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语言 生成精彩课堂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当我们聆听一堂优美的语文课,就仿佛在观赏一优美的画卷,或是欣赏一首动听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一堂充满艺术魅力新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品词悟语积极有效,充满活力。为此,处于教改第一线的我们不仅要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而且要将个人的品格、智慧、修养等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让教学艺术科学化,个性化,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沐春风,乐学爱学,充分的享受语文的特殊魅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授知识和反馈信息的基本工具。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能让我们的新课堂更具魅力,能给我们的新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它在教改的蓝天下自由翱翔。
  一、一颦一笑 传真情
  新课改需要教师完成角色转换,使自己从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者中走出,蹲下身来走近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向学生传递信息,无不引领学生的情感、思维乃至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目光亲切能给学生以信任,鼓励;表情温和能安定学生情绪;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个手指,无不让学生倍受鼓舞,信心十足;一次亲切的抚摸无不引领着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而有效,思维充分而活跃。如我班上有一个男孩子,特别调皮,因此以往总是会被老师弃之一旁。我刚接手这个班时,以前的老师还特别提到了他的顽皮。这学期开学之初,我新接了这个班,和他谈了一次话,了解他的一想法。以后在上课时,我常常用目光注视他,关心他。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一向调皮的他也被我带入当时那万人沉痛氛围中,而他的朗读更将同学们的情感引向高潮,我微笑着点点头,并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挺棒呀!”就在这一堂课后,他变了,上课时特别认真,举手也很积极。
  二、美言美语 酿深情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啊,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应为学生生命诗意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是否充满生命活力,是否能让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凭借,展开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激发,生命与生命的彼此交流和悦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要求语音标准,用词恰当,句法规范,表达连贯以外,还应做到:
  1.准确简洁,要言不繁
  准确,就是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讲求科学性不发生差错;也指恰当地运用语言,避免词不达意。简洁就指教师在课堂中“惜语如金”要言不繁,能用一句话说明白,就不说第二句;能讲一遍解决问题的就不能讲第二遍,更不能时时去重复学生的答案,费时而又劳力。
  2.文情并茂,风趣幽默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内蕴着丰富的智慧美,情趣美,想象美,意境美,精神美,哲思美,道德美,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发掘并引领着孩子们去品读,去感悟。而教师语言生动形象,文采丰富,富有情趣,无疑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品读感悟起着桥梁作用和示范作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绘能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生动形象的比喻,又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既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又增强了教学的活力。如我在教学《三峡之秋》时是这样引入的:三峡风光世界闻名,被人们称作山水画廊,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冬末春初,江水初平,青山绿水,云雾飘渺;入夏,浩浩江水,击石穿峡,惊涛拍岸;金秋时节,三峡又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 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身临其境,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又怎能不争先恐后去打开三峡秋天的美丽长卷呢?
  3.深情款款,厚积薄发
  叶老说:“入境始与亲。”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和唤起学生读书的激情,让学生渐渐走进教材。那么身为教师的自己则首先要进入教材,进入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真正把作者的情思化为自己的感情,这样,教师的语言才能富含深情,以引起学生心灵世界的震撼,以达到共鸣和共振。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开始就以严肃低沉的语调向学生述说:解放军的某一连队早上正在点名。全体战士肃立着,只听得连长喊道:“马宝玉!”无人应声;“葛振林!”仍然无人应答;“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操场上鸦雀无声,战士们默默地脱下军帽,庄重地低头致意。这五位战士是谁呢?他们就是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五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教师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了学习课文的氛围,孩子们面带庄重的神情,怀着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开始了课文的学习。
  4.爱心频递,童趣盎然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要求教师时时怀揣一颗爱心,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必须要考虑孩子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使他们爱听乐学,如一道道和煦的阳光洒向每一颗求知的心灵。为此要多了解和研究孩子,多向孩子学习,平时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怀着对他们趋势的爱,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儿童化,生活化,这样 课堂上就能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四季》一文中,一位教师是这样切入的:小朋友们,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小画家,把每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都打扮得分外美丽,下面就和老师一起去游览一番吧! 教师的语言深入浅出,充满童趣,整堂课孩子们乐学好學,上课就像跟着老师在美丽的四季中游览一样轻松愉快。要是教师语言平淡无味,深奥难懂,孩子们就只能瞠目以对,昏昏欲睡了。
  三、画龙点睛 催生情
  课堂上伴随教师的还有书面语言,那就是在关键处着重处适时而得当的板书,这在语文课堂中起着画龙点睛的妙用,既加深了学生品词悟句的语言收获,更能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引起共鸣。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当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知天文  晓地里  神机妙算 ” 几个词语后,在学生的体会后是这样小结的:当我们掩卷沉思,古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之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一代先贤那卓越的才能,非凡的胸襟,超然的机智怎能不让我们折服呢? 这样既让学生再一次回到文本,又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自己时时拥有一股鲜活之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常新常异,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永远欢声笑语。
其他文献
摘 要:前秦王嘉著、梁萧绮整理的《拾遗记》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记录了很多前代未载的神话和掌故,尤其对“长生不老”故事的记述颇具特色。本文拟从《拾遗记》“求仙长生”故事的出现与德行、源于自然的长生灵药、凡人与神仙的互动三个方面切入,探讨这样叙述的目的,归纳出作者对“求仙长生”行为的态度。笔者认为:作家实际上否定了耗费人力物力、一味“求仙长生”的行为,而应当以现世行动为旨归,从而引导黎民百姓有所信仰有
期刊
摘 要:00后中职学生具有许多新的特点,要实现班级的可持续稳定和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级技工人才,班级管理必须实现自主化。班级自主管理要挑选得力的班干部,制定合理的奖惩班规,合理分配班干部职责和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能力,及时调解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让每一个人都参与监督,并与家长一起引导和教育、改善00后的新问题。  关键词:00后;中职;班级;自主管理   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重
期刊
摘 要:威廉姆·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典型代表。其中《八月之光》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小说以乔·克里斯莫斯的悲剧性故事和莱娜·格鲁夫的喜剧性故事为线索,述说了二人的生活。本文着重分析主人公乔·克里斯莫斯的弃儿形象。  关键词:威廉姆·福克纳;《八月之光》;乔·克里斯莫斯;弃儿  一、概述  提到美国文学,我们必然会想
期刊
摘 要:演奏《大漠长河》时,在处理音乐感情同时如何进一步理解张豪夫先生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和创作技法,进而解读当代中国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张豪夫;民间音乐;唢呐演奏技法;调性;泛调性  一、作品简介  张豪夫创作的《大漠长河》,此作品的第一版本是为唢呐和交响乐队而作,写于2009年春—夏,是应比利时布鲁塞尔KlaraFestival国际音乐节和比利时文化部的委约而作。首
期刊
每届高二文理分科之后,班级将面临重新组合。原高一年级的同学因成绩或选文理科的原因进行调整,组成了新的班级,新同学来自不同的班级,自然有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习惯,不同的风格,总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作为班主任,首要的任务便是尽快使学生形成班级归属感,让他们尽快融入新集体,缩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缩小隔阂,从内心接受新的班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采取了多种方法,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高二分科后的
期刊
摘 要: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古诗英译的研究很少,本文将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指导,尝试对唐诗《山行》原文以及它的三个英译文进行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对比分析,从而检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和语篇分析的可操作性和运用性。  关键词: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古诗英译;《山行》  本文尝试从属于语篇功能的三个系统----主位—述位系统(Theme-Rheme)即主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Given-New
期刊
摘 要:《水浒传》和《林巨正》是各自代表中韩两国的历史长篇小说。虽然两部小说的创作年代相隔500多年的时光,但《林巨正》与《水浒传》不论是在小说创作的背景、还是主人公形象,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人公形象的比较,试图揭示作者的内心。  关键词:《水浒传》;《林巨正》;宋江;林巨正;施耐庵;洪命熹  众所周知《水浒传》是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的数学活动,建构对数学知识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情推理的教学平台,减少机械式的学习活动,更主动地引进实验观察、猜想与探究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因而数学教学每一环节中,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尝试解题,体验数学,领
期刊
一、学生特征与个别差异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班上每个孩子的面孔也各不相同。教育者重要的是发现每个个体的差异及其不同的内心世界。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是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同一个班上有的学习成绩好,有的学习成绩较差,而在同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由此可以发现差异不仅仅存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之间,在同一个教育对象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发现差异。个别差异既包括社会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应该认识到,我们学科的作用和实效。我们知道,通过高中的学习,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读懂古代作品,品味古典文化的魅力,做一个更有中国味的中国人,更具有龙的精神和脊髓。并且,只有语文学习才让他们感受到只有在精神世界才存在的一种美,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特洛伊战争由海伦而引发,海伦是任由读者按内心审美去勾画的,这种美有他们的主观意愿的参与其中,这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