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教学中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育教学中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就变得非常重要。要让其高效合理地为我们服务,就要求我们要弄清楚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要抓住所授科目的特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找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切入点,然后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恰当地信息技术。
  关键词:教育教学;合理高效;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69
  信息技术从单一媒体发展到今天的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为一体的多种媒体,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带来的不仅是内容上的改变,更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变,让我们从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衍生出来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投入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来,上课用课件、投影机也变得很普遍。在实际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多。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其合理、高效地为我们服务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恰当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我们的教学,不管是用传统的方式,还是多媒体方式,只要能让学生高效地接受知识、在愉快而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例。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去专门迎合,故意设置一些华丽而不太实用的内容。恰当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合理的教学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在设计内容时,依据教学内容和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的设计,然后决定是不是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以及采用何种的信息技术会让教学效果更好。
  二、抓住学科特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找准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中的切入点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科不同,其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准确分析、把握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上的切入点。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真实情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让学生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或很难实现的事物进行交互;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特性,将学生从单一感官中解救出来,使其多种感官同时得到体验,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等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找到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中的合理的切入点,让信息技术更合理、更高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深入认识信息技术不同媒体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选用,做到有的放矢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种,在教育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最多的一种的技术。要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让其合理高效地为我们服务,对不同媒体的特点的深刻认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在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就会游刃有余,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一书中关于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的特点进行了选摘。
  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其主要特点是,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其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精选阅读,其定位和检索都很方便,交流和传播也很方便。
  图像是指各种图形和影像的总称,是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其主要特点是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形象、生动也是图像的主要特征。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其主要特点是时顺性,定位和检索不方便。
  音频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在多媒体课件中,按其表达形式,可将音频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视频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功能,兼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多媒体的特点,就可以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媒体,做到媒体最优化地使用。
  四、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让我们在教学中更游刃有余
  信息素养对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是相当重要的。平时多使用、多学习、多了解,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更娴熟、更游刃有余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五、摒弃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就是“课件+投影仪”的错误认识,让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信息技术的一种错误理解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就是“课件+投影仪”,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中对其的定义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術、通信技术”。所以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认识的信息技术工具越多,条件允许,硬件和软件设施支持,我们可以选择的东西是很多的,不仅仅是投影仪,不仅仅是课件。我们手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我们运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比如手机、MP3播放器、复读机、读写笔、扫描仪等等。
  所以我们在设计内容时,要放开思维,不局限于投影仪和课件,让更多的工具为我们服务,让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要避免滥用信息技术,要将信息技术用在刀刃上
  信息技术虽好,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信息技术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要避免滥用信息技术,不要让信息技术剥夺了我们的自由。
  总之,信息技术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用的得当就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就让我们在教学中做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吧。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鲁宏伟,汪厚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 责任编辑 张亚欣 ]
其他文献
行体乐府是在汉魏之世歌咏杂兴的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形式,乃诗之流变为八体之一体,其名称多样,或为"歌",或为"行",或为"篇",或与"歌"并称为"歌行",同其他几种新的乐府诗体一样,
摘 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再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教育能力,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上。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对于学生进入大学以及出入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鉴赏能力;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方面应不断探索,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063-02  DOI:10.1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采用“协商民主”的理念,并进一步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