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骨性骨代谢增高病灶的SPECT/CT骨显像特点及与CT表现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溶骨性骨代谢增高病灶的SPECT/CT骨显像特点及与CT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伴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99Tcm-MDP SPECT/CT图像,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60.52±6.85)岁,在分析骨代谢增高病灶图像特点的同时,探讨其放射性核素摄取的靶/本底比值(L/B)与CT值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21例患者中,99Tcm-MDP全身骨显像共检出111个病灶;SPECT/CT图像共检出125个病灶,其中骨代谢增高且CT有异常表现的病灶111个,骨代谢减低溶骨性病灶14个。111个骨代谢增高病灶中,溶骨性病灶占20.72%(23/111),成骨性病灶占48.65%(54/111),混合性病灶占30.63%(34/111)。骨代谢增高溶骨性病灶的L/B(11.82±6.61)低于成骨性病灶(20.03±13.24)和混合性病灶(25.42±19.51;F=6.00,P<0.05)。骨代谢增高溶骨性病灶CT值[(167.53±79.21) HU]高于骨代谢减低溶骨性病灶[(88.63±49.16) HU;t=3.345,P<0.05]。骨代谢增高病灶的L/B和CT值呈显著正相关(r=0.404, P<0.05)。

结论

在SPECT/CT骨显像中,部分骨代谢增高病灶在CT可为溶骨性改变,病灶的L/B和CT值呈显著正相关。SPECT/CT骨显像可减少漏诊及误诊。

其他文献
21世纪在人们的期盼和等待中来到了,如果说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医疗的世纪,国家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方法保证了每个人有病都能医治,那么21世纪则是健康的世纪,是养生的世纪。《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所以在这新的世纪里人们对健康和养生将更加关注,更加投入。换句话说,明白人将会更加关注健康,储蓄健康,保值健康;而聪明人则会主动争取健康,投资健康,关爱健康,为健康增值。  近年来
一、概论  (一)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等,其中电视、报纸、广播和期刊被公认为是主要的类型,结合CMMS相关信息能够发现:在城市居民影响力方面而言,四大媒体产生了层次非常清楚的地位排序。另外电视被当作第一媒体,报纸被当作第二媒体,随之為广播和杂志。但是网络水平不断提高,慢慢变作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体育信息  体育信息指与体育活动相关的
现代踢毽运动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是在整理我国民间踢毽游戏基础上经过改进、发展而成的民族体育运动。它既保留、继承了古代民间踢毽游戏的技艺特征,富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又吸收了现代竞技运动的基本特点,成为传统性与竞技性兼融的新型体育运动。  由于现代踢毽这一新兴体育项类的发展历史不长,在前进过程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探索和研究,有必要对其特点和发展历程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发现阻碍和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