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丰产林造林配套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为落叶乔木,树干通直,材质优良,不仅是民用建材,还是造纸、多种板材等的工业原料,是世界上栽培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在我国分布范围遍及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是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用材树种。近年来,杨树新品种不断涌现,集约经营程度持续提高,开发利用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杨树丰产林造林技术水平,提升杨树林分立木生长量,笔者在总结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杨树丰产林造林配套技术,供栽植者生产中参考。
  一、适生环境
  杨树喜湿、忌涝,适宜温带和寒温带气候条件,在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冲积土壤上生长最好。造林地土壤有效层厚度应在80厘米以上,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次之。在山区、埠岭薄地或过于黏重、盐碱的土壤上杨树生长不良,不适宜造林。
  二、苗木培育
  1. 选育良种
  选育良种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物质基础。杨树分白杨派、黑杨派两类。黑杨派杨树生长快,树干高大通直,树型美观,无性繁殖容易,短期内能速生丰产,是营造杨树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主要优良品种有鲁林1号杨、鲁林2号杨、鲁林3号杨、L35、南林95和南林895等。白杨派优良品种有84K杨、鲁毛50等。
  2. 扦插或嫁接
  黑杨苗木主要采用扦插方式繁育。白杨苗木目前多采用在黑杨1年生苗干上应用“一条鞭芽接”方法,每隔20厘米嫁接1个毛白杨芽片,再配合扦插进行繁育,以解决毛白杨品种生根难、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插穗长15~20厘米,下端剪成马耳形斜面,上端距顶芽2厘米平截。扦插季节多为土壤化冻后的春季。苗畦宽1.2米,按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扦插,然后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对畦面覆膜保湿提地温。
  3. 幼苗管理
  萌芽后及时将幼苗掏出,四周用土压膜保湿。土壤墒情欠佳时,及时进行膜下灌水,也可随水冲肥,每亩尿素用量为8千克。当气温达到25℃以上时撤除地膜。以后随苗木生长适时锄草、松土、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苗木生长与木质化。
  4. 苗木出圃
  当苗木胸径粗度达到3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对粗度达不到出圃标准的进行平茬,再抚育1年,培育成2年根1年干苗木出圃。
  三、造林技术
  1.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原、低丘坡地或河滩地栽植。忌选盐碱、低洼积水、瘠薄、黏重地块栽植。
  2. 整地改土
  一般采用大穴整地或带状整地,进行土壤改良。平原地块进行整平,低丘坡地按等高线进行台阶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
  3. 造林方法
  杨树常用造林方法有:植苗造林、截根深栽、平茬造林、插条造林等。
  ①植苗造林法。属最常见的造林方法。将出圃的优质壮苗,按预定的株行距进行栽植。
  ②截根深栽法。又称杨树插干深栽,适于中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以及西北等北方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在1.5米左右的河滩地、台阶地,也适宜降水较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栽植沟(穴)底部再挖小穴,或用铁钎打孔至地下水位处,截去苗根,将苗干插入栽植穴(孔),深栽1.5~1.8米。
  ③平茬造林法。适于旱情特别严重的干旱、风沙地区。平茬部位为根颈以上20~30厘米,将根部连同截留的干部一起埋入50~60厘米深的穴中即可。
  ④插条造林法。适于缺少苗木、土壤干旱、气温较高、气候干旱的地区,或水热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低的北方地区。插条截自1~2年生苗干,长50~80厘米,粗2厘米以上。栽深50~80厘米,插条顶端与地面持平或全埋不露出均可。
  4. 栽植季节
  因南方与北方气候条件不同,栽培的季节也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雨较多、农事忙,较少采用春季栽植,更加适宜秋冬季(11月初至12月中旬)栽植。北方地区,多在土壤化冻后至苗木萌芽前的春季栽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更佳;秋冬季栽植宜于初霜之后苗木开始落叶时进行。
  5.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培育目的及杨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分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地空间,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价值。一般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的来确定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培育大径材(胸径28厘米以上),株行距有5米×6米、4米×8米、3米×10米等;平原、丘岭或河滩地,培育中径材(胸径24~26厘米),株行距有4米×5米、3米×6米、3米×7米、3米×8米等;丘岭或河滩地,培育小径材(胸径18~20厘米),株行距有2米×6米、3米×4米、3米×3米等。
  6. 配置方式
  林木之间的排列方式对光照时间、个体发育快慢都有一定的影响。采取适宜的配置方式,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①均匀配置。常用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配置方式。
  ②宽行距窄株距带状配置。此方式在延长农林间作年限,发挥间作对林木的抚育作用时采用。行距8~10米,株距3~4米,可间作4~5年。
  ③宽窄行带状配置。为了进一步延长农林间作年限时采用,行距12~15米,株距4~5米,可间作6年。
  7. 栽植技术
  杨树丰产林造林主要采用“四大一深”栽植技术,即“大穴、大苗、大肥、大水,深栽”。
  ①大穴或大沟。大穴规格为1米×1米×1米,大沟深1米、宽1~2米,以便疏松土壤、贮留水分和养分,促进速生丰产(据试验,较小穴增产30%以上)。
  ②大苗。即壮苗,规格为胸径3厘米以上,高5~6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1年生或2年根1年干壮苗(据试验,胸径4.5厘米大苗较胸径3厘米以下小苗,7年增产31%~36%)。   ③大肥。挖穴或沟回填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25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或过磷酸钙50千克,肥与土要拌匀,以防烧根。
  ④大水。造林后及时灌透水沉实根系土层,在贮水的同时保持苗木地上、地下水分平衡,以利生根、成活。
  ⑤深栽。黑杨派苗木适宜深栽,既抗倒伏,又可产生多层根系。深栽程度一般为:在砂壤、轻壤等通透性较好的土壤上深栽60厘米以上,黏性土壤深栽40厘米左右即可。白杨派苗木一定要浅栽,栽深以30~40厘米为宜。
  四、病虫防治
  杨树丰产林造林初期的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实行人工物理方法、生物技术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杨树抗病虫能力。
  1. 病害防治
  ①叶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白粉病、杨叶锈病等。防治方法:主要采取清除侵染源和喷药防治措施。消灭初侵染源:早春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冬季清除病叶、剪除病枝集中销毁;发病季节可喷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
  ②干部病害。主要有大斑溃疡病、水泡型溃疡病等。防治方法:常采取增强树势和喷药防治措施。缩短出圃至栽植时间间隔,加强栽培管理,涝排旱灌,增强苗木长势;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喷树干。
  ③根部病害。主要有冠瘿病等。防治多采取改良土壤、切除病部和喷药的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避免苗圃重茬,或轮作2年以上;苗木栽植前,先用农杆菌悬浮液或泥浆浸蘸苗根;栽后生长期发现根部瘿瘤,用手锯切除,再用10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土霉素进行伤口消毒。
  2. 虫害防治
  ①叶部虫害。主要有杨黄卷叶螟、杨雪毒蛾(柳毒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茸毒蛾、杨扁角叶蜂、麻田黄刺蛾等。防治方法:产卵期,人工摘除有卵的叶片,及时铲除虫源株;初孵幼虫期,人工摘除群集幼虫的叶片或用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5%甲维盐·灭幼脲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发生期,林间设置黑光灯或性诱芯诱杀。
  ②干部虫害。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杨干透翅蛾等。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早春发芽前结合修剪及时清除虫枝、虫源木,并对2米以下的干基涂白,防止成虫在主干上产卵;成虫盛发期(羽化集中期),人工捕捉成虫,或利用灯光、性诱芯诱杀成虫,或用8%绿色威雷200倍液(其他杀虫剂也可以)喷树干药杀成虫、卵及初孵幼虫,每隔15~20天1次,连喷3次;幼虫期用磷化锌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内,或用内吸性农药在为害处涂刷环状药带,毒杀幼虫。
  ③根部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防治方法:成虫活动期,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蝼蛄成虫,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成虫;或将麦麸、豆饼等炒香(或煮至半熟)拌上农药,做成毒饵撒于林间诱杀成虫、幼(若)虫。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75号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702室区林业局 邮编:261200)
其他文献
随着宠物疾病的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辩症施治”的中医治疗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被宠物医师看重并得到积极应用。辩症为中医所长,与西医相比中医把病和动物有机体看成
耕地地力是耕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全面准确地摸清耕地地力状况,有利于加强耕地合理开发利用、改良和提高耕地地力、科学合理施肥、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科学施肥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稳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猪寄生虫种类很多,达六十余种,有寄生于体内的,也有在体外寄生的,是一种普发、多发病。寄生虫除直接危害猪体外,还能传播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和猪附红细胞体等疫病,造成的伤口易继发感染疾病。猪感染寄生虫病,对其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不可小觑,养殖场须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一、种类与危害  由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差异,不同地方、不同寄生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发生较普遍和危害较重
近日,安徽省丰宝种业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安徽(合肥)水稻全程机械化高峰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担任主讲嘉宾,来自上海、浙江、湖北等省市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知名种企的近350余人参加了活动。  近年来,丰宝种业始终致力于推进水稻輕简化栽培进程。早在2000年左右,他们就敏锐捕捉到水稻生产新的发展趋势,先后自主选育了能够直播、适应轻简化栽培的宝旱1号、宝两优6号等十多个优良
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叙述了当汽车门拉手的中空体积大于20%时,模具溢料槽、气针的优化设计和批量生产的工艺控制。实际生产表明,采用这种特殊的气辅成型
牛外伤性角膜炎是因异物损伤角膜所致,如饲料芒刺、沙粒等进入牛的眼内;有时放牧进入树林,受树枝刮擦,损伤眼角膜;或鞭打、绳索摩擦;或吸吮线虫和混睛虫等寄生虫病等,都可直接引起结膜损伤导致角膜炎。  一、诊断要点  1. 浅创性牛角膜炎   大多为角膜表层损伤,从侧面观察牛的眼睛,仅见眼结膜表层上皮剥脱并出现伤痕;角膜呈弥漫性混浊,无镜状光泽;眼角膜周围有许多小的毛细血管增生,呈树枝状密布在眼角膜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