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排水和农业措施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的效果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潜育化水稻土存在渍、冷、烂、闭(气)、毒及缺素等障碍因素。开沟排水是改良潜育化稻田最有效的方法,而垄作、湿润灌溉及冬季晒阀等栽培管理措施也具有调控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和氧化还原状况的作用。本文研究开沟排水与农业措施相结合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的效果,旨在为湖区潜育化水稻土改良提供技术参考。【方法】2012 2013年在鄱阳湖区潜育化双季稻田以工程排水(Ditching Drainage,D-D)为主处理,持续淹水(对照,Continuously Flooded,CF)、垄作(Ridge Culture,RC)、湿润灌溉(Wet Irrigation,WI)、冬季晒阀(Winter Plough,WP)4个农业措施为副处理,通过2年4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工程排水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对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工程排水及农业措施相结合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的潜力。【结果】工程排水及优化农业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工程排水条件下持续淹水、垄作、湿润灌溉和冬季晒阀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分别比对应的无工程排水处理增加12.8%、10.1%、13.3%和13.3%,农业措施中垄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中工程排水与垄作相结合增产效果最明显,每季增产1.11-1.89 t/hm2。受排水造成田内养分流失等因素影响工程排水和农业措施对水稻收获期秸秆和籽粒中的养分含量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工程排水显著降低了潜育化稻田0—15 cm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冬季晒阀和垄作处理也显著降低了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工程排水与优化栽培模式相结合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的作用更明显,其中也以工程排水与垄作相结合作用最好,可减少1.11 1.87 cmol/kg。潜育化稻田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高。工程排水显著提高了潜育化稻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速效磷、全氮含量,农业措施中垄作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改善养分供应状况的作用最明显。工程排水还提高了垄作、湿润灌溉和冬季晒阀等农业措施土壤腐殖质碳和富里酸碳含量。【结论】工程排水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速效磷、土壤全氮含量,垄作、湿润灌溉和冬季晒阀等农业措施也可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改善养分供应状况,其中垄作的作用最明显。因此,在采用工程排水措施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
其他文献
为从细胞学角度研究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的机理,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东方百合雄性可育品种及其不育突变体花药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不育突变体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观察
遗传性压力敏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周围神经病。HNPP的分子基础是染色体17p11.2区的一个1.5Mb片段缺失。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在易卡压部位神经受压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质地典型土壤(砂土、砂壤土、胶泥土),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对烟叶生长发育、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色素含量、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壤土的
,发生率88.29%(98/11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型相同,均以麻木和/或搐搦为最常见.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并完成治疗计划,
试验及分析发现:ITO膜对基底材料的保护较好,材料在试验后质量损失较少,原子氧反应率较低;样品温度的变化对ITO/Kapton/Al材料的质量损失影响较小,但对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影响
本研究对新疆沙湾县疑似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鉴定出MO13株,提取MO分离株的基因组,经PCR技术
对12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分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2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资源中,有78份(60.5%)材料能扩增出291bp片段,说明含有T
为探究非生育期北疆不同滴灌年限棉田在冻融过程中的土壤盐分运移规律,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121团炮台实验站6块不同年限棉田,对各地块在冬季的盐分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融期内,各年份棉田土壤盐分含量基本呈现出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各地块土壤盐分含量表现为中等变异性和强变异性,土壤盐分聚集区有从表层向深层迁移的特征。
植物病原细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将大量的效应蛋白分泌到宿主细胞内,从而抑制宿主的先天免疫。效应蛋白Avr Xcc E1广泛存在于黄单胞菌中,然而关于Avr Xcc E1具体的作用机理尚
[目的]长期有机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是促进农田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固定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以江西省红壤研究所长期不同施肥试验田的表土(0-15 cm)为对象,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