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减法构筑品质生活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hl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都一个计算周期为五年的绿色加法等式中,右边的结果已被设定好,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一座城市,有山而毓秀,有水而灵动。山水环抱的成都,在历代诗人笔下是“锦江近西烟水绿”,是“万户千门入画图”。
  为了令如今生活在成都的人们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成都正致力于运用绿色加减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环境。
  2017年4月25日,中共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所作的大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明了成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又被具化为着力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增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精准把脉“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
  在《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亦被反复强调。
  “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市民感受为导向,努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范锐平在《报告》中说。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精准把脉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在成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生活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生活环境的边际效用正逐步超过物质消费。有调查显示,环境已成为成都居民最关心的事项之一。
  有评论认为,成都市推动绿色发展,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
  曾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一直以“宜居”著称。此次《报告》首次提出成都要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城市,可以想见,这座品质之城,将更上一层楼。
  两种绿色加法
  如何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城市,是一道不易解答的题目。
  事实上,摆在成都人面前的这道题目,大多与绿色生态建设密不可分。
  “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范锐平在《报告》中强调。
  绿色发展首先要“增绿”,也就是做好“加法”。
  在成都一个计算周期为五年的绿色加法等式中,右边的结果已被设定好,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
  为了让这样一个等式成立,“全域增绿”刻不容缓。
  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范锐平在《报告》中提到了成都市域范围五级城市绿化体系的构建,即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
  如今,在成都,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大型绿化项目的建设已陆续展开,一批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也初具规模。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景并不遥远。
  绿色发展不只是城市绿化,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共享绿色出行,也是成都此次绿色加法的一个等式。
  在成都这样一座常住人口接近1600万的城市,交通无疑面临巨大压力。根据成都市发改委课题组的数据,成都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刚突破45%;轨道交通的平均密度仅为0.008公里/平方公里,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仅高于重庆和郑州。
  为了实现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通畅绿色的目标,未来,成都将加密轨道交通网、城市公交线网,加快街区循环成网,疏通改造拥堵节点,加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根据《报告》,到2022年,成都市地铁开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同时,无缝衔接的地面公交网络也将进一步优化。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则让城市微循环更加畅通。
  环境治理的减法
  坚持绿色发展,做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减法”,往往比生态保护的“加法”更难。
  成都所在的西南地区位于中国一二阶梯过渡带,具有世界罕见的自然景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龙门山所在的城市西北部地区生态较敏感。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成都在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土壤、空气、水三大污染不容忽视。
  “实施最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是成都立下的军令状。
  完善成都平原环境建设协作机制,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尾气治理、扬尘管理、工业减排、露天禁烧。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强力实施各种水保护治理工程……
  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城增绿,掷地有声的措施之下,显示的是成都人保护青山绿水的决心。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报告》为成都未来城市空间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在东进南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之外,对于西、北、中三个方位的布局体现了成都留住绿色、提升城市品质的良苦用心。
  保持、保护、降低是这三个方位建设的关键词:“西控”,是要在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的同时,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態;“北改”,是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中优”,则是通过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来实现中心城区的功能优化。
其他文献
巴西戰舞
村务公开程度不足,是绝大部分出现扶贫腐败问题村落的“通病”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一些贪腐“黑手”却伸向了贫困户的“救命钱”“活命钱”。  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892人,与2015年相比同比上升102.8%。  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为何发案突出?如何更有效地严惩严防“劫贫济腐”问题……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
有利可图,就有人买卖个人信息,要堵住这个漏洞只能依靠法律。  2016年6月22日,智联招聘报案称,大客户部销售经理申某自2016年1月至报案时,非法获取客户简历库用户名和密码,向外大批非法兜售简历牟取暴利,涉及数量和金额十分巨大。其向外部盗卖的简历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薪资收入等个人信息。  2017年6月4日,该案在北京开庭,根据6月1日正式施行的《关于办
在长三角“河长制”治水的过程中,让内资和外资企业的人士担任民间河长,也是一个创新之举。  “乡愁是美的,但这是记忆中的美。我们要把记忆中的美,变成眼前生活中的美,把乡愁变成乡恋。”在沪郊嘉定华亭镇金吕村,64岁的张金兴指着村里经过“河长制”治水后重现清澈的水面,想起小时候“水里的愉快生活”。  像老张这样,从眼前实实在在的治水成果中唤醒童年记忆的,在长三角水乡,应该不在少数。长三角河网纵横,单单上
中国这次时刻拍卖试点,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试验  当春秋航空一举中签后,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相比白云机场的时刻拍卖价,这一抽相当于节省9000万元。”  这一幕发生在上海浦东机场航班时刻市场化配置试点抽签会上。根据中国民航局制定的《航班时刻资源市场配置改革试点方案》,在广州白云机场以“时刻拍卖”为模式,上海浦东机场以“时刻抽签 使用费”为模式的两场初级市场改革试点
【编者按】  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科学规划,杜绝瞎折腾;  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命力;  守住城市灵魂,保持城市个性;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同志就做好城市工作的历次重要讲话和考察中,可以探寻其心中这样的“城市中国”: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推进多规合一、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2012
在这座巨大的“集装箱”里,几乎平均不到三天就会有一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出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被喻为“特区中的特区”。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前海。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特区人牢记嘱托,在一座由333个退役“集装箱”改装的简易办公楼里奋斗至今,以标准化、场景式、全流程的一站式“互联网 政务服务”,不断刷新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开拓
共享单车的不同遭遇,凸显了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集体心理  前几天,日本一位老友来北京观光,本想找辆好车带他去看风景,没想到他一口拒绝,却指名要试试中国现在最火的共享单车。  我有些惊奇——不但是因为他知道中国有共享单车,更是因为其实早在一年前,通过投资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获得巨大盈利的日本著名企业家孙正义,就已经在东京搞了一个名叫“OpenStreet”(开放街道)的共享单车项目。  换言之,共享单车
年輕态喜剧  ——区别于传统喜剧形式的新型喜剧  内容上贴近年轻人生活状态  形式上更有新意  情感上能引发年轻一代的共鸣年轻态喜剧爱好者  18~29岁为主  女性偏多  平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他们的职业  No.1公司中高层管理层  No.2公司普通职员  No.3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员或自由职业者  No.4企业主  No.5政府职员他们有哪些标签  追求自我提升  年轻有活力  小资、精致、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提高坏账容忍度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负担重、人才少三大突出问题,尽管社会广泛呼吁,有关部门多次下文,但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及政策扶持的连续性、持续性等方面缺乏法规保障。  2017年6月2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中小微企业日”。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7日分组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中,明确了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