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生治疗麻风溃疡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麻风溃疡是麻风病常见的症状,因营养不良往往久治不愈,自1998~2001年我们应用肌肤生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照治疗麻风溃疡,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住院或院外麻风病人的各型溃疡,年龄56~80岁,男女不限;排除标准:麻风溃疡合并癌变者;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者,(Hb<80g/L,TP<50g/L,A<30g/L);伴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液质者。对治疗不足4周及观察期间改用其他方法换药的病例不予记入。资料完整的共有36例病人,年龄56~80岁,平均65.8岁,男33例,女3例,住院病人26例,院外病人10例,89处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47处溃疡,手部10处,足部21处,踝部9处,臀部3处,腿部4处。对照组17例,42处溃疡,手部8处,足部19处,踝部8处,臀部2处,腿部5处,病期自7天至30余年不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溃疡发生部位、病期诸因素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获得性鱼鳞病在临床和组织学上类似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寻常型鱼鳞病,但生物学表现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和显著的鳞屑;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起步、发展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快,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
本文从网络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入手,具体分析了广告传播隐性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形式和发展动因,以期为广告媒体研究以及相关企业的广告运营、相关部门广告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提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30年来中国大陆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研究特点和问题、不足。认为中国大陆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特点是:一、本土化探索一直启发着
在反映社会最新动态的时候,电视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进而形成了一系列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段、编码方式,而弱势群体仍保持着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的解码思维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缺乏特异治疗方法,而又有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的存在,使得患者病程较长,病情顽固易复发。目前在国外常用局部
在国内媒体对西藏3·14事件进行全面报道的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不惜以违背新闻道德的代价来歪曲事实、丑化中国。为何西方媒体如此歪曲报道中国?西方媒体
本文对《阿Q正传》主人公阿Q的言语、思想、认知、人格等方面予以修辞审视,深入探讨鲁迅对阿Q身上所体现的民族劣根性的审美立意,从修辞层面对文本话语加以解码,并兼从民族语
如何发挥地方特色,增强闽南语电视节目的魅力,使闽南语方言频道得到本土和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是一个新课题。本文根据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开播前后的节目策划及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舆论监督功能一种现实文本的批评报道不但记录了民主制度的建设历程,更承载了记者职业角色的演变和媒体政治的发展进程。批评报道影射了我国的新闻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