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发展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企业人力资源长期管理中,会形成合理系统的工作方式,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培养模式。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现状,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增强培训管理的时效性,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模式,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模式;创新
  员工培训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通过长期的员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人力资源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应该结合企业内部决策环境与外部变化环境,构建具有特色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时效性,培养出现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育培训现状及分析
  大多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产业,人力资源相当多样化。在当今时代中,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普遍提高,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人才的严格要求。大多企业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主要有6种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常见的六种培训模式
  通过分析图1,企业大多采取在职培训方式,不断更新职工自身技能,在不影响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其培训模式不断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企业中实施非在职培训方式,比如短期课程培训、邀请专家进行培训等,其优势在于灵活性比较强,拓展培训面,降低成本支出等。
  1.1培训理念和指导思想缺乏合理性
  大多企业领导者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相当注重专业技术人员,认为教育培训会消耗很大的资源,偏离了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违背人力资源培训的要求,降低不培训员工的整体素质,降低企业生产效率等。员工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源,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到人力资源潜在的培训价值,才能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培养优秀的企业人才,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2培训方式单一,培训体系失效
  培训体系包括的内容非常系统化、多样化,包括: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但是经过调查表明,大部分企业没有进行分析培训需求,仅建立短期目标,缺乏长期培训目标,培训比较随意,培训内容陈旧落后。落后的短期课程培训、授课及个人指导,其方式过于单一,培训内容大多为理念化课程,培训内容的主题局限于“战略”、“激励”等方面,培训结束后,员工回到各自的岗位,没有落实跟踪指导工作,缺乏长期的培训效果评估。
  1.3缺乏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投资过少
  培训工作最关键是进行培训全过程监督、系统化的培訓效果评估等。但是一些企业管理者很少到培训现场进行指导,对培训过程完全不过问,缺乏严格监督制度,无法重视后期培训效果,导致员工在工作技能、行为、态度等方面无发生显著的变化,员工对再次接受培训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培训费用支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些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综合竞争实力,加上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培训定位不准确,造成培训管理落后,消耗大量的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创新模式
  2.1创新培训观念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中,大多都是过于注重技能与知识培训。目前,大部分企业都相当重视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正确认识到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教育培训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态度与自我发展,不断构建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切实企业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培训模式的选择,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选择合理的培训时间、培训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开发人的潜能与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创新教育培训战略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作为投入资金比较大的职能。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才能创造更高的经济回报。在创新教育培训战略过程中,首先可以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纳入各层次人力资源的培训目标,定位实际的企业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不断完善培训工作模式,综合考虑企业和参加培训者的需求,使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结合企业工资、福利、人事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3借鉴先进的培训模式
  目前,企业培训模式日趋多样化、功能化、系统化,可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技术以及手段等。比较先进的培训方式包括:教练式、菜单式、模拟式、讨论式等。结合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特征与规律,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在人力资源培训中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保证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拓展培训面,促进培训模式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2.4创新培训激励机制
  培训激励机制包括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构建学习型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不断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大部分企业无法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导致员工无法保持教育培训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可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劳动合同管理、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创新培训激励机制,改进培训手段,内容、待遇等方面,使企业人力资源更加丰富化、高层次化、全面化,充分发挥培训激励机制作用,维持企业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高效、平稳发展。
  2.5创新培训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培训中,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建立与完善先进的培训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制度内容应该更加灵活化、人性化,增强管理的时效性,强化企业管理整体功能等。不断创新培训管理制度,让企业员工做到有章可循,加强培训证书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之间的相关性,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使企业管理岗位的竞争更加开放化,为企业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2.6创新培训质量管理
  培训质量是培训的重要体现,不断增强IS010015培训质量体系标准的执行能力,保持循环渐进的培训方式,使培训行为更加规范合理,评价标准更加科学、符合企业实际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培训质量。同时,最重要把握的环节体现如下:进行分析与调研培训的需求;选择合理的培训方案,进行全面的设计策划;组织有序高效的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反馈全面合理的培训效果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回报率极高的风险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为了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最关键是掌握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此环节,不断建立与完善培训机制,整合与优化培训,加强培训观念、教育培训战略、培训模式、培训激励机制、培训管理制度、培训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让企业在发展中获得不竭的驱动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创新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1,24(7):123-124.
  [2]张荣.教育培训细节的注重对教育培训创新实现的意义分析[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37(6):195-196.
  [3]唐燕.浅谈创新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理念,促进企业效益提升[J].魅力中国,2012,12(35):101-102.
  [4]周凤珍,马全中,王乙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创新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23):108-109.
  [5]何菊莲.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9.
  [6]袁亚珍.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方案实施[J].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10):7-8.
其他文献
容桂特大桥是伦桂路工程用于跨越容桂水道的特大型桥梁,是伦桂路施工的难点和关键节点工程,主桥桥型为独塔单索面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根据桥型特点,主桥主跨钢箱梁和主塔采用
胆结石的定义rn结石是一种包括黏液、胆色素、胆固醇等胆汁分泌物质的典型混合物.在这些混合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就容易形成胆结石.其中,基因、民族、性别、年龄、肥胖、
期刊
针对π形主梁的结构特点,以乌江特大桥为例,对牵索挂篮止推器、反顶轮、张拉机构、顶升机构等辅助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传统设计对主梁施工进度的影响.
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有些家长想为孩子改善起居条件。婴幼儿生长发育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不好,往往会适得其反。人们常说:“要想宝宝健康,起居务须得当。”这里,谈谈幼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单壁有底钢套箱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钢套箱整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对钢套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同时,钢套箱的受力状况有明显改善,用钢量
【摘要】兴趣是小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动力;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1-0122-01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而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
本文介绍了基于听觉模型的PESQ(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客观音质评价方法。它适用于更宽的网络环境,包括模拟连接、编解码、包丢失和时延变化。 In this
我省广大农村贫下中农每当蚊虫密度增高的夏秋季常用艾、蒿野生植物烟熏驱蚊,减少蚊虫叮咬,推想此等野生植物对蚊虫许有熏杀作用。为肯定艾、蒿等野生植物是否具有熏杀蚊虫
研究者发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表明,背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久坐,其危害远比举重物更厉害。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背部疼痛或由背部疼痛引起这儿那儿的疼痛
麻风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麻风杆菌。人们从许多古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麻风的论述。目前麻风仍然存在于世界六大洲,根据196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