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出版rn文章编号:1000-0798(2001)01-0025-02 rn 由清华大学虞昊和黄延复编著的《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一书,已于2000年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这是一本以叶企孙的成长历程、治学经验、创业经过和半世坎坷为主线,以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为主要活动舞台,贯穿着吴有训、梅贻琦、翁文灏、顾毓NC540、周培源、赵忠尧、萨本栋、李书华、严济慈、竺可桢、饶毓泰、吴大猷、熊庆来、杨武之等等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如何创立中国科技事业,如何造就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邓稼先、王竹溪、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戴振铎、周光召、翁文波、顾功叙、傅承义等等一大批国际著名的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的大功臣以及杰出的学科带头人的全过程。由于叶企孙学识渊博、文理融通,他又同蔡元培、陈寅恪、吴密、陈岱孙、赵元任、王国维、胡适、冯友兰、张奚若等人过从密切,再加上他跟踪国际科学前沿,与一大批国际顶尖学者关系密切,这就使本书的活动空间很大,从一个侧面衬托了大师级人才只有依托整个国际学术背景方能凸现出来。rn 本书的另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叶企孙等大师的思想道德风貌。rn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叶企孙的名字之所以在公开场合被淹没以至消失,除了他的某些思想和观点不合时宜之外,最要害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熊大缜冤案”的牵连。熊大缜当年怀着火热的抗日救亡热情奔赴冀中抗日根据地,为那里的抗日杀敌事业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到头来却被扣上“敌特”的帽子并在“转移”的途中被锄奸队用石头活活地砸死,成为抗战史中的千古奇冤。叶企孙作为爱国教育家和熊大缜的恩师,在熊大缜奔赴冀中抗日期间,曾全力支援过他和他从事的神圣事业,因此埋下了祸根,“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直到80年代才宣布平反昭雪。披露这一历史事实,主要是找出“前车之鉴”以警告后人。叶企孙及其友翁文灏等老一辈科学家在万马齐喑的时日里依然做到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违心话,同样值得后人钦佩和仿效。rn 作者采集了大量日记、照片、通信、档案、访谈回忆等第一手资料,阐释这两代科学家群体不断形成的治学方略、教育思想、学术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些人中有些已不在人世,有的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rn 本书是作者献给母校清华大学90华诞的一份厚礼。我们相信,本书既会唤起长者史诗般回忆的激情,又会使年轻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rn 全书共计48万字,照片插页70面,精装,定价36.00元rn (龚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