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来源 :临床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一起由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方法采集病人的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及肛拭标本,进行筛选检测及目标菌检测。收集患者双份血清与分离的可疑目标菌进行凝集试验。结果从患者粪便和肛拭标本中分离出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豚鼠眼角膜结膜试验阳性;患者双份血清与分离菌凝集效价有4倍增长。结论本起食物中毒由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引起。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提供试验数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住院患者痰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和鉴定及药
期刊
消化不良在人群中颇为常见,其处理是医疗服务中很大的负担。对年龄〉45岁或有报警症状的初发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者应立即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对年轻且无报警症状
分析了SD型拟本原置换群的作用,确定了柱心为A5^3的SD型拟本原置换群G的次轨道的个数及其长度,从而确定了所有G弧传递图的度数.
研究了线性谐振子在固有频率存在白噪声的情况下受到简谐激励后的系统输出响应.计算出一阶矩的解析表达式后发现:输出响应是简谐振动,振动频率是激励力的频率,振幅随简谐激励
运用中压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橙黄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前列腺癌活性测试.从橙黄瑞
目的 探讨胆石性胆囊穿孔致腹壁外瘘及十二指肠内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行一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胃次全切除+胆囊切除+胆石清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管切除术,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小肠切开取石术+瘘口修补术,2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经瘘口取石术+瘘口修补术,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术后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死亡.结论胆囊穿孔致内外瘘
研究显示促炎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UC患者炎症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UC患者(轻、中、重度
利用滇南、滇西南地区14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的ML≥2.5级地震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台站周围50 km范围内共28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c和Q0值。结果表明:滇南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65.7f0.83;滇西南地区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64.5f0.903(沧源台除外).两区域平均Q0值相比云南其他构造活动强烈区域
目的 探讨隐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隐性乳腺癌的检查手段、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2.9%,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者4例(15.4%),乳腺X线钼靶摄片检出有腺体内结节、细小钙化灶22例(84.6%).26例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原位癌16例,其中导管内癌14例,小叶原位癌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例.全部病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