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超声水解法制备Sn(OH)4水溶胶,在甲醇、甲醇/乙醇、丙酮3种不同共溶剂的条件下,与聚醋酸乙烯酯(PVAc)混合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VAc/SnO2杂化纳米纤维。通过对纤维形貌观察、傅
【机 构】
: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超声水解法制备Sn(OH)4水溶胶,在甲醇、甲醇/乙醇、丙酮3种不同共溶剂的条件下,与聚醋酸乙烯酯(PVAc)混合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VAc/SnO2杂化纳米纤维。通过对纤维形貌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研究不同品种溶剂对杂化纤维成形的作用以及添加SnO2对PVAc纤维热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甲醇/乙醇混合溶剂的PVAc/SnO2体系最稳定;Sn(OH)4的加入明显改善了质量分数为8%的PVAc纳米纤维形貌,纤维粗细均匀,光滑,无竹节;PVAc与SnO2之间具有氢键作用,Sn(O
其他文献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的聚砜(PSU)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图分析溶剂、溶液质量分数、纺丝距离、电压和流量等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DMF溶剂中添加丙
为制备组织工程血管支架,以丝素蛋白(SF)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具有三维结构的收集模板取代传统的二维平板作为静电纺丝收集基板,构建丝素/PBS血管支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丝素蛋白/硅酸钙复合纳米纤维。XRD和FT-IR分析表明,复合纤维材料中丝素的结构以SilkⅡ为主。复合纤维的直径为200~400 nm,孔隙率约为78%。水接触角实验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进行表面亲水改性。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材料的化学结构以及工作气体的种类,探索其对材料表面水接触角和过氧基
在磷酸钙骨水泥(CPC)中加入不同性状丝素蛋白可改善其力学性能,为此,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研究材料的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态,用排液法测定材料的孔隙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