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初探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依据《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附录D的规定,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湖北省地区曲线全省适用性验证方案,选用宜昌地区常用混凝土原材料,通过对21组63个试块在28d、60d、90d不同龄期时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验证湖北省地区曲线方程中的粗骨料种类为碎石的曲线方程在宜昌地区的适用性。
  【关键词】 超声回弹综合法;混凝土强度;湖北地区曲线方程
  1 前言
  混凝土是以水泥作为主要胶结材料,拌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有时还添加入少量的各种外加剂,经过搅拌、注模、振捣、养护,逐渐凝固硬化后形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各组成材料的成分、性质和相互比例以及制备和硬化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因素均对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其强度、变形等性能较之其他材料的离散性更大。因此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测试手段并结合工程经验才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
  相对于传统的半破损检测方法—钻芯取样法和拔出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属于非破损检测法,应用灵活,对结构既无破损,又能较好地反应整个结构的质量。对于不允许钻取芯样的预应力和小构件而言,超声回弹综合法更加实用。由于地区材料、施工工艺、所处环境等差异性,混凝土的性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评定时,要获得比较准确的评定结果,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地区(或专用)测强曲线。对已有的地区测强曲线进行验证,弄清地区测强曲线的适用性对于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以湖北省地区曲线方程为例,结合宜昌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标号不同龄期的混凝土进行超声回弹测试验证湖北省地区曲线的适用性。
  湖北省地区曲线方程
  粗骨料种类为碎石时,曲线方程为:
  f=0.003530v2.4684R1.4751,相对标准误差为12.1%;
  粗骨料种类为卵石时,曲线方程为:
  f=0.0011680v3.2343R1.5214,相对标准误差为10.8%。
  2 试验准备和试验方法
  2.1试件制作与试验方法
  依据我省常规原材料情况,选用宜昌华新水泥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水泥,细骨料为级配良好的宜昌河沙和洞庭湖黄砂;粗骨料采用宜昌南津关的粒径范围5-31.5mm之间的碎石;掺合料为荆门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粉煤灰;外加剂为湖北苏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奈系减水剂标准型高效减水剂(SP-H)。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C20、C25、C30、C40、C50、C60的边长150mm立方体试块各3组,共21组63个试块,7d潮湿养护后再自然养护。按照龄期分别为28d、60d、90d进行回弹、超声和试件抗压强度测试。
  混凝土试件声速值、回弹值的测试按照《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进行。测试混凝土声速值时,每个试件的相对测试面上各布置3个测试点,用凡士林作耦合剂,发射和接受换能器应处在同一轴线进行对测,以声速平均值作为试块的声速测试值。
  测区回弹值Ri测量时,在压力机上将试块加压至30KN-50KN,在不同于声时测量的另一相对测试面上各取8个测点回弹值,扣除3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剩下10个有效回弹值取平均值作为测区回弹代表值R。回弹测试完毕后卸荷,将试块回弹面放置在压力机承压板之间,以每秒6kN±4kN的速度均匀加荷至试块破坏为止,得到试块的极限破坏荷载值,将其除以试块的承压面积得到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fcu,i。
  图1 超声法测点布置
  2.2试验仪器
  试验采用的回弹仪为浙江舟山某回弹仪厂生产的混凝土中型回弹仪(冲击能量为2.207J);试验采用的超声仪为武汉中科智创岩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SM-SY7型基桩多跨孔超声波自动循测仪,上述仪器都定期进行计量鉴定,试验时均在鉴定有效期之内,设备性能符合国家最新的相关规定的要求,回弹仪每次使用前后均按照JGJ/T23-2011规定进行率定,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超声波自动循测仪在每次使用前、后均进行声时初读数的测定。
  3 验证湖北地区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
  3.1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本项目对超声回弹实测数据的计算处理利用了Microsoft公司的MS-Excel程序强大的数理统计功能,可同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表1 28d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结果
  砼强度 回弹代表值R 声速代表值
  V(km/s) 抗压强度
  f0(Mpa) 强度换算值
  fc(Mpa)
  C15 22.0 3.71 10.3 8.6
  21.5 3.65 10.1 8.0
  22.5 3.63 11.4 8.4
  C20 29.6 4.59 20.2 22.5
  28.6 4.64 20.3 21.9
  29.4 4.79 20.3 24.7
  C25 34.9 4.45 37.8 26.5
  33.5 4.79 39.4 30.0
  35.8 4.60 40.4 29.9
  C30 36.5 4.89 44.9 35.8
  38.1 5.05 42.9 41.3
  36.0 5.17 42.3 40.2
  C40 43.9 5.15 49.0 53.4
  41.6 4.93 48.2 44.3
  40.6 5.23 47.4 49.4
  C50 44.2 4.59 67.9 40.6   43.2 4.64 58.6 40.3
  46.1 4.41 68.6 39.1
  C60 48.6 5.84 71.6 84.6
  48.9 5.93 69.3 88.7
  49.0 5.84 69.1 85.7
  表2 60d超聲回弹综合法测试结果
  砼强度 回弹代表值R 声速代表值
  V(km/s) 抗压强度
  f0(Mpa) 强度换算值
  fc(Mpa)
  C15 25.8 3.63 12.7 10.3
  26.3 3.76 13.8 11.5
  25.6 3.71 13.2 10.7
  C20 32.5 4.59 26.7 25.8
  31.5 4.16 25.6 19.3
  32.3 4.03 27.1 18.5
  C25 40.5 5.03 47.7 44.7
  40.3 5.93 44.5 66.7
  39.6 5.51 39.1 54.2
  C30 40.1 5.15 52.4 46.7
  38.7 5.02 54.3 41.6
  43.3 5.23 55.4 54.4
  C40 43.2 5.07 59.4 50.2
  42.4 5.07 53.4 48.8
  42.1 4.66 58.0 39.2
  C50 43.4 6.05 69.8 78.1
  43.1 5.95 71.2 74.2
  44.3 5.93 67.8 76.7
  C60 44.8 5.21 64.4 56.6
  49.3 5.47 73.3 73.5
  46.3 5.36 72.7 63.8
  表3 90d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结果
  砼强度 回弹代表值R 声速代表值
  V(km/s) 抗压强度
  f0(Mpa) 强度换算值
  fc(Mpa)
  C15 24.0 3.69 13.3 9.6
  20.3 3.69 13.7 7.5
  27.4 3.78 14.9 12.4
  C20 34.4 4.39 29.6 25.1
  33.9 4.36 28.6 24.2
  32.5 4.56 27.7 25.4
  C25 42.7 4.98 45.9 47.2
  39.8 5.21 45.3 47.6
  42.7 5.23 44.1 53.3
  C30 41.0 5.28 52.3 51.4
  42.4 5.03 54.7 47.9
  42.3 4.95 55.3 45.9
  C40 44.4 5.28 58.7 57.8
  45.3 5.19 57.0 57.0
  45.2 5.40 62.7 62.7
  C50 45.5 5.73 61.8 73.3
  46.4 5.70 71.8 74.4
  46.8 5.23 63.6 61.0
  C60 47.6 5.42 63.2 68.3
  45.2 5.42 56.2 63.3
  47.7 5.62 58.4 74.9
  验证方法采取《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附录D介绍的方法,将试件抗压试验所得的抗压强度实测值fcu,i,根据每个试件测得的回弹值R、声速值V,由公式f=0.003530v2.4684R1.4751计算出抗压强度换算值f。代入公式(A.0.8-2)进行计算。验证方案设定的相对标准误差为12.1%,符合《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6.0.4条地区测强曲线的相对误差小于14%的规定。
  表4 28d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结果
  砼强度 抗压强度
  f0(Mpa) 强度换算值
  fc(Mpa) 相对误差(%) (f0/fc-1)2
  C15 10.3 8.6 20.06 402.5581
  10.1 8.0 26.80 717.9855
  11.4 8.4 35.66 1271.644
  C20 20.2 22.5 -10.12 102.4447
  20.3 21.9 -7.49 56.05501
  20.3 24.7 -17.89 319.8766
  C25 37.8 26.5 42.39 1797.022
  39.4 30.0 31.46 989.6195
  40.4 29.9 35.06 1229.108
  C30 44.9 35.8 25.44 647.3023
  42.9 41.3 3.91 15.28506
  42.3 40.2 5.12 26.21052
  C40 49.0 53.4 -8.25 68.09414
  48.2 44.3 8.82 77.86183
  47.4 49.4 -4.12 16.99389
  C50 67.9 40.6 67.23 4519.876
  58.6 40.3 45.34 2055.797
  68.6 39.1 75.26 5664.624   C60 71.6 84.6 -15.40 237.1761
  69.3 88.7 -21.86 478.0372
  69.1 85.7 -19.34 373.8674
  表5 60d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结果
  砼强度 抗压强度
  f0(Mpa) 强度换算值
  fc(Mpa) 相对误差(%) (f0/fc-1)2
  C15 12.7 10.3 23.50 552.3612
  13.8 11.5 19.60 384.1902
  13.2 10.7 23.04 531.0449
  C20 26.7 25.8 3.50 12.24771
  25.6 19.3 32.48 1054.694
  27.1 18.5 46.16 2130.946
  C25 47.7 44.7 6.62 43.81685
  44.5 66.7 -33.26 1106.172
  39.1 54.2 -27.86 776.1135
  C30 52.4 46.7 12.13 147.2091
  54.3 41.6 30.43 925.9507
  55.4 54.4 1.91 3.635018
  C40 59.4 50.2 18.38 337.721
  53.4 48.8 9.40 88.2663
  58.0 39.2 47.85 2289.937
  C50 67.9 40.6 67.23 4519.876
  58.6 40.3 45.34 2055.797
  68.6 39.1 75.26 5664.624
  C60 64.4 56.6 13.73 188.4675
  73.3 73.5 -0.33 0.109142
  72.7 63.8 14.02 196.6324
  表6 90d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结果
  砼强度 抗压强度
  f0(Mpa) 强度换算值
  fc(Mpa) 相对误差(%) (f0/fc-1)2
  C15 13.3 9.6 38.19 1458.545
  13.7 7.5 82.23 6761.131
  14.9 12.4 19.98 399.1573
  C20 29.6 25.1 17.78 316.2121
  28.6 24.2 18.27 333.8994
  27.7 25.4 9.13 83.32453
  C25 45.9 47.2 -2.74 7.484733
  45.3 47.6 -4.74 22.50262
  44.1 53.3 -17.19 295.5789
  C30 52.3 51.4 1.85 3.421553
  54.7 47.9 14.27 203.6525
  55.3 45.9 20.61 424.6457
  C40 58.7 57.8 1.64 2.685415
  57.0 57.0 -0.03 0.000888
  62.7 62.7 0.04 0.001314
  C50 61.8 73.3 -15.66 245.1219
  71.8 74.4 -3.56 12.65721
  63.6 61.0 4.32 18.63254
  C60 63.2 68.3 -7.42 55.10911
  56.2 63.3 -11.15 124.2968
  58.4 74.9 -22.02 484.6959
  依据《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附录A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以上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对误差为26.23%,远大于试验方案设定的12.1%,相对误差偏大,湖北省地区曲线不适于检测宜昌地区的混凝土强度。
  4 结束语
  通过对强度等级为C15、C20、C25、C30、C40、C50、C60的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在28d、60d、90d进行回弹、超声和试件抗压强度测试。依据《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附录A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以上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对误差为26.23%,遠大于试验方案设定的12.1%,相对误差偏大,湖北省地区曲线不适于检测宜昌地区的混凝土强度。
其他文献
【摘 要】 建筑结构设计上的安全度是目前被人们所广泛重视的建筑问题。本文首先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概念进行概述,并简单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发展现状,最后从三个方面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结构;安全度;结构设计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结构在设计上的安全度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过于重视外观而忽视安全性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但体现出了建筑设计者
期刊
【摘 要】 建筑给排水施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给排水系统能否正常使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优化措施  给排水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行业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在建筑项目的所有成本中,建筑结构设计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地产界普遍关注如何对建筑结构设计成本进行优化。本文分析了对建筑结构设计成本进行优化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管理现状,最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 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成本优化  一、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的必要性  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建筑发展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和大量时间可以知道,建筑工程前期的策划和设计阶段(包括
期刊
【摘 要】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事关重大,土木工程的结构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水平。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很多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很不完善,不利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保持,因此要加强设计的重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创新技术的同时,提高安全设置的水准,提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对策。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
期刊
【摘 要】 正是因为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是它的核心,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不仅是对工程项目负责,更是对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任。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涉及施工全部过程的方方面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也有很多,加强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使工程的质量有保证。要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严格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真正的称为优质工程,质量放心工程。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
期刊
【摘 要】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远见卓识的建筑师联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现代主义的思潮,即称为新古典主义。以文丘里、格里夫斯为代表的建筑师的作品中继承与发扬传统精神,突破现代主义的条条框框,在历史中寻找建筑发展的契机。新古典主义如一把历史的比例尺,在现代与过去之间巧妙地找到了人们所希望的平衡点。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新古典主义建筑展开研究,希望对我国建筑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工业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工业生产和建筑任务。本文对工业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探討,仅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工业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竞争力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物的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设计行业不仅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主体在各种控制条件下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本文将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应用进行一下阐述,希望对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分析  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下,建筑设计为建筑物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创新建筑设计理念是提升建筑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实施不断深入,能源紧缺问题已逐渐引起了广大人民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在能源消耗中,建筑能源消耗占了绝大部分,其位置是无法忽视的,建筑节能在我国的节约能源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念需要深化和变革以适应建筑业节能发展的趋势。总之,建筑节能需要通过节能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本文就建筑节能对建筑设计行业的深刻影响与促进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地震带来的震害,论述了在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了高层建筑物实现高性能的抗震设防要求。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抗震  一、分析地震震害  (一)地震类型  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冲击地震。  按照震级的大小,我国把地震分为六个级别:小地震(震级M<3)、有感地震(3≤M≤4.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