作,也是他的首部人生随笔集。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从个人成长、官场的人性剖析、文学创作宗旨等方面,用心记录着他的深邃思考,传递出作家“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无违于自己,无违天地”的美好执念。
  书中,王跃文以坦诚的笔墨,回忆自己从那个弱不禁风的乡下娃,到走出家门赴外求学,再到成为职业作家的奋斗历程。童年的他,家境贫寒,父亲又被错划为“右派”,生活的艱辛和世事的无常让他常常以泪洗面。好在他考上大学,在饱览一些经典名著和接触到许多人情世故后,不仅日益变得坚强,而且对于人生社会,都有了较为成熟而深刻的认识。后来,走出象牙塔的他在家乡的县、市两级政府从事文秘工作。当同事们八小时之外沉溺于棋牌游戏中时,他则安稳地坐在书桌前,沉浸在物我两忘的创作境界里。对于这段岁月,王跃文深情地回忆道:“我是一个职业作家,文学就等同于我的生命。我的作品跟我的生命是连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我必须写作,我才会快乐。”而对于许多人问询他写作的秘诀是什么时,他意味深长地写道:“写作的时候,我相信两个字,潜心,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潜心。如果换两个字说到所谓写作秘诀,我会用这两个字:无违。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这种解读,既亮明了王跃文的写作原则,又一语双关地道出了他在做人做事上的人生操守。
  磨难让人坚强,睿智让人深刻,从生活这本大书里,作家学到了很多。他不仅崇尚“无违”,还始终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贯穿于他的文学创作中。一方面他从生活的遭逢里不断汲取智慧和营养;另一方面,又以敏锐的洞察力,热心观察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思想的蜕变。书中,他与我们分享了创作中篇小说《秋风庭院》的心得。事情竟源于作家与一位退休老干部的一次目光交集,那无意间的一瞥,让作家看到了一个退居二线老干部的惆怅和失落。此后,作家又从旁人口中得知,那位老干部每天清晨还习惯性地夹着个包往办公室去,而走到半道才突然想起自己已退了休,于是又无奈地往家走。退休老干部的故事引起了作家的思索,他大胆聚焦于当时的官场政治生态,认真剖析着隐匿于其间的人性和人生百态。触及人心及现实生活的描写,尤其是对人性善恶的褒奖与揭示,既温情萦怀,又入木三分,集中体现了他“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的创作本色。
  在《无违》里,王跃文还把笔触延伸到爱情、信仰以及日常生活。他直言要把爱情当成宗教来信仰,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而是奉献和牺牲。这种独特的诠释,让我们看到了作家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坚守,那种直抒胸臆的表白,也凸现出作家最为柔情的一面。而对于自己业余生活的披露,作家更是真诚得可爱。在书中,他毫不隐讳地说自己喜欢在入厕时看书,这种生活小景的“自曝”,不仅道出了他对读书的嗜好,也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作家随意而安的人生态度。
  读罢《无违》,我们已然触摸到了王跃文由小镇青年成长为知名作家的成长轨迹。或许正是基于他对人生理想和善恶美丑的清醒认识,基于他对“两个无违”的尊崇和敬畏,才造就了一个既充满温情而又冷峻睿智的王跃文,同时才会让我们在不断期待中,酣畅淋漓地赏读到他直抵灵魂的精品佳作。
其他文献
沈从文研究专家张新颖教授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他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沈从文的确是个隐忍的人,但在晚年的时候,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泪了。特别1983年病倒之后,行动不能自如,说话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流泪就成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为自己伤感,对他人同情,被艺术感动,还有更为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感情,都有可能令他
期刊
“赤脚”是农民的另一称号。农民赤脚不是习惯,而是必须,土里营生,每一脚都是土。过去农村医生叫“赤脚医生”,赤脚就是农民的代称,赤脚医生就是农民医生,把“农民”与“赤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换了,意思不变,可见赤脚与农民的关系。农民不仅脚上是土,而且腿上是泥,让我们想想“西装革履”的人,对“赤脚”的印象就更深啦。  城里人下班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是换拖鞋,如果回到家还穿着皮鞋,那是一刻都无法忍受的,换上拖
期刊
“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朋友”,这些话许多父母都知道。然而,具体要如何做?老舍三招教子,给我们启迪颇多。  第一招,手把手教。儿子舒乙回忆,1935年他出生在青岛。那时老舍在山东大学任教,也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舒乙两岁多时,非常淘气,不爱撒尿,总是憋着。不尿尿会把身体憋坏,妈妈非常着急:“小乙,该撒尿了!”舒乙却摇摇头,夹了夹腿,就是不撒。妈妈没办法,把老舍找来。老舍并没有着急,亲切地弯下腰来
期刊
坎坷的高考之路  我在哈尔滨机械制造学校四年的学习生活,是靠每月的13元半工半读助学金捱过来的。1969年毕业,到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当了钳工。  1977年恢复高考,像我这样的在职人员,政策规定上学期间发工资、算工龄,这是激励我一定要考上的最大动力,颇有些小市民的心理。大概是考的人太多,1977年黑龙江的高考考了二轮。第一轮自己随便报考,顺顺当当地通过了。但第二轮遇到了麻烦——有单位的考生,报考必
期刊
“世人只晓爱兰花,市买盆栽气味差。明月清风白云窟,青山是我外婆家。”这是郑燮的题画诗,不知是他太爱兰花了,还是家中的兰花品种不佳,说“市买盆栽气味差”。我家的这盆兰花不但香气萦室,还飞到了院外,我每天下班归来,最先最早迎接我的,就是这盆兰花的香气。不仅如此,我出差到外地,几天过去了,总感到自己衣袖间兰花那芬芳馥郁的气味经久不衰,让人心旷神怡。始信了《广群芳谱》中说的,“兰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
期刊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肯定都有过自己最珍爱的物件。这种珍物也许并不贵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够或多或少地唤起我们对旧时光的感念,想起曾经发生的或温馨、或苍凉、或感动的故事。谭盾的指挥棒、钱理群的《鲁迅全集》、李宗盛的笔、杨丽萍的菜篮子、王澍的钟繇字帖、贾樟柯的故乡酒、金宇澄的船钟、叶兆言的旧电脑打字机、林怀民的手抄《心经》、黄永松的蜡染布……由《生活月刊》编著,上海译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珍物:中国
期刊
有人登泰山回来,抱怨“上山一条路,下山一条路”,泰山无可观。人在俗世的人间烟火中熏染得没了知觉,连泰山都无法进入他的感觉中。  登泰山确实是“上山一条路,下山一条路”,而且是同一条路。先说上山,《诗经》云:“泰山岩岩。”足以表明泰山之宏伟,因为时间和一个人的体力所限,登泰山只能從山下坐中巴车至中天门,再由中天门经十八盘爬到南天门,即所谓“上山一条路”。这条路在秦始皇之前就开辟出来了,之所以开辟这条
期刊
如一阵北风啸过耳际,那旷野的芭茅花哟,粗厉地穿过我的眼帘,起初是一阵痛感,接着便如遇到故交一般亲切和熨帖。刘震云作品中的文字便如一丛丛芭茅花,读着读着,像拔火罐一样,疼痛之后有一种淋漓的酣畅,这便是我爱读刘震云作品的重要原因吧。  在厕所壁上捉蝉吃的“磨桌”,无奈嫁与债主的李爱莲,因追求进步成痴而意外入狱的李上进,抛妻弃子最后却因肝病悲惨死去的恩庆,做两任村长的“小三”最后楼塌人亡的美兰,职位不随
期刊
乘着初夏时节的习习凉风,信手摊开案头上的这本《人间滋味》(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一份沁人心脾的惬意悠然涌上心头。本书系著名作家、散文家汪曾祺以散淡闲适之笔,于岁月深处从容写下的一本谈美食、抒乡情、论文学、道人生的经典散文集。清浅、率性的文字,灵动脱俗间泛着优雅清淡的芳香,传递出作家对人间盛景至情至性的向往和爱恋。  在文学界,汪曾祺不光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在烹饪各种美食上也颇有心得
期刊
读中学时,先后接触了《唐宋词一百首》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一薄一厚两本书,发现“词”竟然是魅力不逊于“诗”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宋词,脍炙人口的长短句如此令人反复吟诵而不倦!当时在乡下,买书的想法是奢侈的,为激情所驱使,我毅然将这两部书中所录的作品悉数抄下,尤其是后者,整整抄了7个本子,我因此将之分为七卷,费时一个月,把一个寒假完全填进去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六年。“流光容易把人抛”,“青葱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