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生产优化控制的神经网络新方法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稳态优化控制新方法。证明了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收敛速度快,无需数学模型,只需目标函数和一些操作变量的量测量值,实施方便,通过对甲醛生产的优化计算,求得了在满足产品质量和产量约束条件下使原料单耗最低的最优操作条件。与实际操作相比较,本文所提供的优化条件,可显著地降低原料单耗,提高产品质量,并能廷长催化剂寿命。
其他文献
测定了浸渍催化剂在低床层喷动干燥器内不同床高下气速和压降的关系,建立了恒速及降速阶段的干燥动力学模型。经和烘箱及带式干燥器对比,证明低床层喷动床具有快速、均匀的干燥
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在分流,集流流道中的变质量流动,考察了集流流道单边控制作用下限定流道时向心型轴径向床的流场,讨论了流道宽度和解媒封高度对调节流体分布的影响,提出了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正辛烷反胶束溶液为萃取剂,研究了从水溶液中萃取牛血清白蛋白的动力学。在恒界面池中,通过改变搅拌转速,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有机相表面活性剂和助溶
应用多元汽液相平衡原理进行了乙二醇、二甘醇对醇-水萃取精馏影响的数模计算,并予以实验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Y≤0.030,认为Wilson模型对醇-水物系是合宜的
用文题所述技术,在玻璃基板上制出了Zn及ZnO薄膜。用SEM、XRD、AES及SEELFS方法,分别研究了其表面形貌、组成、薄膜结构及表面精细结构,同时探讨了薄膜生长过程。结果表明:Zn薄膜为(002)面上择优生长的多晶膜
介绍了由酯交换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的SCPET。结合生产工艺,对SCPET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知识库的内容和知识表达方式,推理机构等进行了探讨。
以硝基七在稀硫酸介质中电解还原制备对氨基苯酚为背景,重点考察了振荡电流控制对垂直型固定床电极反应器中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1000A/m^2的表观几何电流密度,当工作比0.6和0.8时,在
以乙醇水溶液为分离对象,研究了聚丙烯酸(PAA)与聚酰胺羧或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以及均相,非均相缩醛反应对PVA膜分离因素α和渗透通量J的影响。实验发现,戊二醛交联PVA膜的α提
发现铜离子的浮选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并求出其速度常数k0。当pH一定时,k0与流量Qa成正比,即k0=mQa。在pH=2~5的范围内,符合m=1.370×10^-5ln(pH/1.222)的关系。pH=5时m最大,pH>5则下降,从而得出了k0=1.370×10^-5Qaln(pH/1.222)。从单泡吸附模型出发,从理论上
通过碳纤维表面的扫描电观察与复丝力学性能测定,发现等离子处理对纤维的模量几乎没有影响,而强度随着处理功率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稍有下降,在外观上仅表现为纤维表面纵向沟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