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zho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广播电视监管专业为广播电视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个专业有一定的人才培养规模和比较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播电视导演的专业是艺术系,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由于广播电视监督专业的快速发展,存在着坚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台编辑和监督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前言


  我国高中广播电视导演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广播和电视产业发展的变化,教育部增设了收音机和电视监督专业,首次在1998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文学类学在科的部门下设立了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追加了艺术类学科。广播电视的导演专业是戏剧电影和电视专业,设立了文学学士学位。我国的广播电视监督专业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的,不仅为广播电视行业培养了人才,在广播电视编辑和监督专业培训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新公布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电视监督专业归属的变更,配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监督对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的广播电视有必要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整理问题点,提出对策。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培养人才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有误区
  广播电视监督专业是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系统还不完善,学科理念不够深刻。在人才需求大的情况下,很多大学都在培养专业人才。如果专业的教育水平不一致的话,人才培养的方向就会被误解。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广播编辑和导演专业的门槛比其他艺术专业的学生低,不需要专业的基础。近年来,很多考生参加了高三短期训练班,参加了艺术考试大军。这直接导致了有很多专业人才,但缺少吃苦耐劳的人才。
  (二)生源质量差异大
  首先是不同类型的学生招募。关于招生的种类,现在大部分大学的艺术学部都在招募电视专业的学生。根据招生的种类,生源的质量也不同。广播电视的监督专业按一般的文理种类招募。大学生的素质很高,但是艺术学院的学生素质比较低。少数“211工程”大学招收艺术类专业,但根据大学人气和招生原则的规定,学生的质量相对较高。从艺术分类来看,进入广播电视编辑、指导领域的学生大多没有编辑、指导的专业。他们对编辑和导演没什么兴趣。因为文化课的成绩不好,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这个专业。文化考试的成绩很低,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只强化一年,可以申请电视导演的基本知识。因此,这些学生缺乏忍耐力和职业竞争力。
  (三)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陈旧
  大学学好专业,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必须拥有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资源。专业是广播和电视导演,应用专业,应进入的专业很多。设置电视监督专业的大学不符合专业设置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化的教育设备无法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媒体产业的变化,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高中广播电视编辑的专业人才培养超过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速度。但是,有些大学的教育设备不能马上更新。因此,毕业生在工作中不能使用新设备。因为他们没看过这些设备。部分大学虽然制定了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但并未对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广播和电视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求,如果没有设置合理的课程,就制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某大学转载了其他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广播电视专业教材的编写跟不上广播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由于行业的发展,教材的内容无法更新,不能写出新教材。一部分大学广播电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僵化。有些教师不能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创新培养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广播电视监督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大学只重视教学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广电局长必须在现场进行相关指导。只知道理论知识,不知道实践知识,所以工作中容易出错。要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必须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论的本质。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过程。大学在培养广播电视人才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提供能够接受市场环境的人才。
  (二)加大投入、多途径培养师资
  大学必须强化对广播电视的监督管理。根据电视产业现状和专业教育的需要,及时购置和更新必要的教育设备,支持专业实践教育所需的经费。大学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培育广播和电视的老师。广播和电视专业需要一些应用型、创新型的教师。大学以“请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适合专业教育的教师。另一方面,邀请海外的大学和广播公司的兼职教师到广播电视大学。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媒体的重要角色,广电局长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作为媒体的一部分,电视导演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看,广电监管行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作为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应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播电视监督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9.
  [2]李国伟.?融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J].?明日風尚,?2019(23).
  [3]胡凯.?中俄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4]金灿.?“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策略[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英文),?2020,?003(001):122-124.
  作者简介:
  芦婧(1989.1- ),女,回族,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助教,组宣部组织科科长,艺术学和公共管理学。
其他文献
从1840年起,每隔20年在零年当选的美国总统都在任期内或遇刺身亡或因病去世,除罗纳德·里根一人侥幸逃脱外,前7位都应验了印第安酋长特库姆塞在1811年发出的咒语。这究竟纯
摘要:伴随互联网信息普及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我国现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而互联网也成为当下社会潮流的领头者,互联网和社会各行业领域的融合亦不断深化。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的意义入手,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创新引言  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报刊与广播等媒介不同,一批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全面覆盖到数字电视、手机和电脑等智能化终端的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为了抑制严重通货膨胀,平抑物价,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利用美国提供的5亿美元援助购买黄金,试图通过以抛售黄金、举办黄金存款以及法币折合黄金存款等业务为核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官方针对在华外国宗教展开调查,其中日本领事馆扮演了重要角色.领事馆除了在调研机构和外务省之间传递情报外,还通过下属警察体系直接开展调查活动.在华日
摘要:职业高中计算机学科的技能操作能力很强,计算机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文化自信。故而提出了“预习初试、示范初探、实践展示、师生互评、养成提升”的五步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实践,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生;计算机教学;提升品格;思政文化  作为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分类很多,细分成很
摘要:传统互联网造就了企业网站在过去十年的辉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日渐繁荣,手机客户端成为多数商家开展或推广活动的主要舞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各种新型应用平台的诞生。本项目以大学生的利益为基本点,走入当代大众的生活,迎合时代特性,紧密贴合当前大众的使用习惯和消费需求。随着时代的潮流,多数客户有着自身的设计思维、设计理念但缺少设计专业技术上的支持,所以填补市场空白。推动本院学生实现专业俭学,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档案开放制度的成型与完善,档案史料已成为中华民国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近年来民国档案史料刊行和开放的新局面,无疑有助于民国史学科提升至新的境
期刊
摘要:文博领域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对于古代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是我国继续传承宝贵的历史财富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文博发展方式在日渐快速以及科技化的社会中难以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果,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文博领域的发展中对其体系进行创新才是未来文博领域发展的正确方向。文中对文博信息技术的内涵,在文博事业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利用文博信息技术对其体系进行创新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期望我国的文博体系在各种信息技术的帮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对学生发展、社会发展还是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来说,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因此,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众多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就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对策一、当前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遇到的现状问题  (一)未关注相关课程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道德以及审美方面培养。很多学校也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美育内容,希望可以通过美育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培养具有正确三观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运用美育,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首先,講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运用美育的意义;其次,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运用美誉的策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