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中和生物”环境科学的新概念与研究展望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pm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达峰、碳中和是责任,是使命,更是机遇和挑战.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个人投身这一事业中,共创人类可持续的未来.我国政府更是承诺,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CO2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创新推动碳中和工作,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生物”的新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辨析.从碳中和植物、碳中和微生物、碳中和动物、碳中和种群/群落以及碳中和生态系统的界定入手,深入阐述了碳中和生物的分类体系.为了自然界生物本身的碳中和功能尽可能放大或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必须大规模构建碳中和生物生态体系,包括农业碳中和粮食作物体系、低碳养殖体系、碳中和湿地生态系统、碳中和生物共生或协同体系,以及基于环境修复的碳中和体系.最后,还对碳中和生物和生物固碳的今后研究进行了建设性的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功能材料、缓释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药剂型颗粒剂焕发出新的生机,基于防治场景的省力化、精简化、功能型颗粒剂不断涌现.在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背景下,发展缓释颗粒剂是当前提高农药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且有前景的方向.本文按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分类,综述了不同类型颗粒剂的制备原理、载体材料类型、选择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缓释颗粒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农药颗粒剂的制备及载体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蓖麻LBD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组成和表达模式.[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筛选和鉴定蓖麻LB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理化性质、蛋白质保守基序、进化选择压力、系统发育树和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得出30个蓖麻LBD基因家族成员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根据LBD结构域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特征,将蓖麻LBD基因家族成员分为Class 1和Class 2两类,各有24个和6个.基因结构与蛋白质保守基序分析表明,蓖麻LBD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与蛋白质保守基序较为简单;亚细胞定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能量饲料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瘤胃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4%、8%、12%、16%干苹果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应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各组日粮体外发酵0~72 h的产气量;体外产气试验结束后,测定瘤胃液的发酵参数;体外发酵48 h测定人工瘤胃液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利用4%、8%、12%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测定饲喂不同替代比例日粮育肥牛的增重指标.[结果]4%干苹果渣组总产气量显著(P<0.05)
为开发利用盐生植物根际耐盐碱促生菌,选择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3种典型盐生植物: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碱蓬(Suaeda glau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利用培养法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耐盐碱植物促生菌.结果 表明:从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83株,其中具有固氮功能的细菌23株,解磷菌19株,解钾菌14株,产IAA细菌15株,产铁载体细菌11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细菌10株.经过耐盐碱能力检测,PJ10、HL3和HY5菌株在w(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