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启示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包豪斯设计学校是近代历史中最深刻的一次设计教育变革,虽然社会经济发展,设计职业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也不断演变,但包豪斯提出并沿用的“学徒制”教学模式,对今天的设计教育依然有启发性意义。本文从培养目标入手,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员组成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包豪斯既注重技能又强调素质的“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当今设计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徒制 形式导师 工作室导师
  1919年3月,著名的现代建筑设计师格罗皮乌斯将原来的德国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合并,成立包豪斯设计学校,这是一所极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艺术和手工艺学校。虽然包豪斯仅存在14年,先后经历魏玛和德绍两个时期,直至1933年4月德国纳粹上台被迫关闭,但其“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始终贯彻始终,并对后来的设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包豪斯的教学理论和手段主要体现在1919年的发表《包豪斯宣言》中,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发展成为包豪斯教育思想。一战后,格罗皮乌斯针对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传统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相矛盾以及技术与艺术对立的状况,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观念。格罗皮乌斯极端地认为“建筑师们、画家们,都必须回到手工艺中去!认为艺术不是一种‘职业’,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家仅仅是提高了的手工艺人,在罕见的灵感来临的时刻,上天的恩赐在他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使他的作品成为了艺术”。他把社会对艺术与技术的极端渴求描述成“自我演进的方式”,而“旧式美术学院”是昨日的精神产物,他们与社会隔离,把艺术家与工业世界截然分开,为艺术而艺术,缺乏生命力。这种“对艺术与技术的极端渴求”以及对“旧式美术学院”藐视的态度是建立在实用技能而非观念本身上。这一点从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成立之初就把包豪斯从一所公立美术大学降格为国立艺术学校。通过一所中专级别学校的行为可以看出,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教育指导理念和培养目标十分明确与科学,学校人才的培养方向坚定地以技能培养为主,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艺术与技能集于一身的人才。
  一、教学模式特点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力图创立一个新的、没有等级区分的手工艺人和艺术家的行会,试图用平等的“师傅理念”抚平技术与艺术间传统的相互鄙视。格罗皮乌斯甚至认为理想的学校是要为作坊服务,并且总有一天要并入作坊。因此包豪斯没有教授和学生,只有师傅、工匠和学徒,只有车间师徒相传的作坊式工作关系。包豪斯实行的这种“学徒制”教学模式是由“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导师”以及“学徒”组成的,课程的安排将现代的方式、方法与类似行会系统的优点柔和在一起,目的就是培养集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于一身的人。
  二、课程设置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设置预备课程,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预备课程强调学生在基础学习中的反思能力和心理感受过程以及对不同材料、作品所获的感受。在此期间的课程学习评价和对学生的关注是预备课程的核心。学生首先要进行为期6个月的技工阶段预备教育,其间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通过考试后,才能进入正式课程的学习。这一阶段可以看出,学校设立预备课程不是培养“技能”式的精英,而是面向每位普通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程,把学生从单一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释放其创造力。
  在正式课程阶段,学生需要同时跟工作师傅学习,在上满规定课程后,通过考试予以毕业。这一期间的学习完全都是在车间进行,称呼上没有老师和学生,只有师傅和徒弟。在正式课程阶段,学校一方面与校外的作坊或工厂签订合同,取得制作订单,交由师傅和徒弟共同完成;另一方面学校利用自己车间定期举办展览会,邀请社会名流、企业主,展示新作品、新技术,并以低廉的价格,新颖的设计吸引大批生产订单,扩大学校影响力。
  正式课程阶段要建立在紧密的设计艺术课程结构上,每个单元教学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设计艺术基础能力的培养,注重合作学习,重视艺术感受的学习氛围,提倡徒弟与徒弟、徒弟与师傅、徒弟与设计艺术作品、学生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对话、互动与共同研究。
  这种教学实践活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再是僵化的学院化教学,真正称得上是一个与现代化工业生产、服务相联系的,真正具有教与学,实践与理论相联系的基地。现代社会学生的感性与理性思维发展加快,为适应学生思维发展,学校设计教育要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必须将设计要素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机结合,以丰富的生活感受和经典艺术作品的感染为主,对学生进行内心的艺术情感激发,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获得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师资配置的独到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展开离不开学校教员。从包豪斯的师资来看“形式导师”重要作用。在课程中,学生必须进行严格的视觉训练,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把学生入学前的所有陈旧、感性视觉习惯完全洗掉,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理性的视觉规律,并利用这种新的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象力。例如“形式导师”约翰·伊顿的课程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强调对于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二维和三维空间,或者平面与立体的形式的探讨与了解;二是通过对画面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逐步使学生对自然事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敏感。另一位“形式导师”康定斯基在分析艺术的基本问题时,特别是在对色彩和图形的理论研究中,融进去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试图为主观经验的表达找出一种客观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包豪斯的教员没有从一开始就传授具体的实践技术和适应市场的设计技巧,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每位学生沉睡着的创造性潜能都释放出来。
  “工作室导师”由工程技术人员、富有经验的手工艺人担任。在课程中设立手工艺训练课,通过类似行会中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全盘手工训练,利用“工作室导师”正确的设计经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大规模生产、改进、制作新式样的实验室,为学校赢得生产订单、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条件。
  这种师资配置不仅能够使学生精通理论和形式规律,符合现代设计艺术要求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精通实际操作设计,具备设计师应有的素质,在人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有成为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潜质。
  包豪斯设计学校“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建立,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没有忽略艺术素质的培养,他找到了技术和艺术的平衡点,利用科学、开放、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建立了科学、现代、有效的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带来深刻的启示,我们理解包豪斯“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融会包豪斯设计教育思路,强调设计教育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对于改进现有设计职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桂宇晖.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威廉·斯莫克,周明瑞译.包豪斯理想[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5]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李宜勇,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翁宁,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2012:iTs-是家电企业的“寒冬”之年.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销售出现下滑趋势.据中怡康(CMM)测算数据显示.2012年整体家电市场总规模达11512-fZ_,元,同比增速为-47%。进入2012年.这种下
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素质化。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却仍然常
不怕同学们笑话,我小时候也是村里有名的淘气包。一到夏天,就经常和伙伴们到房檐下、石缝里、树枝上栈马蜂窝,然后一一消灭。当时那兴奋劲儿,就像打了一场胜仗似的。当然也没少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一旦对所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师要根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可见,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写作要符
市场在变,渠道在变,需求在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变,经销商对品牌的需求也在变。在这种背景下.制造商能否捕捉到这种变化,并随需而动,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竞争力和
纵观吸油烟机在中国市场的几十年发展史.技术的发展路线始终是与市场消费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未来吸油烟机的外观和材质、构造发生何种变化.消费者对吸油烟机吸烟效果的需
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祖国美好河山的美丽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
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的应用随着中国逐步步入国际轨道而变得无处不在,可以说,我们的时代和身处的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能够随口说英语。初中英语是初中生奠定良好英语基础的关键,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