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是构建与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心理健康的保证,如何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职工心理疏导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与思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心理疏导;探索思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7-0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长期身心劳累疲惫,其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心理问题增多。如何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和谐的劳动关系,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医院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现实课题。
  我们的做法是:
  1 依托信息平台,掌握动态积极疏导
  1.1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掌握职工思想动态 一是通过医院 “院长值班月”、“领导接待日”与院长热线电话,听取职工意见,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二是通过工会职代会、院情发布会、职工议事会,以及召开各种对象参加的职工座谈会,直接听取、收集情况,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三是通过网络信息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内网留言簿的作用,收集职工意见,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1.2 分析职工思想动态,分层次进行重点疏导 一是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疏导,帮助新职工认识医院发展特点及其卫生行业个性特征,让新职工明确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二是对业务骨干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疏导,通过教育疏导,帮助业务骨干以良好的心态与职业道德,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三是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价值观”疏导,倡导“仁心仁术、博学博爱”的价值观,稳定核心团队,服务病人,造福一方,推进医院与社会、医院与病人的和谐。
  1.3 关心职工心理健康,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一是建立职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对专业机构明确诊有心理疾病的职工,人事部门进行备案。二是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提供政策咨询、专家服务、阵地保障等。三是凡参与心理健康干预工作的人员都应做好保密工作,对其相关信息予以保密。
  2 依托文化平台,正确引导释放压力
  2.1 引导职工融入医院建设发展 一是对医院精神、服务宗旨、发展理念等进行学习宣传,丰富医院文化内涵。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医院建设,让职工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从每一个环节、从一个细节上履行医务人员的承诺与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三是引导职工投入到医院开展“党员一面旗”、“感动一医”人物、科技创新旗手评选等竞赛工作之中,让职工在劳动竞赛活动中丢掉郁闷,获得快乐,收获喜悦。
  2.2 引导职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一是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职工每年培训2次以上。二是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让职工与管理者正面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倾泄烦恼,解除心中的疑惑,缓解职工的心理情绪。三是让职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释放压抑,保持心理平衡。
  2.3 引导职工参加文化体育活动 一是认真策划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荆江之春”、“荆江之秋”职工联欢会、5·12护士节晚会、职工乒乓球比赛、职工羽毛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支持职工文体沙龙等社团活动,鼓励职工通过“兴趣小组”,自娱自乐;三是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适当的调节心理困惑,减轻心理压力。
  3 依托管理平台,制定措施主动干预
  3.1 日常工作抓规范 一是医院成立了成立医院职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二是明确了工作职责,出台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的计划与措施。制定了《职工心理危机处理应急预案》与《职工心理危机处理工作流程》。三是建立职工心理危机保障机制,发挥心理咨询门诊与专家组的作用,医院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敏感时期抓防范 一是在医院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前后,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预先进行控制,确保职工思想的稳定,确保重大改革方案能顺利实施。二是在重大人事变动之前,提前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安定团结。三是在季节性变化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等敏感时期,要求医院职能科室及相关科室要关心疑似心理疾病的职工,主动沟通,加强防护。
  3.3 部门合作抓落实 一是抓职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积极选派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学习,并有计划地对全院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二是建立院科两级工作联动机制,医院工会、人事、医务、护理等职能科室与全院各科室积极配合;三是对专业机构明确诊有心理疾病的职工,人事部门进行备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落实政策。
  实施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的理念,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运用这一新的理念促进医院和谐发展,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只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切实维护职工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健康教育;结核病防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6-01  结核病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多发病,是影响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国约有近600万结核病人,约占全球病例的1/4,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肺结核。我市自2001年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以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达85%以上,各项成绩的取得,除了严格管理,规律服药外,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县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趋势及与肥胖(超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来我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1500例,对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比较。结果 脂肪肝的患病男女间有统计学差异(X2=19.89,P<0.01),40-49岁发病率明显高,脂肪肝组并肥胖(超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县应大力开展脂肪肝预防的健康教育,从而使人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遵义市麻风病人生存状况,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救助措施。结果 调查病人960例,外迁31例,失访155例,死亡115例,存活659例。存活病人中Ⅰ级畸残77例,Ⅱ级畸残218例,无残疾364例。结论 麻风病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实现麻风病人与社会融合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麻风病人;生存;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3-01  为了解遵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在婚前医学检查中肝脏性疾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2012岱山县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男女共检查4339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93例占11.36%男性占63.08%,谷丙转氨酶升高567例占13.07%男性占83.07%,脂肪肝254例占5.85%男性占93.70%,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苏州地区牙体牙髓科门诊患者就诊原因分析。方法 选取2011.9——2013.5我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1022例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就诊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情况。结果 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为疼痛、牙齿修补、食物嵌塞。结论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就诊原因;口腔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期刊
【摘要】 为了了解不同的健康指导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19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健康指导,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等方面获得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个性化;健康指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5-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
期刊
【关键词】 医院安全精细化管理;思考;实践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4-01  医院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是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后勤安全保障工作是医院医、教、研等工作的重要支撑,其精细化管理也是必然趋势。我院后勤保障部门涵盖总务科、安全保卫科,主要承担全院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任务,因此,如何抓好安全保障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好事前预防、超前控制,是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总结90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管理的45例为观察组,常规社区卫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4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分别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6.51±0.8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平均值(7.82±0.41)mmol/L,三酰甘油平均值为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中心注射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对中心注射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服务的提高,对改善前后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在患者等待实时间、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巡视间隔、患者满意率的表现上,均优于改进前。结论 持续性质量改进在中心注射室应用中,护理质量呈平稳上升趋势,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持续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了推进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更好地开展,探索慢性病社区干预的新模式,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干预管理效果,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抽样法,选取辖区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人,调查干预对象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情况、疾病控制率和对管理效果的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测量结果均比干预前有所以降低,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3 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