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思政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高职计算机课程融入思政政治教育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政政治水平,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技能。鉴于此,本文对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思政进行了探讨,以期所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课程思政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后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除了思政政治课堂这个主渠道之外,其他课程也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一直受到广大高职学生的喜爱。计算机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计算机教师侧重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很少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尽管部分教师也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但不知道如何具体开展,导致计算机课程思政的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高职计算机课程 覆盖面广,包含大量的思政教育内容,只要教师善于挖掘,积极探索计算机课程思政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范式,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二、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思政的体现
  1、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计算机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关于思政的元素,这些元素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结合比较紧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计算机教师在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时,可以告诉学生我国很早就发明了“算筹”,这可以算作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纪录片。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这是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完全自主研发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坎坷路程。[1]
  2、弘扬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成为现代职业价值衡量的标尺。工匠精神包括敬业爱岗、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更要有工匠精神。2019年,华为公司面对西方技术封锁的不利局面下,依靠七百多名数学家、八百多名物理学家以及一百二多名化学家和六万多名工程师的不懈努力和孜孜不倦,终于研发出麒麟芯片。[2]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科技工作者的工匠精神。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和学习的。计算机教师可以从学生们最常见的智能手机入手,潜移默化的介绍这种宝贵的工匠精神。
  3、结合实践操作
  高职计算机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一学期,这个阶段的高职学生刚刚入学,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成熟,正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高职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但普遍排斥说教,喜欢动手操作。计算机课程中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将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实践操作中。学生学习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处理软件后,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掌握文档编辑排版、数据处理展示等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熟悉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Word软件制作宣传册,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成就。[3]也可以让学生利用Excel 中的RANK 函数,对刚刚过去的奥运会进行奖牌榜的排名统计。学生完成上述的操作,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同时,就已经接受到了思政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使命感。
  三、高职计算机课程思政实施的注意事项
  1、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如果教师将思政教育内容生搬硬套计算机教学中,会起到喧宾夺主的副作用。不仅起不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学习,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为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计算机教学的规律,结合授课大纲,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建立一种具有共性的内在的共生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潜移默化起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需要计算机教师事先做好思政元素的资源库建设,把自己日常教学中接触和挖掘到的思政元素资源增加到资源库,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灵活选择和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2、注重思想教育的趣味性
  计算机课程思政并不是将政治课搬到计算机课堂来,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我们提倡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思政教育要有趣味性。一是在素材选择多样化。计算机教师在准备思政素材时,尽可能选择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形式,多样化的素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二是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计算机教师要灵活采用微课、慕课、小组讨论、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3、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思想素质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效果。高职计算机教师普遍学历较高、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但很多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不熟悉,导致课程思政的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作为高职计算机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能够准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找到专业知识和思政政治的结合点,实现思政元素与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4、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与专业课学习不同,课程思政的效果难以进行准确的量化,需要我们从多主体、多角度入手,全面、综合的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一是教师层面的评价。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评价自己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起到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学习效果。二是学生主体的评价。通过访谈和调研,征求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见,为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三是第三方评价。通过公开课、集体备课、示范课等形式,教师们一起把脉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集思广益,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万慧琳.工科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2020(12):87
  [2]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8):4-8
  [3]史二颖.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 (1):284-285
  作者简介:
  刘志强(1978.04-),男,江西省抚州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校园信息化管理、网络安全及设计。
  叶敏(1980.10-),男,江西省抚州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从事医学微生物、免疫教育多年,對高职生的医学微生物、免疫教育颇有经验。
其他文献
白血病发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美国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预计2008年美国新增白血病患者可高达44 270例,而同时有21 710例白血病患者死亡.在中国,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4.7/10万,被列为十大高发性肿瘤之一。
期刊
摘要:今年的七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提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得大家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这样一种自信越来越强烈,从年初走红的《唐宫夜宴》到爆红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再到近日引发关注的电影《长津湖》,无一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t(11;14)(p13;q11)染色体异常主要见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发生率为5%~20%,而在非T细胞恶性血液病中罕见.新近我们发现1例伴髓系抗原表达的B细胞ALL患者伴有t(11;14)(p13;q11),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耐药逆转的作用.方法 将HMGB1基因特异性干扰RNA(HMGB1 siRNA)导入K562/A02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HMGB1基因在转染前后的表达;WST8法检测阿霉素(ADM)对转染前后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
目的 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的作用,观察PHI对Molt-4细胞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克隆抑制实验观察PHI对Molt-4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HI诱导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观察PHI作用后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酶、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状态的变化.结果 PHI可上调Molt-4细
摘要:网络营销是基于当前信息化大背景的产物,具有门槛低、接触面广、受众多、营销成本低的特点。符合我国关于大众创业指导思想要求,也成为了很多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选择之一。本文针对高职商科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立足于高职院校独有的资源,试图构建"导引课程+成长课程+项目课程"三步课程来培养商科专业学生网络营销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商科专业;创业创新;网络营销  一、高职商科专业学生网络营销能力
期刊
随着恶性淋巴瘤患者总生存期延长,继发性肿瘤发生率逐渐增加.在血液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继发实体肿瘤亦有报道,但大多数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与胃癌同时或先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胃癌共存文献报道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滤泡性淋巴瘤与原发性胃癌同时存在的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作一报道。
期刊
患者,男,57岁,因反复皮肤红斑2个月,加重伴发热、乏力1周于2007年7月6 13人院.查体:体温38.4℃,重度贫血貌,左下肢股部可见3处圆形皮肤红斑,直径约3 cm,边缘皮肤红肿,中央有水疱.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及.血常规:WBC 2.49×109/L,Hb 63 g/L,BPC22×109/L.红细胞沉降率:40 mm/1 h.C反应蛋白:31.70ng/L.骨髓细胞学
期刊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一种,人们认识该病已有70年的历史.按欧美5国对ET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为0.59/10万~2.53/10万,近20年来发病率增加了3.2倍,这与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普遍应用,较易发现无症状的患者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实际发病数的增多[1].近年来,对MPD(包括ET)发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