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诊治儿童电池类消化道异物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内镜下诊治儿童电池类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误吞电池类异物的患儿13例,年龄19个月~12岁,误服异物包括扣式电池及圆筒电池共16枚,13例患儿均应用小儿消化内镜及相应内镜器械诊疗。

结果

9例食道异物,其中嵌顿于食道第一狭窄处5例,第二狭窄处3例,贲门处1例;胃内异物4例,在内镜下成功取出电池16枚,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应用消化内镜诊治电池类异物是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肺保护性通气时需精确评估潮气量。尽管现代呼吸机可补偿呼吸机管路顺应性,呼吸机所测潮气量仍可能不准确,在小年龄儿更是如此。呼吸机专用近端流量传感器(proximal flow sensors,PFS)可监测气管插管内潮气量,但自其发明后就未对其精确性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与标准呼吸气流速度
目的探讨应用心房内心电导联技术确定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效果,提高导管尖端位于正确位置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5月的57例病例作为观察组,于PICC置管术中应用心房内心电导联定位技术,观察心房内心电图特异性P波,判断PICC尖端位置是否位于正确位置,并于24 h内拍摄X线胸片进行对比观察,计算敏感度与特异度。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选取2014年7月至9月的48例病例,于PICC置管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5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磁共振头部平扫、长程脑电图以及治疗、预后情况等。结果5例患儿,女3例,男2例,年龄2~14岁,就诊时间4~20 d;5例患儿起病前5 d~2周均有前驱感染史,4例以抽搐起病,1例以头痛起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癫
期刊
本文介绍了季节性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H1N1、H5N1及麻疹病毒所致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与常见临床表现,探讨了这些病毒所致ARDS的共同临床特征。简要介绍成人与小儿ARDS的诊断标准,分别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俯卧位通气、保守补液、镇痛镇静与肌松、体外膜肺氧合和并发症处理上系统地阐述了ARDS的治疗。
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3型和7型腺病毒感染易导致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表现严重,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就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治疗和预后等进行阐述。
重症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功能不全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国内对于重症肺炎是否合并心力衰竭仍有争议。本文就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机制及干预措施进行讨论。
期刊
肺炎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小于5岁的儿童死于肺炎,占该人群总死亡人数的19%。根据2008年的调查,所有的肺炎患儿中,有7%~13%属于重症肺炎。目前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治往往存在困难,本文综述重症肺炎患儿脑利钠肽、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乳酸水平、血清锌、降钙素原、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内皮素-1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l等实验室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以期能够提高重症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