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品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一、培养和谐思想观念,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和谐思想观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良好的校园环境正是安定有序校园的体现。和谐的校园既包括硬件环境的和谐,又包括软件环境的和谐。硬件环境的和谐是指各高校在教学设施、教学仪器、教学工具等方面设备的齐全与科技化程度。如今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各高校的硬件设备日益完善。除此之外,还包括校园的生态环境、绿化程度、学生的住宿环境、老师的办公环境等各个方面。
  近几年,我校在此方面做了相当大的改善,如教学环境的改变:学校在很多教室安装了空调,给老师配备了新的教学设备,如相关的教学用具及多媒体设备等。
  中学在这几方面都要进行改善,力求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软件环境的和谐是指全体教职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扎实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平时还应加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在软件环境上,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经常组织的交际交流,以及国家每年组织的网上学习计划和国陪计划,对于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终极目标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校中的各类群体和睦相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就决定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群体,而高校学生又是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顶梁柱,所以,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工作都要以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多了解专业以外的知识;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仅要使学生学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习做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使学生的知识素质在大学校园校园里有所发展,更要使学生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应当加以正确引导,对学生平常的所作所为所想加以关注。
  三、正确处理好学校师生关系。
  处理好学校各个方面的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学校是一个大的集体,存在各种关系,如领导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关系,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自己可以讲的话尽量让学生自己讲,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情景教学与课堂活动应该多组织,尽量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爱上学习。
  其次,在课后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念,那就是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学生与老师可以成为朋友,学生可以把心里话和老师说,从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鲍善兵.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08):32-36.
  [2]张斌,孟婷婷.:构建和谐校园的政治保障[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26-30.
  [3]易桂姣.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路径[J].新东方,2007(01).
  [4]赵艳霞,刘祥荣.谈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5):28-29.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校教育归根到底应是素质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施教者的观念、立场、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策略、艺术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依靠对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终身学习和创新的不竭动力。所以,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十分重要和有必要,这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
新课改下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所有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自己二十多年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一、改变传统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其中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能学的目的。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使学生
摘 要: 要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动手实践,采用任务驱动、师生互动等方法。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 课堂效益 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计算机课程,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与其他技能相结合的学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技术积极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