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植物地理教学和实习实践经历,分析了植物地理学教学特点,得出当前存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植物地理学课程需要优化实验实践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健全考核体系。
  [关键词]植物地理;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177
  1 引 言
  植物地理学是高师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学科,它兼顾着教学、体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多重任务和意义,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和科研态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和环境保护、农林牧生产与管理等相关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地理学课程面临着学科地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许多方面的冲击。面对挑战和机遇,如何对传统的植物地理教学进行客观、适时、适当、有效的改革,是植物地理学科面临的当务之急。同时,高校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责任感也步入到矛盾多发转型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现行的许多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对中学地理教师和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针对植物地理学教学探讨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确保教学内容及学科体系完整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笔者对植物地理学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探索。
  2 传统植物地理学教学弊端
  作为一门学科,它总该有自己的着眼点,以别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有所分工,相互补充。对于植物地理学教学研究,识别出该学科领域更具特色的、区别于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的“元素”,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在植物地理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先进行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然后进行相关的野外实习,让学生识别一些植物并了解植物区系和植被群落结构,延伸理论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2.1 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传统植物地理学偏重教科书的理论资源,忽略利用实验室教学资源。从教材资源方面看,植物地理学教材更新较慢,且缺少专门的实验和实习教材。没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学科知识充分转化为教学知识,没有充分运用地理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具体化。从教法资源来看,国内高校的植物地理学精品课程网的多媒体网络资源库,以及相关的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全球变化等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2.2 外出实习实践内容较少
  实习的目的是通过野外教学,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与实际事物、现象相结合,奠定坚实的综合地理基础。[2]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训练学生标本采集、制作技术,培养提高学生识别、鉴定各种植物的能力,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性。[3]以本校为例,植物地理实习选择庐山的月照松林、庐林湖、乌龙潭、王家坡、植物园四个景点,在整个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内容中占较少部分,而地质地貌实习在庐山是重点,还有专门的巢湖地质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植物地理学知识不重要。同时,学生在实习之前没有参与实习前期准备工作,都是教师准备好器材,沿途讲解植物种类和植被垂直分布特点,最后让学生压制标本写出实习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清晰的理解实习内容,综合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2.3 学习评价形式单一
  传统的植物地理学评价形式主要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准,而野外实习成绩一般不与专业课成绩挂钩,学生按设计好的教学路线跟随老师学习,并没有标准规范的植物地理实习知识考核,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4]同时,考核方式存在着缺陷:实习表现和野外观察和动手能力约占20%,实习文本报告占80%。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实习不认真,借助网络资源也可获得优秀成绩。这种评价形式没有提高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公正和有效性。
  3 提高植物地理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调整学习能力评价结构,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建立新的教学和实习实验体系。
  3.1 增加实验室综合性实验
  地理实验是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理假设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找到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最终发现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5]地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来看,高师院校在植物地理室内试验方面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要增加实验室实验课程,学生不仅要进行部分过程性实验,还要进行综合性实验。例如课本第一章讲授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学生没有观察到植物结构,概念上比较模糊,不利于能力的培养。[6]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先观察植物结构,并参与解剖和制作永久切片,从材料的培养到切片的制作,以及水生植物、旱生植物、被子植物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全部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2 增加设计性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学生并没有参加任何科研的工作,所以还要增加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亲自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体验一项研究的全部过程。改变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多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给出探究性任务,应用现代分析和测试技术进行“物种、种群、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等课题研究,分配给每个小组,根据研究计划和预实习期所查阅的文献资料,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植物群落分布、环境特点、种群特征、优势种及一些具体数字资料),为实习后期实习和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带着任务有目的性地参与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主动性。
  植被图是研究植物群落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绘制和运用植被图,可以充实和丰富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在生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小区域的植被图绘制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植被调查项目,进行现场测绘和勾绘植被图,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与化学、生物专业学生合作,自行设计科研项目,针对某化工厂栽种的植物,进行重金属污染对植物诱变效应分析研究。通过这种综合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增进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增加实习实践内容
  增加野外资源调查实习内容和区域,了解植物结构的差异性、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就本校地理科学专业而言,植物地理野外实习10月左右在庐山进行。然而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和实习经费的限制,实习行程无法涵盖整个庐山。此外,庐山地势地貌情况复杂,实习区域主要集中在牯岭镇及其周边区域,实习范围较小,路线主要选择旅游路线。只能接触到有限的物种和植被类型,学生无法实际完整地认识整个庐山自然保护区。在实习中,可以重点针对好汉坡、小天池、石门涧这些景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从整体上观测庐山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群落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同时,在巢湖地质实习中,适当增加调查巢湖流域的藻类植物及水体污染状况。改进传统的形态验证方式,结合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等因素,让学生对某一水域进行综合调查。这样,学生既能识别较多的藻类植物,又对该类群的生活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既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可靠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7]新课程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开展地理观测实验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高校植物地理教学改革重点是考核方式和体系,将其分为三部分:期末课本资源考核、实验室实验考核和野外实习考核。期末课本资源考核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而植物地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的复杂表现性活动,与之相适应的应该有规范的实验教材和明确的评定标准。未来应编制相应的植物地理实验教材指导教师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野外实习考核环节,建议将植物地理野外实习作为一门课程对待,单独进行成绩评定,其中植被图绘制操作占20%,设计性科研项目占20%,实习报告占20%,实习标本采集质量和数量占20%,植物标本识别能力占10%,野外工作能力占10%,累计100分。鼓励学生在实习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践表明,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比较真实公正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
  4 结 论
  通过对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教学内容、方式的分析,改进植物地理学实验实践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地理学的兴趣,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总之,植物地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制定好专门的实验实习教材,深入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践课的教学改革,充实和完善考试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朝鲁门格日勒.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5(5):103-105.
  [2]李海燕,赵汗青,高兴海,等.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15-117.
  [3]王文福,张玉娟.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93-95.
  [4]程久苗,王宗英,刘付程,等.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383-385
  [5]王国强.多元化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96-98.
  [6]金正一.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24-125.
  [7]曹昀,朱悦,祁闯,等.庐山植物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166-168.
其他文献
<正>1嵌入式技术发展对嵌入式教学的影响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核心进行定制的计算系统,融合了多种技术,并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1]。经过多年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得到了广
煤矿复合顶板俗称二合顶,复合顶板是典型的离层性顶板,通常由不同的岩层组成,力学性质较差,容易发生下沉位移、断裂垮落,近些年来煤矿生产发生的冒顶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复合顶板的原因引起。本文应用力学理论分析,对复合顶板巷道的围岩稳定影响因素,顶板破坏形式和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围岩强化方法及技术进行研究,研究锚杆锚索的力学作用机理,锚杆锚索的支护作用,力学参数的选择,以及锚杆锚索的支护原则;通过数值模拟
<正> 纺织加工所需的合成纤维长丝,可以分作拉伸加捻的全拉伸丝和变形丝两大类。传统的长丝制造工艺是纺丝落筒后,经拉伸加捻或拉伸再变形后得到合格的全拉伸丝或低、高弹丝
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在RoboCupRescue仿真环境中引入图论算法,分析了大规模城市灾难中警察救援体在交通清理和搜索中的策略。应用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构建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满足感的同时也带来烦恼和危险。李斯以名利为动力,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也因名利走向不归路。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直接动力。近年来。义煤集团新安煤矿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和谐文明”的发展战略,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本文对我校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通过明确落实办学指导思想、修订实践教学培养计划、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及调动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来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开设实验选修课、加大开放实验室力度、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践实验教学质量;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存在问题,进而解析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组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潮牌——是融合了多种年轻人潮流文化元素的服饰类型,其 发源于美国,后逐渐传入日本,在里原宿地区发展壮大。潮服成为 引领年轻人消费的新风向。进入 21 世纪以来,潮牌逐渐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