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我国蚕桑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形势一样,结束了持续三年的下降态势,开始出现转折,各项发展指标较上年均有明显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创历史新高,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生产的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我国蚕桑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形势一样,结束了持续三年的下降态势,开始出现转折,各项发展指标较上年均有明显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创历史新高,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回暖。一是面积扩大,发种量大增。全国桑园面积1 210万亩,同比增加26万亩,发种量1 576万盒(张),同比增加140万盒(张);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根据对云南省陆良、曲靖、沾益、巧家、鹤庆、蒙自等老蚕区的调查,全省各蚕区,无论是气候温和还是湿热的蚕区,养蚕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型脓病发生.一般危害率在2%-5%,高
原蚕生产中采用添食含氯制剂控制微粒子病发生率,已成为蚕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防微措施,普及率达到100%。围绕“是药三分毒”,原蚕添食含氯制剂后,对原蚕生长发育、一代杂交种
脓病清对家蚕NPV、CPV、DNV,只需经4h处理,就能将病毒杀灭;对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浓核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死蚕率及死笼率;使用安全,对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
通过对敌杀死、快杀灵、锐劲特3种药剂进行超低量喷雾防治草原毛虫的药效试验,筛选出最佳药品和使用剂量.结果表明,2.5%敌杀死和25%快杀灵使用剂量分别为225 mL/hm2和300 mL/
蚕业生产者的劳动构成了蚕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内容,以省力化为主体的蚕业生产劳作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同时赋予了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作者从省力化技术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