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番茄根系的转录组分析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番茄根系的基因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挖掘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致病相关基因.对番茄根系侵染前后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到7 138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有375个上调基因,9 763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代谢以及调控途径分析,从整体上掌握了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前后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 表明当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寄主根系以后,其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代谢过程都有明显的变化.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寄主根系以后,有大量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涉及到了胞外间隙,水解酶活性,转录翻译后的修饰、焦点黏连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在内质网上加工代谢途径等.通过qRT-PCR验证了上调基因的表达趋势与测序分析结果的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准确性.上述分析为进一步揭示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8~10真叶期的三生烟草为试验材料,用浓度均为0.5 mmol/L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水杨酸(SA)喷施处理0、12h、24 h和36 h后取样,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等一系列分
IO是芯片内外沟通的桥梁,对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非常之大。本文从电平转换、输出、输入、ESD保护等四个方面讨论IO设计相关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级联电
会议
本文探讨了在系统级和模块级提高指令执行的并行度、减小关键路径延时,以提高双精度浮点乘法器的性能的优化方法;在设计中通过异常和特殊值判断逻辑产生后续流水控制信号,消
随着MOSFET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减,由器件参数本征波动引起的电路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满足6T SRAM单元的电路设计要求,本文阐述了CR(cell ratio)、 PR(pullup ratio)和V三
为了解引进多头菊品种资源在浙江的适应性以及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引种的56份多头菊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2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综合多样性分析.结果 表明,多头菊品种的表型性
本研究对上饶早梨两种品种‘花厅六月雪’(BR)和‘花厅黄皮消’(HR)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表明:在进行差异InDel分析后,共有3 682个候选基因与转录组数
4-2压缩器作为高性能乘法器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高速低功耗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4-2压缩器几种不同的实现结构,并分析了各种实现结构的优缺点;回顾了采用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移位器结构的特点,并选择部分译码的结构采用动态电路设计了一款40位动态移位器,通过对电路结构的分析与优化,使其相比同样结构的静态设计节省了超过30%的
为了弥补CPU与存储器之间的速度差异,现代的微处理器中已经广泛的使用寄存器技术。本文设计了一款有较高速度的寄存器文件。本寄存器文件设计主要有三个部分:译码电路、存储
面对日益复杂的微处理器设计,一个功能强大的中断控制系统已成为提高微处理器性能的重要途径。中断判优逻辑是整个中断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可屏蔽控制器,多级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