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多 运动少 应酬多 休息少 小心“帝王病”缠上身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足饭饱之后,正在昏昏欲睡,突然脚趾关节剧烈痛将起来,像被什么猛烈地啃咬,一下子连身子都直不起来了,痛得真想把脚剁掉。慌忙到医院挂急诊,原来是遭遇了“痛风”。
  痛风这种病,以前被叫做“帝王病”,说明发病率非常低,是种少见病。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痛风发病率可以说是与日俱增,而且病人年龄普遍偏低,由以往的40岁以上的男性到现在二三十岁的男性。这些病人绝大部分都是平时饭局多、运动少,且多伴有肥胖。其中很多人是头一天晚上吃了较多的海鲜等,第二天醒来就发现脚趾或其他关节剧痛难忍。
  专家说,痛风简单来讲就是体内尿酸量过高,或尿酸排泄受阻,以致有过多尿酸盐沉积于血液和组织中,主要以关节处为主,因而引起肿痛。由于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帝王将相均患有痛风,故痛风又称为“帝王病”。
  
  痛风之“痛”——说来就来
  
  痛风痛得很有特点,发作之前没有什么征兆,一旦痛起来却又非常厉害,可以说是关节炎症中最痛的一种。很多人半夜痛醒,感觉就像刀割一样,只要周围的风有轻微流动,痛得就更厉害了,如果稍微活动关节,立刻哇哇乱叫。再看痛的地方,关节明显肿胀、充血,皮肤变红,还发烫。此外,有的人还觉得发麻、针刺感、灼热感、跳动感等。所以很多病人没办法忍受,只能靠止痛药硬把痛感压下去,晚上睡觉还不能盖被子,非得把两脚或手伸在外面,挺遭罪的。
  痛从何来?这是人体内的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代谢出了问题。它的代谢产物——尿酸在体内过多地沉积,在关节内形成结晶,引发了炎症。痛风刚开始发病,只“侵犯”一个关节,大多是脚趾关节。后来渐渐就发展到全身关节,指、趾、腕、踝、膝关节,都不放过。
  痛风虽然表现在关节,却属于全身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痛风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影响到其他内脏器官。比较常见的是肾脏。人体每天的尿酸有2/3是由肾脏排泄的,尿酸含量增高,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此外,尿酸的结晶不仅会沉积在关节中,也会沉积在肾脏里,形成肾结石,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害,连肾功能衰竭都有可能发生。
  
  痛风之“风”——来去如风
  
  虽然痛风痛起来如山倒,但就算不治疗,一般也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来去如风”。我们说,这种症状就是痛风的急性发作,在临床称为“自限性”。
  痛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这绝不是说痛风能不治而愈。一次痛过之后,关节只是炎症消除了,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但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几次急性发作以后,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它会破坏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造成关节的永久性畸形,给人们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极大痛苦。
  所以,我们要在痛风一开始表现的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就小心,它其实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关键要抓住早期治疗的时机,晚了,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已经形成,连症状的发展都会很难控制。痛风病人就算不发作,一切如正常人一样,其实也只是间歇期,放松不得。因此对于痛风的治疗也是一项终生性的治疗,要打持久战。
  
  痛风之“人”——工作狂
  
  痛风病人中,老板多,老总多。他们压力大,工作忙,起居不规律,每天只能睡三四个钟头;出门都是小车,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而且应酬多,身不由己,又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类“工作狂”一定要警惕,不要被工作牵着鼻子走。当工作威胁到你的健康时,一定要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甚至工作,把时间还给休息,留给自己,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痛风之“防”——控制饮食
  
  控制饮食是治疗痛风的基本措施,也可以说是根本性措施。控制饮食做起来既简单易行,又没有任何副作用,可是很多人就是难以做到。难就难在必须随时抵制“香甜可口”的诱惑,坚持到底。这就需要大家清楚地认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脑子里绷紧这根“弦”,千万不能贪图口福,断送幸福。原则上不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不喝酒,不吃动物内脏,如肝、肾、脑、心、肠等和肉类的汤,少吃海产品,并且喝充足的水分。
  此外,以下几类人要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血尿酸浓度:60岁以上的老人;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原因未定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患者;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长期嗜食肉类,并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人。当怀疑患有痛风性关节炎时,应该进一步做骨关节X线检查以确诊。
  (摘自《北京现代商报》文/刘锡潼)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代的服饰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服饰设计的过程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几个比较典型的服饰制度,来解读服饰设计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文化交融 色衣制 礼仪典制 配饰 象征寓意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服饰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仅起着遮体、护体的作用,还有美化和标志的作用,服
语文教学设计及场景建构应符合新课标理念,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场景的建构中,注重以问题意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