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透视“腰突症”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述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主任,骨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北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
  擅长诊治髋和膝关节骨关节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人工关节置换,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等),骨关节肿瘤等。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发病的三大因素
  
  1.腰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2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纤维环变性、增厚、弹性减小;30~40岁时椎间盘进一步失去弹力及膨胀性能。椎间盘没有血液循环,修复能力较差,加之脊柱每年400~500万次的活动频率,使腰椎间盘受到来自不同方位的应力,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病变。
  
  2.创伤、劳损
  外伤及积累劳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负重压力过大,纤维环的退变及本身已有的缺陷,髓核就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固定而膨出、突出或脱出。
  
  3.受寒
  椎间盘受寒后使腰背部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导致椎间盘的内压升高,特别对于已经变性的椎间盘,容易致使髓核突出。
  
  认识上的5个误区
  
  误区之一:腰腿痛不算病。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统。有些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随之消失,还有一些不治自愈。但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还可能会引起下肢麻木、发凉、无力,甚至瘫痪以及大、小便障碍。
  误区之二:腰腿痛治不好。腰突症的特点是容易复发。因此,有的患者认为此病治不好。其实,腰突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通过严格正规的治疗,优良率在95%左右。
  误区之三:迷信影像学检查结果。CT、磁共振等影像学设备为腰突症的诊断提供了直接的影像,可明确突出的大小、类型、位置等。这些优点容易使人进入唯影像学诊断而与临床脱节的误区。
  误区之四:迷信某一种治疗方法。腰突症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类治疗方法。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每一种具体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没有一种方法能“包打天下”。因此,应严格选择病例,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来选择合适的治法。
  误区之五:对手术的误解。盲目手术和拒绝手术均不可取。不加选择地对腰突症进行手术治疗,一方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各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机会;而把手术所带来负面影响扩大化,认为手术坚决不能做,而一味保守治疗同样有害。
  
  卧硬板床休息——急性期的最佳措施
  
  在腰突症急性发作的最初几天,患者的自觉症状十分严重,此时应采取一个既简单,又较为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症状,这就是卧床休息。
  由于腰突症的发生、发展与负重和体重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通过卧床休息,可消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并在很大程度上解除肌肉收缩和腰椎周围韧带的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突出的髓核也就可随之脱水、缩小,使损伤的椎间盘尽早纤维化,使神经根的压力得以消除。此外,卧床休息可避免较大的弯腰及负重,从而消除了加重病情的“隐患”。通过保证充足的卧床时间,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解除腰部肌肉的收缩、紧张、痉挛。
  所卧之床最好是硬板床。因为使用过于柔软的床时,人体在自身的重力压迫下,脊柱的生理曲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的紧张及痉挛,加重临床症状。而卧硬板床能使人体在仰卧位时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侧卧时保持腰椎不侧弯。
  
  非手术疗法
  
  卧床休息是腰突症患者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却又较为有效的措施,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
  1.腰围和支持带可使受损的腰椎间盘获得局部充分休息,为患者机体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2.牵引疗法常用疗法之一。目前,牵引疗法已获得很大发展。
  3.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4.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 电针疗法、刺血拔罐法、手针疗法、刮瘀疗法等。
  5.封闭疗法它包括痛点封闭疗法、硬膜外腔封闭疗法、推间孔神经根封闭等。
  非手术疗法安全、简便、无创,病人痛苦少,对病史短、临床症状和体征轻的患者有效。
  假如非手术疗法治疗3月以上无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应及早放弃而考虑手术治疗,盲目长时间保守治疗往往延误诊治或出现并发症。
  
  手术疗法
  
  1.髓核溶解术
  在椎间盘内或其附近注入药物,使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溶解、吸收、排出,从而解除神经压迫。
  优点:局麻进行,操作相对简单,仅需10~15分钟;不会引起硬膜外的纤维化和瘢痕化。
  缺点:有产生过敏反应可能。
  有效率为70%左右,但并不适合所有患者,需要有经验的骨科医生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2.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用腰椎间盘镜治疗腰突症,切口长仅2~3厘米,不需广泛剥离椎旁肌肉,不干扰正常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不影响下腰段的稳定性,患者都可以在术后3~5天下地行走。对伴有骨性狭窄的椎间盘脱出及椎间盘骨化或软骨结节型椎间盘脱出亦能同时手术治疗。
  优点:损伤小,恢复快,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缺点:设备较昂贵,对手术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据国内外相关报道,有效率为86~100%。
  
  3.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适合于腰突症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突发性腰突症疼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
  优点:暴露广泛,减压彻底,操作方便,对合并有中央型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尤为合适。
  缺点:脊柱后部结构去除过多时,会对脊柱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据国内外相关报道,有效率为92~100%。
  
  预防要点
  
  1.从地上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拿重物时,身体尽可能靠近物体,使其贴近腹部,同时要掌握平衡,不可用力过猛。在长时间的弯腰后,不可猛然直腰。
  2.床铺不宜过分柔软 ,睡眠时应能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
  3.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不可久坐,适当体育锻炼,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锻炼,使肌肉强壮有力,形成“肌肉腰围”,减轻椎间盘的负荷。
  4.适应四季气候变化,防风寒雨淋,不卧潮湿之地。
  5.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 ,应适当休息 ,及时治疗。
其他文献
朱晓英(化妆)  沈琦(模特)  在整个皮肤的表面,眼睛周围的肌肤是最薄的,因此,产生的美容问题也最多。黑眼圈往往是最早困扰年轻女性的眼部问题:由于眼眶周围的皮肤着色过度或眼睑被动性(静脉)充血,使眼眶周围皮肤颜色加深,形成黑色环状的特征性表现。  黑眼圈可能与家族遗传、内分泌失调以及体内代谢障碍、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心血管病变、肾炎、微循环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但85%以上的黑眼圈并不
期刊
生活实例  老王今年53岁,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过去身体一直不错的他,今年却得了一种怪病:三个月前,他因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去医院就诊,急诊剖腹探查发现其小肠部分坏死、肠系膜血管栓塞,经切除部分小肠后康复出院。谁知出院还不到一个月,老王再次发生剧烈腹痛,病因同样是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的小肠坏死,不得不再次切除部分小肠。   一个月之内被切除两段小肠,令老王苦不堪言。同时,他也感到非常困惑:“好好的,怎么
期刊
小吴是一位农村来的不孕症病人,30岁,结婚8年不孕,诊治多年无效。问她当地医院发现是什么问题?小吴说是“炎症”, 长期吃药、 打针、 阴道冲洗、上药等, 但是炎症一直治不好。现在,公婆和丈夫因为她不生育要她离婚。 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其丈夫是严重的弱精症患者,而小吴的生殖系统没有明显异常, 仅有中度颗粒型宫颈糜烂。  小吴的遭遇非常有代表性,她不幸踩上了宫颈糜烂治疗中最常见的三个“陷阱”:    “
期刊
痛与生俱来。作为症状,它可以告诉我们受伤或生病了,使我们避免伤害或进一步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痛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强、过久的痛,即“坏痛”、“恶痛”,带给人类的却是身与心的折磨,它会导致机体功能失调、生活质量降低、劳动能力和/或生活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对于这类痛,应当想办法消除。  从2004年起,每年的10月11日被定为“世界镇痛日”,可见疼痛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最新观点认为,某些慢性疼痛本身就
期刊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在我国有所抬头。在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配合食用百部鸡汁大有益处。  具体做法是:生百部60克,水煎2次,煎液备用。鸡一只(雌、雄皆可),杀后去内脏,于铁锅内加水烧熟,将鸡取出,再把煎好的百部药汁倒人鸡汁汤中,再煮5分钟,即可饮用。每天饮1次,每次约1小碗,7天服完。以4次(共28天)為一疗程。轻型肺结核者,一般饮用1~2个疗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者,食疗时间要长一些。  宁
期刊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我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人患病。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大类。前者在一年内都可有轻重不等的症状;后者发病季节固定,主要在春季或夏秋季,由花粉引起,春季花粉症多由树木花粉引起,而夏秋季花粉症多由草类和莠类花粉引起。  過敏性鼻炎有四大典型症状: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和鼻塞,这些症状均会给患者带来不便,但尤以鼻塞给患者带来的困扰最明显。鼻塞可为间断性或持续性,表
期刊
生活实例  王老伯今年70岁,是个“老慢支”患者,每年冬天,他都过得战战兢兢。去年,王老伯因慢支急性发作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今年为安全过冬,他早早做起了准备。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前几天,上海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突然降了温,王老伯一时疏忽,不幸着凉感冒了。开始倒还好,仅有些轻咳,后来慢慢不对劲了,不仅咳嗽越来越严重,痰也多了起来。老伴催王老伯去医院看看,他嫌去医院不方便,况且家里也备了些药,打算先观察一
期刊
说来也许好笑,我是在年近花甲时才明白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真是迟到的醒悟,但毕竟是醒悟了!现将我的故事写下来,希望人们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谁都明白,牙齿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可我活了大半辈子,却一直是个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1943年,我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这里的人们,从老到小都不知何为刷牙。至今,我祖母——一个没有一颗牙,只能吃豆腐、腐乳的瘪嘴老太太的形象,仍留在我記
期刊
秋季如何保护胃     我年近半百,胃痛是多年的老毛病了。被诊断为十二指溃疡,吃过很多药,仍经常复发。尤其到了秋天,天气一凉,胃病又重新“抬头”了。请问,秋冬季应该如何保护胃,以避免胃病复发?  上海 邓永昌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是胃病的多发或复发季节,尤其是溃疡病患者。由于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气刺激可使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并削弱胃黏膜的保护能力,因而容易犯病。其次,天
期刊
一到冬季,许多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准备睡觉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直至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而入睡。这就是得了老年皮肤瘙痒症,一种与季节、天气、冷热变化和机体代谢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    该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虽说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发季节。由于老年人皮肤萎缩、汗少,又缺乏皮脂滋润,皮肤血运障碍,当就寝前脱掉衣裤时,温暖的身体受到室内较凉的空气刺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