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深入细致地剖析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困扰,吸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将从政府职能转变入手,就如何健全社保机制,提高社区整体性治理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社区管理体系方面,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 社区治理 能力
  作者简介:肖绮,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01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对政府促进社会总体安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中国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有着病态发展的模式。社区治理也由于许多原因,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扰。在社区治理的难度加大和愈加复杂的同时,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党在十八大上,将“城乡社区治理”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党和政府在大力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而保证社区的稳定,是推进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构建有效的社区治理体系在当下的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
  一、何谓社区治理
  一般认为,梅因最早提出“社区”一词,斐迪南·滕尼斯将“社区”界定为“共同体”。他认为,社区是由一些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的人组成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团体。在他的定义中,社区是能够互相给予帮助,充满着人情味与温暖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在James N Rosenau的著作 《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中,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的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治理在西方,更多的是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其组织者与管理者没有定义说一定是国家或者政府,而是一个有着共同目标,需要管理的群体即可,不需要强制力来担当后盾。在史柏年对社区治理的定义中,或者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社区治理的建议。他认为,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以及辖区单位、盈利和非盈利性的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的认同,相互合作,以最大效用地配给社区内的公共物品,满足社区的需求,优化社区的过程与机制。社区是社会的迷你版,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因此,社区的治理是国家治理最基础的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社区治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所以近些年来政府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也有了重大的进步和许多重要的成果。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关于社区治理总结和探索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经验,切实推动了社区治理的进步,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由政府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民共同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政府的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己管理自己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了社区自治以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打下了社会环境的基础。
  以下是我国社区治理的经验总结:
  1.紧扣民生动向,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
  民生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而社区治理也是紧扣民生的主题,所以社区问题以民生为关口,进行突破。一方面加大建立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抓紧行政性服务的建设,如设立区、街道办、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其他便民服务的建设。以此为突破口,加紧了城市公共服务向社区推进的力度和广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基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社区管理体制,这些大城市里的社区便民服务站覆盖率基本达到了95%以上。
  2.高度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与培育工作
  由于社会自治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社区自治的主力军之一。各种各样的“两新”组织,如社区经济互助合作组织,社区文娱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以及社区的文娱组织等,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也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的凝聚力。如2014年以来,厦门海沧区在新阳街道建立了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新厦门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内设的数字家庭体验馆、健身室、故事小屋、社区教育学院等功能室,向辖区全体新厦门人开放,为辖区新厦门人提供各类文体娱乐服务。此外,厦门政府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从台湾地区引进社工服务机构,积极将其培植为一个专业的社区管理机构,并以此为实验基地,找到新老厦门人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创建和谐社区,为创造厦门新的管理模式,学习宝贵经验。同时,希望其为海沧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高度重视社区公共文化建设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時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区文化也是社区政治以及经济生活的表现,所以,推动社区文化积极健康地向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是推动社区建设,维护社区稳定的工作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我国许多城市在近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着各式各样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切实推进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使社区的文化软实力得以不断提高。如翔安澳头通过古早渔村文化与前卫现代艺术所发生的奇妙碰撞,建立了社区文化室、图书馆、社区书院等一系列高标准建设的文体设施,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中立足自身特色、融入共同缔造的创造性探索,以及以文化引领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
  (二)新时期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的“错位与迷失”
  在实践的过程中,稳定的社区格局逐渐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的派出组织管理为基础,居民积极参与的格局。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错位与迷失”。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一些矛盾的情况。如在强调社区自治的同时,政府总会不经意的向社区下达行政指令,与减少政府干预、提高社区自治广度和深度的政策有着本质的矛盾。类似这种情况的其他问题,使得社区自治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和困难。   2.社区事务与治理权力不相匹配
  在实际中,存在着社区权利匹配混乱的情况。由于国家的执法编制的有限性,使得社区过多的承担原本该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和社会事务。每当遇到人员不足,政府的各级部门就将事务逐级往下推,最后推给社区。但是社区并不属于我国的政府单位,所以并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来承接这些事务。此外,社区的经费是由街道办下拨,其对经费的掌控能力也存在着各种限制,政府对社区的投入力度也有待加强,导致社区没有很好的经济支撑其发展基础的硬件设施。再加上对社区管理人员的权利匹配监督问题,其津贴问题管理的混乱,导致社区的发展存在着种种困难。
  3.多元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竞争严重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主要以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委员会为主要的途径。这三个主要途径的治理,分别基于社区治理,居民自治和专业治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但是这三个主要途径所代表的利益诉求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治理方针与不同的治理手段,导致这三个主体间总是会存在冲突和矛盾,社区的自治效率也因此而被制约,其代表性问题是社区治理出现失灵的状况,社区治理缺位、越位,权利滥用,治理成本高等问题也因此逐渐突出。
  4.缺少足够的社区人才
  由于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使得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存在严重不足,社区人才总量与社区工作所需之间也存在着大段的空白。基层社区的动力基础及体制机制仍需加以改进。虽然近年来由于人力资源的下沉,社区工作队伍中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学生都只是将这段工作当作自己以后工作的基石,并不会真正的投入热情到社区的管理中。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社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新的人才不愿意加入社区管理的队伍,从而导致社区管理的队伍存在的严重的老龄化。
  三、新时期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路径探究
  (一)转变政府社会职能,为社区放权
  要改变社区治理的现状,首先应从政府职能的转变入手。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社区放权,使其拥有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政府在社区自治治理的过程中,尽量扮演着引导者而不是上级的角色。另外,政府要懂得如何购买公共服务,懂得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将一些社会事务交给专业的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代为管理。这方面的例子有厦门市兴隆社区购买“博爱”社工组织的服务,试点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另外,要切实增加对社区的经济支持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加强基层执法,排查预防基层执法漏洞。
  (二)明确职责,促进全责统一,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整体性治理格局
  强化社区治理的权责统一的监督。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社区管理的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三者的性质与职能。重点针对居委会和物业管理机构。要明确各自的职责,明白物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型企业,主要经营物业管理。而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的,為维护自身权益而存在的组织,负责着社区的文化建设及社会治安,救助特困户等工作。只有明确各自的职业,做到分工明确,权责统一,才能真正的建立在党的领导下,其高效合理,管理有序的社区自治治理的整体性的新格局,推动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构建有效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提升社区治理载体质量
  要推动社区治理的效率的前进,就必须构建起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要不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的体制,寻求最合理有效的治理方式。建立社区基层党委,加强党对社区的引导和管理。组建新的社区工作站,以此专门负责社区的行政性事务,明确区分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减轻居委会的负担。建立健全社区监督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居民会议制度,引入社会听证制度的方式,设立群众听证,建立严格的政务及财务公示制度,同时,设立例会制的议事会。
  (四)健全社区保障机制,加强社区自身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保障机制,是促进社区治理以合理高效的轨道运行的保障。一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利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判断社区治理的总体方向。二是选优配强社区工作人员。强化对社区管理队伍的筛选及引进,在引进新的人员时,注重对其经验和专业性的考核,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不断强化其工作技能及专业强度。三是积极筹集社区治理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加强宣传,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四是加强居民自治宣传。社区应懂得结合新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加强对社区自治的宣传,通过积极开展志愿活动以及义工活动等,提高居民对社会奉献的意愿,从而加强居民自治的思想意识领域的建设,从内部推动社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著. 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史柏年.社区治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邹丽琼.关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 (1) .
  [6]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7]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8]史云贵.基层社会合作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公民治理”的理性路径论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3).
  [9]金太军、王庆五、叶蕾、布成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1998(3).
  [10]陈伟东、尹浩.“多予”到“放活”:中国城市社区发展新方向.社会主义研究.2014(1).
  [11]李叔君、徐蓓清.城市社区自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4).
其他文献
“巨站长出事了!”噩耗在长武县城一传开,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揪紧了很多人的心.rn在巨粉娥原居住的西关村,群众含着泪聚集到植保站打听消息.他们不相信这是事实.妇女们流着
世凯先生的《县委书记杂谈》日前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8万字的文稿,400余幅图片,沉甸甸地拿在手中读,很有分量。书名为杂谈,顾名思义,这本书主要是先生在龙山任县委书记时的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的抉择,有些企业盲目发展,过度的扩张,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积累,这些都是因为缺少先进
由于建筑工程IT项目的特殊属性,在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与协调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建筑工程IT项目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与协调在项目各阶段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一、全县林业发展现状  民和县土地总面积284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0.26%,其中:林业用地14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2%,森林覆盖率为23.5%。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66.1万m3,人均林地面积为3.7亩、有林地0.7亩、活立木蓄积为4.5m3。  自2000年以来,民和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63.6万亩,天然
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医院与患者直接沟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药房的使命已经由过去单纯供应药品转变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项目融资作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领域大中型项目建设筹资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国际性融资手段,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大型石化项目中。依据项目融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针对
生活离不开语文。谈起学高中语文,不少同学总认为语文知识太广泛不知从何下手。其实,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语文的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主要是字、词、遣词造句;在此基础上初中重点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叫酸刺、酯柳、黄酸刺、黑刺、酸刺柳,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西北五省及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沙棘为阳性树种,喜光,不耐遮荫,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抗严寒、风沙,耐大气干旱和高温,耐水湿和盐碱,耐瘠薄。沙棘生长迅速,根系发达,主根浅,但萌蘖性极强,根系主要分布在40cm深的土层内,根幅可达10多m,具根瘤菌,耐修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