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思品课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发展学生思维、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
  【Abstract】Use of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to develop students' thinking, intelligence, 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students good quality of thinking and habits of mind, teaching a multiplier effect.
  【Key words】Ideology and morality;Theory and practice;Be lively and vivid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就必须采取一定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展示,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发展学生思维、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都在用旧的模式,那些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固然是一种被动的教学模式,这就让上思想品德的教师的劳动难以得到学生的承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投入多,可是收到的成效却非常的低。
  怎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总结归纳:
  一、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一)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多思”。
  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让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
  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我为老师画像”时,让学生从老师的外貌和个性方面来描叙老师的特点再组织学生猜猜所描述的是哪位老师并补充他(她)的相貌和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竞赛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描述的老师最形象最逼真。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
  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我的做法仅仅是抛砖引玉。
  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地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徑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问题;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村寨、家庭进行走访,进行社会实践体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理念的培养。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而且练习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三、课堂生动活泼,加强教学的情趣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思想品德本身抽象性、逻辑性很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讲究授课的艺术。
  (一)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
  教师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而应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教师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政治观点。
  (二)理论分析可借助例证名言。
  教师讲授理论观点时,可从有趣的例证讲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等。都包含着或直接表现着精深的哲理。通过例证名言的分析,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理论情境之中。
  (三)教学手段应多种多样。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看图解意,图表分析、实物实验、小品表演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看、思、说、演多种器官的并用中,学懂、记牢。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上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更应是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处理应用。只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从根本上改观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面貌,使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其他文献
一、以读为主,淡化讲解  诵读是小学生感受作品语言,感悟诗歌情意的最佳方法。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阅读作品,沉潜其中,涵咏品味作品意蕴。然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由语言到内容,感悟诗文的情意。读的目的是为了体悟作品内在的情感,而对作品内在情感的体会又会反过来促进诵读的效果。因此诵读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意蕴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感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才能读出感情来。  
期刊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重,课堂教学若长期单调固化,孩子们易产生厌腻情绪。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各有利因素,活化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读文品字,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激活;提高  上学期本人接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使用教材为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我根据课标要求,在课文的教学上以完成识字教学,阅读教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谈了自主學习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法;特点;程序  面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旧的历史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能
期刊
语言的学习基础是词汇,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怎样才能显现呢?  一、利用读音规则,掌握单词拼写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类一类
期刊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寬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育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
期刊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高中物理学科是学生反映学习最吃力的学科,针对这种情况,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我经过二十年来一线授课得到一些经验和感悟,从指导学生学法的角度来阐述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期待对指导学生高效学习能有所帮助。  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识  我把学生学习效果分为“懂——会——真会”三个层次,其中:  “懂”:听得懂,说明智力可以。  “会”:能独立,一次性完成所学内容,并讲给别人。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低效或无效的操作,对教学只能起着事倍功半的作用。本文从盲目开展活动,操作目标不明;学具准备不当,操作流于形式两种现象进行透视分析,从中找出对策。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操作;透视与思考  “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有趣的操作,成了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这些操作有的只是表面活跃,教学实效低下,有的甚至属无效操作。笔者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机。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本文对农村初中课程改革在实施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现状,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对策研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虽
期刊
初中文言文,既是经典,又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此,我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初探。即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自主阅读教学。所谓自主阅读教学,并不是抹杀教师的作用。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文言文中很多的语法以及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文有很大的区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要不要预习再次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现在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数学学习没有必要预习。因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了解了解题方法,知道了结论的推导过程,使课堂失去悬念和新奇,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二是认为预习很有必要。预习是学生的一种独立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心理准备过程。随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