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共促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在孩子的礼仪行为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效,但为更好的促使幼儿行为的养成,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努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家园合作共促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幼儿 礼仪 行为 养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是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主体,直接影响幼儿的礼仪教育,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習惯,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共同合作,形成家园共育的模式。
  1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自身礼仪,树立良好的榜样
  (1)我们一直遵循“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在幼儿的教育中,更侧重于“身教”。在日常生活中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模仿力极强的幼儿,因此,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好的榜样。比如:在上课或与幼儿交谈时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时刻保持衣着大方整洁;在和幼儿对话时,注意自己的姿势,更重要的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神交流,要给幼儿一种亲切感;自己出现错误时应该真诚的道歉;无论上班还是下班时有礼貌的和同事、家长、孩子问好,道别;热情的接待每个孩子的家长。树立文明的榜样,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礼仪意识,通过言传身教,更能帮助孩子提高礼仪认识。
  (2)家庭教育在孩子的礼仪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为规范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家长的言行举止也会直接影响着孩子,作为最佳模仿对象的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会模仿着去关心爷爷奶奶,照顾爸爸妈妈,同时对其他的长辈也会多一份关心。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幼儿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地成长。
  2 开展“家长礼仪行为标兵”评比活动,促进家长参入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长的礼仪行为在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开展“家长礼仪行为标兵”的评比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发倡仪书,让家长了解开展“家长礼仪行为标兵”活动的意义,明确“家长礼仪行为标兵评选条件”的具体内容,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每月的26~28日将“家长行为礼仪标兵”的名单在班级家园联系栏中进行公布,接受本班成员的监督。最后,凡被评上“三星级”以上的“家长礼仪行为标兵”将在园内进行通报表彰,由园长室授予荣誉证书。
  3 通过开家长会、办园刊或家园小报等等,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家长知道家长的一行一动影响着孩子
  把礼仪教育贯穿在幼儿生活中,使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提高。通过老师、家长的影响、教育,增强了幼儿的礼仪意识,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习惯。每周儿歌就是让家长明白怎样配合孩子,这样也增强了家长的礼仪意识。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使得幼儿的礼仪意识逐步加强。
  同时注意培养幼儿内在情感和外显行为的一致性,这样礼仪行为才能持久。如:设置画外音“给家长的话”,一方面向家长说明老师提出此儿歌的教育意图和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也使家长领会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使家园沟通更能产生实效。另外,礼仪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最终家长就不用被动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形成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家园共育不但有利于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而且对家长的行为的提高有所帮助。幼儿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的沟通、监督、学习,不仅能提高家庭的礼仪教育,更能够带动社会的文明和谐。
  4 幼儿园要采取措施鼓励家长主动配合
  (1)幼儿园经常举办一些礼仪教育的活动,通过开家长会,办园刊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以及自己孩子的礼仪行为情况。(2)可以通过家教沙龙,经常和家长对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沟通交流。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研究,互相介绍好的礼仪教育的方法。(3)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通过社会实践得到真正的锻炼,如:购物、旅游等都可以让幼儿的礼仪意识增强,进而影响家长,社会文明礼仪也有明显的进步。(4)通过开展家长会,让家长明白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5 把礼仪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
  幼儿相对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说很容易受到家长或外界的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这对幼儿将来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开展一些促进校园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活动,比如:经常开家长会、办园刊或家园小报等等,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家长知道家长的一行一动影响着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把礼仪教育充斥在幼儿生活中,使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提高。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把礼仪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礼仪教育,丰富幼儿的礼仪情感。多让幼儿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幼儿和同伴、成人之间的关系。另外,礼仪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最终家长就不用被动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形成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家园共育不但有利于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而且对家长的行为的提高有所帮助。幼儿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的沟通,监督,学习,不仅能提高家庭的礼仪教育,更能够带动社会的文明和谐。
  6 积极利用亲子活动方式的长期性作用,强化礼仪
  为了将礼仪教育深入到了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的心中,与家长、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开展亲子礼仪才艺展示活动,如礼仪童谣大家唱,礼仪故事大王比赛,使幼儿了解礼仪常识,在实践中增长礼仪经验,其实家长和幼儿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更可以加快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幼儿礼仪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还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一次幼儿礼仪亲子活动中,参赛的幼儿和家长们通过歌表演《一分钱》、《你好》、《礼貌歌》、《我爱住我家》,快板《都夸白兔有礼貌》,小品《爱的表达》,情境表演《 螃蟹和猴子》、《过生日》,舞蹈《泼水歌》、《小兔子乖乖》等等来诠释了自己对礼仪的理解和追求,展示了亲子家庭的和谐和风采。整个会场成了歌声与欢笑、欣慰与满足的海洋。这样不但让家长们由衷地看到我园在培养幼儿礼仪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孩子在礼仪交往习惯方面的重大变化,也促使家长自己在家庭里更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家园共育,家园合作,是幼儿养成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礼仪行为养成的讲座,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家长知道自己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到孩子,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在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
其他文献
为解决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间歇式电源输出功率波动引起的电网电能质量下降问题,提出了利用储能系统来提高间歇式电源并网点的功率稳定性以及改善电能质量.采用间接组合建模
目的:评价4 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血管瘤远期疗效。方法:取1992~1998 年患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病人233 例。分别采取血管瘤营养血管结扎+ 平阳霉素注射、5% 鱼肝油酸钠注射、平阳霉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旨在用行动来引导并组织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先进的崭新的教学方式。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要求人才要具有创新思维、自我管理
本文对拉丁舞与中国特色舞蹈的契合之处进行阐释,从而对拉丁舞作品的编排和创作起到启发式引导的作用,并从舞蹈语汇的融入、表演形式的进化、选取音乐的加工制作、表演服饰的
<正> 目前我市的中央各部招工问题来文中,如果对尚未处理的27件来文加以分析,只有7件是主送的,其余20件都是抄件(占总数的74%)。这些抄件,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中央各部在批
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系统性强、课时少、运用专业知识广等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改革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os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invest a great deal of time andeffort responding to students’ writing,but find students improve
期刊
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均具有凝聚力强、延续性强、包容性强的特点,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以人文本的文化特点,是我国
医院文化创新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缺乏科学精神等文化积淀是历史因素;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是社会因素;政府投入不足是物质因素;现行医学教育等所存弊端是体制因素。
选取宁波地区典型的软土基坑工程进行土压力现场实测研究,探讨了主动、被动土压力随时间、深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实测土压力值与围护结构位移曲线,采用双曲线模拟主动土压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