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我邂逅一座城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因你,我邂逅一座城。
  带着多情和忧伤而来;带着执念和希望而来;带着梦语和憧憬而来;带着深思和感悟而来……
  一座远古传说时期就开启的城;一座两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城;一座三千多年前能引来帝王驻留的城;一座春秋战国时代磨制垂棘之壁的城;一座史称“行山重镇”的古城。
  在沧桑的民居建筑群里寻找一座远古的城。一块砖,堆砌起一座历史的博物馆;一片陶,记录了古城辉煌的曾经;一块骨,仿佛看到了远古的先民;一堆土,承载着垂都历史的文化厚重。
  二
  因你,我邂逅一座城。
  史籍说:你是泽州的源起;是丹河源泽河文明的发源地;是泽州三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是五千年文明进步的见证者;是七千年华夏历史教科书中的一个亲历者!
  寻着“夏桀迁都”的车辇而来;寻着晋献公的“垂棘之壁”而来,寻着“高都侯”司马昭的封邑而来;寻着黍作谷香的味道而来;寻着丹河的鸟语声声呼唤而来。
  行走在你的长街,看昔日的繁华落尽,看泽潞商帮的故事延续……在明清时期的建筑群里仿佛看到了你的身影,在保福寨暗藏银窖的门氏大宅里;在乔家青石铺就车马喧嚣过后的连片大院里;在李家高高围墙院内的一角花园里;在马家庭院深深雕梁画栋的祠堂里;在任家几院临街的旺铺里;在王家“凤鸣南山、鹤自北来”的圪台院里;在东宫四院的古民居里;在崔家的古院落群里……
  三
  因你,我邂逅一座城。
  沿着你的足迹,在唐风宋韵的古老寺庙里穿行,在“金轮圣神皇帝”颁旨修造的景德寺;在大金泰和八年修建的玉皇庙里;在金大定二十一年创修的东岳庙……
  我像是穿越了千年,在骡马古巷、盐店古巷、白衣阁巷、红果院巷寻觅……
  寻觅,横贯东西八百米的古镇长街;
  尋觅这里的百年小吃;
  寻觅这里的布匹盐店;
  寻觅这里的银楼当铺;
  寻觅这里的古书茶馆;
  寻觅这里的民俗与民宿……
  四
  因你,我邂逅一座城。
  在近代著名画家原石民的故居里,我看到了这里蔚为成风的书香气息。好似那明代的“他山书院”仍然传习着古老的儒学精髓和国学礼仪。还有那“务本书院”是否还一直在举行孝道传家的教育!
  一色的黛瓦素墙,木门雕窗,虽然雕梁画栋的色彩不再鲜艳,但仍可从那磨砖对缝的高墙、精致典雅的宅门、粗壮挺拔的梁架结构以及精雕细琢的木雕、石雕、砖雕中看到你曾经的辉煌!
  仰望苍穹,唐宋古寺庙、元代躲兵洞、明清古商道、古民居、民国风情的大宅院……像一颗颗璀璨的繁星闪烁着点缀在古镇的天空,月光的清辉下,它们化作一个个神奇的音符,共同奏响着古城瑰丽雄浑的历史乐章。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一天,我的微信显示有人要求加我为好友,留言是:老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一看头像上她穿着校服,显然是我校的学生。这个问题太大,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于是我接受了她,并回复:我在文昌楼4楼教科室,有问题来我办公室交流。  几天过去了,毫无反应,我几乎把这件事忘了。  又是一天,她在微信中说:“老师,给我发个红包吧!”  我觉得这事来的太突兀,但不好拒绝,就给她发了一块钱的红包。她居然满心欢喜。然后,我问她
期刊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命运让我的童年赶上了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铁勺炒鸡蛋,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美味,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最深处,那是我妈妈的味道。  我家就喂了一只母鸡,春天变暖的时候,那只母鸡居然站在低矮的墙头亮起了嗓子:咯蛋——咯咯,咯蛋——咯咯……  妈妈说:“咱家的鸡会下蛋了,你们两个快去收蛋吧。”  我和两岁的小妹跌跌撞撞跑到土窑的窑跨子处,直奔妈妈用小锄头在土墙上掏出的母鸡专用的下蛋
期刊
我家门前有很高一座山叫踢牛山,脑畔背山西南方向有一道梁叫柠条原。我很小时就记得太阳总是从踢牛山钻出来,越升越高,在天空飞过头顶,又慢慢下滑,挪到柠条原,它就钻进原梁背面去了。天晴时,太阳每天总是这样运行。每当太阳钻进柠条原,又有一颗冷冰冰发光圆盘,躲躲闪闪也从躺牛山钻出来,妈妈说那是月亮。同时有无数小亮点在头顶上面给我眨眼,姐姐说那是星星。那时我不懂什么是太阳月亮,以为是谁在踢牛山点着火,火团经一
期刊
岁月如水,流逝了太多的流年往事,亦沉淀了太多的沧桑和念想。然而有些人有些事,任时光怎么流转,也挥不去刻骨铭心的美丽。  他今晚徹底失眠了!那个名字深深地刺痛了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会是她吗,吴芷若?两个小时前同学把他拉入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其中吴芷若是热捧的人物,人气最旺。而他却一直保持沉默,他只是静静地观看,私下里却反复琢磨她的每字每句。  三十年了啊!三十年的光阴会有多少经历和
期刊
一年四季,那棵宝葫芦状的木瓜杏永远如岗哨般屹立在故乡的半山腰里。之所以叫木瓜杏,是因为杏子大如木瓜而得名。  春寒陡峭之时,慈祥而温和的太阳爬上山顶,越过山头,伸出光环,轻轻抚摸酣睡了一个冬季的万千生命,含笑着挠挠它们的胳肢窝,小肚皮,山坡老树、沟底枯草、河里的青蛙,院里的孩童,伸伸懒腰,欣欣然奔涌而出。  木瓜杏在叶子尚未萌芽之时,已悄然萌出一朵朵粉红色的苞蕾,几分欣喜,几分拘谨,羞答答如初次吐
期刊
当我被一朵细小的雪花打湿眼眶,被一阵透骨的寒风刺痛心房时,才意识到初冬来了,金秋去了。尽管还是农历的九月,殷实的秋就去了。通常农历的九月秋是不应该去的,然而此刻天空飘飘洒洒的雪花却告诉我她的去意已决。她去的是那样的匆忙,那样的干净,以至于我都没有觉察到她的离开,还没有真正的用心去享受和爱抚她。  我深爱秋天的丰满,她在每一时刻,每一地方都能勾起男人们的翩翩联想;我爱秋的成熟,她处处都孕育和显现着丰
期刊
秋天,金色的庄稼成熟了,以光彩夺目的姿势折射出无定河畔独有的绚丽风光,我常常沉湎于这片肥沃土地的诱人景致:黄灿灿的稻穗儿簇拥午后的阳光,沉甸甸地压弯腰杆低头沉思,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海洋;坚强挺直的玉米高举红缨子乐了,像一个个战士凯旋,把荣耀和故事缀在胸前;红彤彤的高粱绽放笑脸儿,一曲酒歌在心田酿造,醉人的酡红在收割者脸上弥漫;还有那粉楚楚的荞麦,白生生的棉花,绿莹莹的白菜,黄澄澄的向日葵,红彤彤的
期刊
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沟峁粱壑间,大自然鬼斧神工衍生出一个千年村落,名曰涧峪岔。  小镇四面环山,山青水秀,神似龙形,头尾呼应,象征帝王的霸气,文化底蕴丰富,数千年来栽桑养蚕、民风淳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至此,饥寒交迫,倒在一棵桑树下,被当地好心人所救。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其他皇子。重耳为躲避骊姬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各国进行流亡的生涯,颠沛流离
期刊
各家剪出来的窗花虽然不同,但一定会有枝繁叶茂,有草长莺飞,有鸟儿展翅,有春暖花开,有蜻蜓点水,有满园春色关不住,有浓浓春意扑面而来。倘若恰逢下雪,农人们带着厚厚的棉帽,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棉鞋,站在大雪飘飞的院落,看着一窗的春天景象,仿佛在冬天里看见春天,仿佛自己已经赶着耕牛走进解冻苏醒的田野,开始播种新年新希望,脸上便不由自主地浮起暖洋洋的笑容。不知是窗花提醒了春天,还是春天提醒了窗花,当窗花贴上
期刊
佳县民歌  走进佳县,漫天都飘荡着信天游的歌声:  一碗碗羊肉一疙瘩糕,  你还说妹妹心不好。  三斤斤葡萄一袋袋枣,  小妹妹的好心我知道。  农家四月,山谷山梁山坡山洼到处是农人扶犁耕种,跌宕回环的喝牛声伴着那些山曲信天游。那原汁原味本质本真的心声,把人陶醉的情摇意荡。  黄河边的陕北佳县是民歌之乡,她古时喊山一样吼出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震撼了东方。她20世纪由农民歌手李有源唱出的《东方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