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技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外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技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在该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因病情需要进行置管处理的患者120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组,选择60例患者实施常规深静脉置管并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设置为对照组,并选取另60例患者实施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并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设置为研究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并对护理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研究组管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6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65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6.92%)较对照组(86.1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研究组LDL-C(2.5±0.
目的探析降钙素原、乳酸联合肌钙蛋白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成两组,组别为存活组(n=48)与病死组(n=12)。对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2天、第3天、出ICU时或死亡前降钙素原、乳酸、肌钙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存活组患者入住ICU第2天、第3天、出ICU时或死亡前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4.06±3.41)、(9.38±2.86)、(1.36±0.37)μg/L,显著低于病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实施综合性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振动排痰仪排痰,两组均干预至患儿离开PICU,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及离开PICU时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机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机排痰,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康复指标(咳喘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日排痰量)。结果出院时,两组PaO
目的探讨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应用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以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各45例。常规组予以传统开颅术,研究组予以微创手术,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为(50.12±7.41)min、术中出血量为(37.81±6.32)mL、术后住院时间为(19.38±2.67)d,显著优于常规组(60.38±8.25)min、(69.52±5.34)mL、(22.94±3.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6月于该院门诊输液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102例,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98例,接受常规输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投诉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1.96%,相比对照组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发生率10.2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2,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为0.98%,相比对照组投诉率8.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Ⅰ组(常规血液透析;20例)、Ⅱ(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20例)与Ⅲ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20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及营养状况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Ⅱ组与Ⅲ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分别为(185.7±47.6)、(174.5±39.8)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289.7±65.4)、(27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便利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的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NF-γ)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以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4、IL-1
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是SCI后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针灸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在临床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针刺、电针、温针灸、艾灸、其他针刺疗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通过对针灸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科研或临床提供参考。
小儿荨麻疹中医学称为风瘙瘾疹,是一种具有多种致敏因素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小儿荨麻疹常采用抗组胺药暂时控制症状,严重时予激素治疗,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小儿荨麻疹有效果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近年来各中医特色诊治方法相得益彰,中西医结合具有明显优势。我们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荨麻疹的文献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