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议论文语言表达出现偏差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内在的写作目的和外在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它与记叙文、说明文等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要求。议论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其次是说明、叙述,其语言不在于华丽,而在于简洁凝练,要做到恰如其分,掷地有声。那么,该如何避免议论文语言表达出现偏差呢?
  一、准确而无瑕疵
  议论文要把道理讲清楚,首先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所谓表达准确,就是用词贴切,语句规范。用词贴切,要求仔细辨析词义,认真区别词的感情色彩,精心推敲,选取最恰当、最贴切的词语来表情达意;语句规范,要求遣词造句合乎语法逻辑,正确选用近义词、关联词、修饰词等,注意词语语序。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喂食”不仅会妨害到植物、昆虫,也会妨害到人的培养。布莱克有一句名言:“修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岖的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父母是开凿匠,能为孩子开辟一条平坦的大路。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为孩子开凿道路。当生老病死、寿终正寝、无所作为时,孩子面前将出现一条未经开凿的道路,走惯了平坦大道的他们就会心生迷茫,陷入困境。(《如此“喜欢”实为伤害》)
  本段由对“植物、昆虫”的“喂养”,推及到对孩子的“喂养”。作者的观点很明确,论证思路也很清晰,但显然存在用词不准确的瑕疵。如“‘喂食’不仅会妨害到植物、昆虫”中的“妨害”,应当是“伤害”;“当生老病死、寿终正寝、无所作为时”中的“生老病死、寿终正寝、无所作为”几个词语用得不妥,改为“撒手人寰、无力再‘开凿’”为好。
  二、简练而不烦琐
  议论文以论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论”要做到观点鲜明,“述”要做到简明精练。记叙文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而议论文的语言则要力求简明精练,有较强的概括性。所谓简练,是指叙述事实论据要简洁扼要,做到词简而理全。议论文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详细叙述和生动描绘,而是要善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事理。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我曾目睹过一场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马路的拐角处,红灯亮着。突然,一个染着黄发,穿戴奇异的小青年骑着一辆崭新的山地车,向着马路的另一边疾驰而去。说时迟那时快,右边一辆锃亮的黑色奥迪A6疾驰而来。刹车,快,刹车!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一个活蹦乱跳的青年,顿时在车轮下丧了命。我拨打了120,120很快出现在事发地点,然而,从车上跳下来的医务工作者,看到这血肉模糊的孩子横尸街头,也忍不住流出眼泪来。(《守住规则,能成方圆》)
  作者选取目睹的一场交通事故为例证,这种叙述描写性语言是不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的。要懂得议论文使用论据只需概述材料,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具体叙述或描述;議论文中的事例论据要和事理分析结合起来。另外,本是“穿戴奇异的小青年”,后来却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孩子”?这样的前后不一致更是笑柄。
  三、明了而不含混
  赞成或是反对,明朗的态度离不开清晰的语言表达。议论文是用来讲道理的,准确提出论点,正确阐述观点,都要求语言表达明了清晰。明了就是清楚明白,易于理解,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装腔作势,说套话、空话。这就需要把握语言分寸,恰当地表达。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躬耕陇亩,读书隆中,只不过是农夫与书生的作为罢了。若无西取益州、六伐中原,怎么会有诸葛亮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传奇?坐在电脑前设计软件,只不过是软件工程师日复一日的无聊工作罢了。若不是进军智能手机行业,怎么会有“IT劳模”雷军开创小米手机销量奇迹的传奇?不在军事博弈中用兵,无法显示诸葛亮的料事如神;不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开拓,无法显示雷军的机智过人。(《勇于竞争,方显英雄本色》)
  本段选取诸葛亮和雷军两个人物事例,从中归结出诸葛亮“在军营博弈中用兵”的“料事如神”,雷军“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开拓”的“机智过人”,让人很难感受到例证与“勇于竞争,方显英雄本色”的关系。这就是因为作者没有能够明了地从“竞争”角度分析事例,导致与主题出现偏差。
  四、严密而无疏漏
  语言的严密性、论证的严谨性,是优秀议论文的重要标志。阐述事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章法安排等都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所谓语言的严密性,就是语言表达要合乎逻辑事理,做到遣词造句能客观反映现实,表达观点要不夸张,不缩小,没有歧义,尤其应避免片面化、绝对化、不周延等毛病的出现。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人欲立,先自立。要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自我独立。人们都说:“美国的孩子既独立又能干”,虽有些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美国典型的家庭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都能立足于社会。原因何在?是智商差异吗?自然不是。原来在美国的家庭式教育中,最看重的都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是否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来,靠自己的双手去养活自己。美国的一些家长甚至还会以“佣金”的形式,让孩子动手“挣钱”。由此,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做事能力。
  不言而喻,一个人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并站立在人生的巅峰,必须靠自己。(《不因外界而忘却自主》)
  本段阐述“人欲立,先自立”的观点,以美国的家庭式教育为例,例证显然是恰当的,但“在美国典型的家庭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都能立足于社会”“最看重的都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等说法显然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是与逻辑事理相违背的。如果改为“大多数在美国典型的家庭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能立足于社会”“最看重的并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样表达,语言就显得严密了。
其他文献
【原作雏形】  城市越来越拥挤,人群越来越密集,慢慢地我们要重新学会呼吸。(开头离题太远,应尽量从“绿”字切入。)  常年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总是会有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我也不例外。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我不知已多久没见过绿油油的稻田了,我见到的都是坚硬的钢筋混凝土组合的建筑。我厌倦这种自欺欺人的假自然,厌倦这种没有灵魂的绿色。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难道就再也找不到自然了嗎,难道工业与绿色是势
期刊
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  ——刘墉  “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  ——余秋雨  从古到今,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德”与“才”的问题,有人重“德”,有人重“才”,有人两者兼
期刊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我们的视野应该扩大。  二十世纪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
期刊
省略句  【解题方法】  相对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有更多的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括号内为补充的省略成分):  一、省略主语。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省略和对话省略。如: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此句为承前省略。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此句为蒙后省略。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  此句为自
期刊
【解題技巧】  一、考点梳理  说明性微写作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说明物  “说明物”,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条理清楚、生动形象地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准确、科学的说明。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是“提供一个物体,请说明该物体的特征”“比较两种物体的区别”等等,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观察事物以及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说明理  “说明理”,就是通过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分析,揭示
期刊
这一生,这一程——风往哪儿吹、路往哪儿走?  千百年来,这都是充满哲思的辩题。尼采将之形而上,化为《人活着究竟为什么》的思辨智慧;罗素将之形而下,释为“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那么亲爱的,在你鲜衣怒马的年纪,在你仗剑天涯的青春,你为什么而活、你往哪儿走?  总有梦想,激励我们策马奔腾;总有愿景,照亮我们辽阔人
期刊
人类用“美”来形容的对象过于宽泛,稍加深入思考就会发觉,宽得有些离谱。人类,不仅中国人如此,其他诸多民族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如此。人、物、景观,统统可以用“美”来形容,其实它们完全不是同一品性的东西。一个美女可以唤起男人的渴慕。一朵鲜花、一块宝石、日出东海、月挂中天,也可以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愫,但那是同异性的作用完全不同的情绪。就是说,它们各自的性质不同,它们是作用于人的不同的感官系统的。  为什么一个
期刊
【解题技巧】  在微写作中,有一类题型会涉及到名著阅读,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考生要根据考纲要求,认真全面有序地读“原著”,做到粗细结合,读练同步。  1.了解名著作者以及作品的寫作背景和现实意义。  2.梳理出名著中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列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典型情节。重点选择充分展现人物特征的精彩章节精读鉴赏。如《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智慧”特性的主要情节有“舌战群儒、草船
期刊
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获奖名片】大国多良材  【事迹介绍】  一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國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而这里面最出色的一个就是徐立平。徐立平从事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被称为雕刻火药。这项技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的精度,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操作中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发高能火药瞬间爆炸
期刊
从前有人说,做学问,写文章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我们现在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来谈谈写文章的问题。  义理和考据,是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在我们说来,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讲究考据就是要求材料准确。辞章是属于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讲究辞章,在我们说来,就是要求适合于内容的完美的形式。  义理、考据和辞章虽然是在三个不同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三个方面是密切地相互关联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