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泥混凝土浇筑时的混凝土温度、模板温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对混凝土的浇筑、振实、饰面及长期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低温条件对早期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在总结低温条件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基础上,认为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后数日的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长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各种措施作了详细介绍。
  1低温条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1 低温条件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经试验证明:混凝土浇筑时,如其温度越低,则其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均会延长,相比之下终凝时间延长的更为明显。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不宜超过100mm,且尽量减少泌水并尽早凝结。在低温条件下,泌水会在混凝土表面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这会影响到饰面工序的正常进行。混凝土表面泌水未处理就进行饰面是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一个主要原因,若在抹面过程中将表面泌水压入混凝土中,则会使表面部分的水灰比增大,造成强度、含气量和表面抗渗性的降低等问题。混凝土材料设计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泌水,若施工过程中出现泌水,则应在抹面之前将其清除。
  1.2 低温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低温条件会降低水泥的水化速率,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若新拌混凝土受到冻结且温度维持在-10℃左右时,则水泥的水化和强度发展都将停止。若混凝土在凝结之后而抗拉强度尚未达到能够抵抗结冰产生的膨胀力即遭受负温影响时,则由结冰引起的混凝土胀裂将导致不可恢复的不规则裂缝和强度损失。新拌混凝土在24小时龄期内若遭受冻害,其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会降低50%左右,同时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剥落和耐久性的降低。
  1.3 低温条件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对处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其表面温度的降低速率比内部要明显的多,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和由此引起的温度应力,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尚不足以抵抗该温度的应力,混凝土表面便会产生不规则的可见或不可见裂缝。这些裂缝绝大多数是不可恢复的,并且会在荷载作用下逐渐扩展,慢慢成为侵蚀性成分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也正是这些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长期耐久性大大降低。
  1.4 低温条件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与经受第一次冻融循环时该混凝土的龄期有关,但混凝土在早龄期的抗冻性与遭受多次冻融循环的成熟混凝土的抗冻性之间,不存在直线比例关系。而真正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有关的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孔隙饱水程度。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很短龄期内若遭受负温影响,则会由于尚未达到足够的抗拉强度且内部孔隙处于高度的饱水状态,一次冻融循环造成的性能降低是不可恢复的。
  2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
  虽然低温条件给混凝土浇筑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处于低温条件的时间很长,为了能尽量延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间,且尽量避免新浇筑混凝土遭受冰冻的影响,可采取一些预防保护措施。
  2.1 改善混凝土配合比低温条件浇筑混凝土时,为减少冬季临时防护的时间,需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通过如下方法可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①使用早强型水泥,在混凝土结构不受硫酸盐腐蚀时,可以采用C3S、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因为这类水泥水化比较快,而且释放的水化热较高,利于混凝土凝结硬化和早期强度的发展。②适当提高水泥用量,一般提高60-120kg/m3,通常认为每45kg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可以使混凝土温度增高5-9℃。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或采用富水泥浆的拌合物,可以缩短凝结时间和加快早期强度发展。
   2.2 提高混凝土某些组分的温度当露天堆放的集料中含有结冰颗粒或冰块时,在拌合之前须将集料中的冰块融化,以免在搅拌和浇筑过程中出现集料成团现象。若单纯加热水不足以提高混凝土温度,也可加热骨料,但骨料温度不宜超过52℃。如当气温低于4℃,拌合水的温度已经加热到60℃时,集料温度应加热到15℃左右即可;若粗集料干燥且无冰冻现象,拌合水温度已经加热到60℃时,只需将细集料加热到40℃左右即可;若集料中无结冰颗粒或冰块时,则可以不需加热集料,只加热拌合水就可使混凝土达到合适的拌合温度。虽然混凝土中集料和水泥的质量之和比拌合水质量大很多,但是水的比热容约是集料和水泥的五倍。在混凝土组分中,加热拌和水操作方便且温度易控制从而成为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加热后的水温不宜超过60-80℃,拌合水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水泥闪凝和水泥团聚等不良现象。若拌合水温度超过80℃,在拌合时一定要避免水泥与热拌合水的直接接触,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各组分的投料顺序,一般可先将热水和骨料混合搅拌后再投入水泥。拌合物各组分的温度必须加以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利于水泥水化凝结而不产生过高的内部温度,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此外,拌合物温度过高在低温环境下容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这将对体积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不利。
  2.3 掺入混凝土外加剂掺加早强剂,在低温条件下掺入小剂量的早强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结及早期强度的发展。但是含氯的早强剂不得用于有潜在腐蚀危险的混凝土中,也不宜用于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中,早强剂的使用并不能取代必要的养护和防冻措施。
  2.4 采取合理的养护和保温措施希望混凝土能在7-21℃下水化凝結,最重要的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前3天之内温度不要降到10℃以下,最好是能在21℃条件下保持较长的时间。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隔热毯或其他保温材料可以将水化热和拌合水保留在混凝土内部。保温材料应保持干燥且与混凝土或模板紧密接触。水泥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可将混凝土与大气隔绝起来,并向其中加热。加热的方式应不能使混凝土表面失水加快,不能使局部温度过高而且不能产生较高浓度的CO2。实践证明,蒸汽养护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采取下面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低温条件下对新浇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①精心选定配合比;②不能使用含有冰块的集料;③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某些组分的温度;④根据混凝土结构,合理选用外加剂;⑤采取合理的养护、保温措施;⑥无法保证冰冻之前能否达到足够的强度时严禁浇筑混凝土。
其他文献
论文摘要:无论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施工管理中的四个控制目标,最后还论述了在施工中具体的几个管理措施。         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
期刊
摘要:在分析引起沥青路面不平整原因的前提下,提出了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拌合过程、摊铺及碾压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路面平整度。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措施  前言  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减轻行车的颠簸和噪音,减少汽车机件和轮胎破坏,降低油耗,沥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结力较强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工程质量的好与差、 优与劣成为人们关注一个问题。 因此, 只有把好工程质量才能确保建设方和居住方双方的利益。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1.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对项目施工而言, 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 监控措施、 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
期刊
摘要:钢筋混凝土构件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业的主体结构,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而保护层在影响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中有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建筑学者,要不断的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征与工作原理,结合保护层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探索保护层在其中的重要性及在施工中的控制。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控制  钢筋和混凝土的组合“耐久性、安全性、耐火性”为各种建筑所青
期刊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但建设单位索赔数量较小,而且处理方便。可以通过冲帐、扣拨工程款、扣保证金等实现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而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则比较困难一些。通常情况下,索赔是指承包商(施工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 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也随之提高, 园林的建设将会不断出现新要求、 新变化、 新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将园林工程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出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因而,建设工程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控制、质量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建设工程质量十分重视。建国以后就提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方针,颁发了许多建设工程
期刊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因此,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 我们要把防患于未然放在首要考虑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 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明确提出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一、前言  近几
期刊
摘要: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并为高层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应采用沉降观测方法对高层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的沉降量及沉降速率进行监测。本文论述了沉降观测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及数据处理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沉降观测;基准点;观测点;问题;处理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越来越多。这在客观上提出了如何保证高
期刊
膨胀剂在工程中的使用相当普遍,用膨胀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是控制结构裂缝、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有的工程施工中,由于不能正确使用膨胀剂,从而收不到应有效果,甚至出现影响工程结构质量的情况。本文对膨胀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介绍,针对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设计阶段、试配阶段和施工阶段正确使用膨胀剂应注意的事项。  一、常用膨胀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膨胀剂是能使混凝土产生一定体积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