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露
  
  寒露节气在每年的公历10月8日前后。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的节气,此时大部分地区渐入深秋,北方红叶染霜,南方蝉噤荷残。
  
  寒露节气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重阳节”。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与“久”同音,九九重阳,有长久长寿的含义,且秋季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古书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风上记》:“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关于重阳的诗词佳作,如王维的那首令人耳熟能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起居运动防寒凉
  寒露季节,北方寒凝凉燥,南方秋雨渐收。此时节已经不适合剧烈运动、汗出如露。
  肝肾在此时节相对弱势,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体容易被寒或湿气侵入,引起大小关节不利。所以柔和的拉伸运动最适合多风的秋季,可以在市内选择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各种自己喜欢的运动。
  每天时间不需太长,但是要养成习惯,以身体感到温暖为宜。同时“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勿冒风邪”,避风防寒,防止外感的发生。
  
  叶落秋凉防悲忧
  秋季对应五情之悲忧。寒露时节,气候渐冷,日光减少,风起叶落,因而时常引起人们心中的凄凉之感,产生悲忧的情绪,不利于身体心理的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也是这段时期养生保健的主要内容。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势利导,积极宣泄,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登高望远、弈棋书画、访亲探友等不失为保持愉悦、排解忧郁的良法。如果不幸被烦恼缠上,不妨将嘴角上翘,你会发现,心情也会逐渐随之开朗起来。
  
  霜降
  
  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前后时值霜降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天气变得寒冷,水汽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每当霜降时,我国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而黄河流域一般多出现初霜。民间常有“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无霜,碓头无糠”的说法。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时期。随着霜降的到来,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天气将不断光临,温度迅速下降。
  
  霜降节气的习俗
  谚语云:“补冬不如补霜降”,意为秋补比冬补更重要。霜降这天的民间食俗很有特色,比如以姜、枣为佐料煲羊肉、煲羊头,男女老幼皆可食用。以前由于此时鲜菜上市接近尾声,我国北方有腌菜以备过冬的习惯。现在由于种植、保鲜技术的发展,腌菜的人少了,不过由于此时温度较低,食物不易变质,菜价也便宜,还是会有人腌制些小菜用来佐餐。
  
  季秋宜淡补调胃
  中医学认为“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文补。霜降为季秋之时,与长夏同属土,土合脾胃,因此,霜降宜淡补调胃。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正如“春天吃花,秋天吃果”所言,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等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还要注意胃的保暖,食温热熟制的食物,以汤类、粥类为最宜,既营养滋补,又利于吸收,可增强体质,保持旺盛活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秋季天气干燥,胃喜润恶燥,可适当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以润燥和胃。如可将白果若干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熬粥共食。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边煮边将白萝卜切丝焯熟以备用,待米开花再煮10分钟,然后将焯熟的萝卜丝拌入粥中即可出锅,可依个人口味加入蜂蜜或白糖等,此粥具有固肾和胃、补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霜降九月中坐功
  霜降在农历九月,为避免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做些伸展和缓的运动以舒展身心。可选择一些导引术,如《遵生八笺》提倡的“九月中坐功”。方法为:清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反复5~7次,然后叩动上下颌牙齿36次,缓慢吸气并吐出,调节气息,将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复9次。此法具有和调五脏、行气利水之效,可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腹痛等疾病不适。
  
  古语箴言
  
  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气清,风暴为朗,无犯朗风,节约生冷,以防疠病。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进补养之药以生气。卦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当固精敛神。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
  ——《遵生八笺》
  九月佩茱萸,饵糕,饮菊花酒,令人寿长。
  ——《西京记》
其他文献
背景早知道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由清代名医吴鞠通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创立,是中医治疗高热症的“瘟病三宝”之一,主治瘟病高热、神昏、中风、口眼歪斜、筋脉牵引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药具有明确的解热、镇静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均具有复苏及脑保护作用,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并能显著延缓阵挛发作、明显对抗惊厥和降低死亡率。这表明该药对大脑皮层的异常兴奋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一定
期刊
案例  贝贝三岁了,不太爱理人,很少用眼睛看别人,也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只愿意独自一人在家跑来跑去、转圈圈或看电视广告;有时一人歪着头、斜着眼,不知在看什么东西,甚至无缘无故的大笑起来。  妈妈带他到同事家,一到门口贝贝就哭闹着不肯进去,怎么哄都不行。更让妈妈纳闷的是,贝贝似乎听不懂话,3岁了,问他鼻子、眼睛在哪都不会指,叫他的名字也从不应答,但是隔壁房间电视如果放他喜欢的广告,哪怕声音很小,他
期刊
自从绿豆汤走下“神坛”,绿豆的销售量逐日下降,这种传统夏日饮品似乎也受某大师的连累,被人冷落一旁了。其实呢,绿豆还是那个绿豆,营养保健价值不因为某人的吹嘘而上升,也不因为某人的退场而降低。绿豆对夏季防暑降温仍然很有帮助。    一点就通 怎么煮绿豆汤才不变红    很多人都听说,煮绿豆时,绿色的清汤防暑清热的作用最强,解重金属毒的作用也主要靠豆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以往的研究也发现,绿豆的防暑降
期刊
小编的话  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总能见到介绍纳豆和纳豆保健品的节目,而网络上一些纳豆保健品的广告,更是把纳豆的功效说得神乎其神,并总结出了十几项纳豆的神奇功效:强效溶解血栓;防止骨质疏松;抗菌、消毒;预防高血压;抑制高血糖;防止脑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调整肠道功能;抑制肿瘤;改善消化系统;抑制大肠杆菌;提高免疫力;美容肌肤等等。尤其是关于纳豆溶解血栓的“强大功效”,使得很多消费者把纳豆看成了救命稻
期刊
家被称为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但家里不太平,家人之间矛盾不断,也是人生痛苦的地方。许多人可以宽容地对待别人,却很难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孩子、伴侣、父母。  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年轻人轻率的闪婚闪离……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家怎么了?我们的家还好吗?
期刊
背景介绍    在亲子教育互助课程开始前,参加的家长们开始了随意的漫谈,他们说:  “我孩子现在很难管,5岁了,自己主意可大了!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你若是告诉他不行,马上就给你闹起来。孩子奶奶跟着我们一起生活,孩子一闹我婆婆就会说我!马上就要过去袒护,还对孩子说:都是你妈不好!”  “呦,这样不好吧。那孩子还不恨死你?”  “我们家孩子就不会这样,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了,还是挺懂事的,基本上我说什么是什
期刊
医生的话    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有的人只追求眼前的享乐,不关心未来的幸福;有的人历经坎坷,抱怨世态炎凉,放弃了寻找幸福:有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和名望,但内心仍然感受不到幸福;有的人奔波劳碌,把快乐的期望放在未来,却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今天,从西方到东方,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许多人精神迷失;“郁闷”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我们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急剧增加;多少无助的心灵在痛苦中徘徊和挣
期刊
办公族压力大可嚼口香糖减压    对于普通的上班族,周一无疑是一周之中最需要减压的时间段。现代人要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紧张时段采取简单易行的方式来放松心情,比如做做运动、听听音乐、嚼嚼口香糖等。例如,有人就想出了别有新意的减压方法,将给自己造成压力的因素,如房子、工作等,用口香糖捏成具体形状表达出来,然后再“嚼”掉,从而收到减压与舒缓情绪的效果。  嚼口香糖减压的确有科学依据。研究显示,咀嚼口香
期刊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是唯一一条面向全国,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800”免费危机干预热线服务。目前24小时开通5条咨询服务线路。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拥有热线咨询员42人,均为有精神卫生或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也更为激烈,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临床实践也显示,在由于高度心理危机而企图选择极端行为的人当中,有相
期刊
网友问:网上说即食的燕麦片营养很少了,还是煮生燕麦片好,是这样吗?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问过,到底是整燕麦粒好,还是压扁的燕麦片好?是冲泡型的好,还是需要煮的好?是泡出来不黏的好,还是泡出来很黏的好呢?    燕麦越黏稠越好    某美女说:燕麦片口感滑溜溜的,总是想从牙齿之间逃开的感觉。这种黏稠感很是让人头疼。为了吃起来舒服一点,她专门挑选不太黏的燕麦片吃。一般来说,需要煮的比速冲的黏稠,纯燕麦片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