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腹生子”埋祸端,发明家的半路婚姻血腥谢幕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年前,被誉为节能发明家的张广达和女白领周丽洁结为半路夫妻,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12年后,他们的婚姻会血腥谢幕。而这个悲剧的祸根,竟然是周丽洁本人亲手埋下的:为了帮助丈夫“借腹生子”,她亲自找来数名代孕女子,结果丈夫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她荒唐的宽容之举却让丈夫从此变得放纵,他们的生活也从此失去了安宁。爱变成了恨,女也以投资为名,让丈夫的一百多万流动资金化为乌有;丈夫恨她到了极点,直至2008年5月1日凌展。对她痛下杀手,并抛尸废井……
  
  “借腹生子”让发明家丈夫花了心
  
  张广达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一个农民家庭,中专毕业后在东海县一家机械厂工作。张广达头脑灵活,也很能干,从一名普通技术员一直干到一厂之长。1986年,张广达辞去厂长职务,自己创办了一家节能研究所,专门研发推广节能环保型蜂窝煤技术。1993年,他的发明获国家专利,并获得“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交易会优秀奖”,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把他誉为具有超前意识的节能发明家。
  张广达参加工作后与当地一个农村姑娘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取名张小川。他常年专注于工作和发明,与妻子没有共同语言,缺少沟通。1995年,他与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妻子离了婚。已经成年的儿子对他心存怨气,选择跟母亲一起生活。1996年春,离了婚的张广达与周丽洁相识。
  周丽洁在常州一家纺织企业做管理工作,比张广达小10岁,她皮肤白皙细腻,身材丰腴适中,颇有江南女子的韵味。她也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有一个儿子,离婚后随男方生活。张广达认为,周丽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而周丽洁觉得张广达既是个发明家,又是个实干家,经济上也有一定实力,与他共度下半生是个不错的选择。两人一拍即合,1996年6月,周丽洁办理了内退手续,只身从常州来到连云港,与张广达组成了一个新家庭。
  婚后一段时间,两人的日子过得安宁和美。事业上,为把发明专利推向市场,可谓夫唱妇随,齐心协力。亲朋好友都说张广达找了个既能干又贤惠的好老婆。
  然而几年过去了,有个问题显露出来:张广达嫌前妻生的儿子跟自己不亲,一直想再要个孩子,而周丽洁因子宫做过手术,加之年龄偏大,经医院检查后,已基本上没有怀孕生育的希望。
  随着张广达想要个孩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周丽洁因不能生育而产生的负疚心理也越发加深。为了实现丈夫的心愿,周丽洁思量再三,想到了“借腹生子”这一招。
  张广达为妻子的理解和宽容大为感动。两人商量后决定,由周丽洁物色代孕人选,接回家与张广达同居一段时间,如代孕女子怀孕,就让她在家里保胎静养,直至孩子生下来,再给她一笔钱打发了事。周丽洁保证,对代孕出生的孩子,一定视如己出,全心全意抚养成人。
  “借腹生子”的计划商定后,周丽洁便四处物色,半个月后,她把一个20多岁的女孩领到家中。张广达起先还觉得有些难堪,但周丽洁坦然自若,对丈夫说:“我已经跟人家谈好了条件,你这个时候就不要犹豫了。”
  妻子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张广达心存感激,一股从未有过的刺激在胸中燃烧,当晚他就和代孕女子住到了一起。但是,两个多月下来,女孩并没有怀孕迹象。周丽洁怕两人日久生情,给了女孩子一笔补偿费,果断地把她请出了门。后来,周丽洁又先后联系来两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子,分别与张广达同居数月,最后都无功而返。
  周丽洁接连找来的三个女孩都没能跟张广达怀孕,问题看来是出在张广达身上。他折腾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是他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周丽洁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做了最大的牺牲,丈夫也应该死了那份心,回到自己身边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周丽洁始料未及。在与几个年轻女孩同床共枕之后,张广达的心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他实际上早已意识到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了,但跟年轻女人在一起的诱惑就像染上毒瘾似的让他沉湎其中,欲罢不能。他根本没有兴趣再回到已是半老徐娘的老婆身边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张广达开始在外面寻花问柳。除了跟女人在外面厮混,有时即使周丽洁在家里,他也会大摇大摆地带着年轻女人回家过夜。
  面对张广达如此放纵,周丽洁劝说过,阻拦过,甚至以死相逼,但张广达充耳不闻。张广达把心理扭曲的责任全部推给周丽洁,他说:“当初是你找女人来把我拉下水的,现在付出代价也理所当然。”周丽洁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惟有无尽的悔恨。
  夫妻间原本一层还算温情的面纱一旦撕去,剩下的就是赤裸裸、无休无止的对骂和冷战了。
  
  夫妻反目毁了感情和家业
  
  早在1998年5月,张广达为推广自己的节能技术,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城郊投资110万元,创办了一家新型节能煤球厂,经济效益很可观。不久,张广达将煤球厂和原有的节能研究所合并,成立公司,让周丽洁担任办公室主任,并掌管财务大权。在后来的几年里,周丽洁协助丈夫,操持公司里的事务,为企业的发展出了不少力。
  但是,随着“借腹生子”计划的失败,随着张广达的心越来越野,婚外情越发放纵,夫妻问的矛盾越来越大,争吵不断升级。如此一来,周丽洁对张广达的感情荡然无存,对他的企业也不愿出力了。她迷上了麻将,有时候白天黑夜,鏖战方城,一连几天家都不回。张广达对此很是反感,曾想把她的财务大权收回来,周丽洁却有意跟他作对,吵来吵去就是不交权。
  半路夫妻发展成这样,年过半百的张广达开始反省自己,惦记起前妻及前妻所生的儿子。“借腹生子”的梦想破灭了,如果张小川能回到自己身边,他的事业也不至于后继无人。于是,2005年前后,张广达多次跟前妻和儿子做工作,张小川终于跟他冰释前嫌。为了锻炼儿子,张广达还把他安排在煤球厂搞销售工作。对此,周丽洁虽然表面上没有过多反对,但心里其实非常不满。
  2007年6月初,张广达到北京、山西等地出差。周丽洁利用掌管财务之便,把公司里的120万流动资金转到了自己名下,随后,她又把这笔巨款汇给一个叫王太奕的人,与他合伙做期货生意,结果,王太奕在得到120万巨款后,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月后,张广达出差回来,打算调用资金,这才发现账上的钱已经一干二净。
  张广达气得暴跳如雷,追问巨款的下落。周丽洁这才吞吞吐吐地交代了她和王太奕从认识到被骗的经过。她说是在麻将桌上认识王太奕的,这个人出手大方,做事爽快,颇有山东汉子的大气,所以当王太奕劝她投资期货生意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本想用这120万元资金打个“短、平、快”,赚到钱后再把本金还回账上,没想到王太 奕拿了钱后,就再也不见踪影。她也是懊悔不已。
  张广达不相信妻子的话,他说周丽沽一定是预谋已久,把这笔钱转移走,她是不想跟他过下去了,成心搞垮他的企业,并把周丽洁带到公安局经侦部门报案。他认定妻子在感情上已经背叛了自己,跟那个叫王太奕的骗子关系不清不白,那笔巨款的下落也绝非她说的那个叫王太奕的骗子关系不清不白,那笔巨款的下落也绝非她说的那么简单。他原本因自己在外面寻花问柳对妻子心存愧疚,现在,他的内疚一扫而光。
  经历这件事以后,张广达立即收回了周丽洁的财务大权。并把她痛打了一顿。
  张广达提出离婚,周丽洁说什么也不答应。张广达想,周丽洁跟自己长期分床而居,夫妻间已没有情份值得留恋,她之所以不肯离婚,无非是想得到他的财产。周丽洁则直言不讳地说,当初张广达和她结婚时,企业还处于初创阶段,是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毫无怨言地协助他,企业才一步步做到今天的模样;在“借腹生子”这件事上,她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忍辱负重,为的就是让他开心、幸福,后继有人,虽然事情没有成功,但她的良苦用心不可抹杀;后来,张广达在婚外情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过错在先,所以,要是离婚的话,她理所应当得到家庭及企业的大部分财产。两人互不相让,就这么在打骂或冷战中过着日子。
  2008年春节过后,张广达决心重整旗鼓。他打算到山西运些煤炭回来,把节能煤球厂的业务做起来。但是,当他打开家里的保险柜准备取款时,发现几天前放在里面的十几万元现金不翼而飞。这十多万元可是他用房产抵押贷款贷来的企业“救命钱”呀!张广达急得团团转。在他的逼问下,周丽洁最终承认这笔钱是她拿的,已经全部汇给她住在常州的儿子,给他装修房子,准备结婚。
  山曲之行就这样“夭折”了,陷入困境的公司犹遭雪上加霜,濒临破产,张广达也气急攻心,大病一场。他思来想去,觉得周丽洁从一开始就对他没安好心。哪有妻子主动为丈夫在外面找女人的?她那是对你宽容大度,对你好吗?她是想搞垮你的身体,搞垮你的意志啊!事实上,由于多年操持企业,加上生活放纵,他已经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而周丽洁对他的病从来都漠不关心,她是巴不得他早死啊,他死了,这所有的家产不就是她周丽洁的?想到这些,张广达觉得后脊梁直冒冷汗。这个女人简直就是个害人的美女蛇!他在心里咬牙切齿地诅骂道。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他要把她灭了,先下手为强;如果他不动手,迟早有一天,她会把他折腾死的!
  
  杀妻抛尸,半路婚姻血腥谢幕
  
  2008年5月1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张广达被一阵敲门声吵醒了,原来周丽洁在外面打了两天两夜的麻将才回家,而家里的大门被张广达反锁起来了。张广达虽然很生气,还是给妻子开了门,后又回房间睡觉去了。躺在床上,他突然心神不宁,怎么也睡不着,干脆爬了起来。
  此时,周丽洁还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打电话,有说有笑的,一见他过来,立即挂断了电话,并板起脸不说话。张广达心里窝着火,骂道:“这么晚了,你跟什么人打电话?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怕人听见吧?”周丽洁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我跟谁打电话,你管得着吗?”
  “肯定在和奸夫打电话!”这句话张广达没有说出来。周丽洁对他的轻蔑显然激怒了他,积聚多日的怨恨顷刻间化成了一腔怒火,让他彻底丧失了理智。他冲到妻子面前,一把掐住她的脖子,越掐越紧……此时的周丽洁根本没有防备,而且因为疲劳,也没有一点力气反抗。几分钟后,周丽洁没有了呼吸,身体逐渐变冷。
  掐死了妻子,张广达慢慢冷静下来,随后,他把周丽洁的尸体装进一条早就准备好的大布袋子,趁着夜深人静,搬到自己的尼桑轿车后备厢里,然后连夜开车运到30多公里外的煤球厂里。昔日辉煌的煤球厂已经衰败,在长满杂草的一个角落,有一口废井。张广达把装着尸体的大布袋子扔进了废井,为防止尸体上浮,他还在布袋里放了一些砖头。
  本来,周丽洁和住在常州的儿子薛小东约好了“五一”节期间回一趟常州,商议儿子的结婚事宜。然而几天过去了,周丽洁不但没有到常州,薛小东多次打电话也没有联系上她,打她的手机总是关机。5月4日,薛小东无奈之下从常州赶到连云港寻找母亲。张广达也故作焦急,四处打电话找人。为打消薛小东的疑虑,张广达还跟他一同到派出所报案,谎称妻子失踪了。
  5月11日,被害人周丽洁的尸体在煤球厂的井内被公安人员发现。当晚,自知罪孽难逃的张广达把前妻和儿子张小川叫到家里,把公司里的事务交代给儿子:又把家里的一串钥匙交给前妻。这时,整天生活在惶恐之中的张广达突然大喊:“是我杀了周丽洁,是我杀了她!她毁了这个家,毁了我的事业,她该死啊……”
  随后,张广达在儿子张小川的陪同下来到东海县公安局投案自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其他文献
不会说话的民族:    玻利维亚的克曼加人——印第安族,整个族群没有一个人会说话。因为他们不能发声,只好用手势交谈。    没有文字的民族:    扎伊尔奎卢地区的土著人——安布恩族,至今没有文字,一切都靠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没有财产观念的民族:    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中,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布须曼人,这个民族没有财产观念,从不占别人的便宜,什么东西都要平分。    以哭为乐的民族: 
期刊
前不欠,意大利一家精神病医院因运送病人的司机玩忽职守误收了3名正常人。那3个人被关在精神病院里28天,其中两个还差点变成精神病。美国《探路考》杂志记者格雷·贝克特意为此事前往意大利,对3名被关押者进行了一次专访。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负责运送精神病人的司机因为疏忽,中途让3名患者逃掉了。为了不丢掉工作,他把车开到一个巴士站,许诺可以免费搭车。最后,他把乘客中的3个人充作患者送进了医院。  要想从精
期刊
杰斯出生存圣彼得堡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虽然父亲的薪水不低,但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都依赖于父亲,所以,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虽不至于挨饿,但电常常捉襟见肘。他至今都记得在他16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了句“杰斯,生日快乐”,所谓的生日礼物也只是一支很普通的钢笔。而在他生日来临的前一段日子,他有意无意地向父亲透露想买条牛仔裤的愿望,并在各方面都尽力表现得很好。他本来以为父亲会送给他一条牛仔裤作为
期刊
曾经,他是有口皆碑的“模范”丈夫,但是当他沉迷于婚外情后,却逐渐变成了魔鬼,最终,为了既摆脱妻子又能占有因她而带来的巨额财富,他竞用自己的高智商加上所谓的“爱”杀死了妻子,上演了—场离奇的“饮食杀人”案。更可悲的是,含冤而终的妻子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竟是丧身于一直深爱的丈夫时“温柔刀”下!    恩爱夫妻    今年43岁的郑锦阳出身贫寒,1992年硕士毕业后,通过女友杨思涵父母的关系,进入重庆万州
期刊
两个孩子惊人相像    劳琳是美国俄亥俄州一所中学的生物教师,2006年春季开学时,她的班上转来了一个新学生朗·凡格。第一眼见到朗,劳琳以为他是自己的儿子雷蒙德,随着相处的时日增多,劳琳发现朗不仅相貌上像雷蒙德,连性格、说话方式都很像。劳琳和丈夫亲生的儿子雷蒙德既不像她,也不像丈夫,倒非常像她16岁时交的第一个男友罗伯特·汉森。可是她跟罗伯特没多久就分开了,此后也从来没有联系过。她想不通孩子为什么
期刊
我国现存的二字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间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
期刊
误区1:头皮小伤口不必先处理    头皮的血液供应比身体其他部位丰富得多,一旦头皮裂伤,哪怕是小伤口,也常常出血凶猛。这种出血可能是不易观察到的内出血,如不尽快控制,伤员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在全身其他部位同时有伤口出血时,应首先处理头皮出血。    误区2:不及时清理头皮伤    地震时被各种建筑材料砸伤后极易造成感染,所以一定要尽早对头皮外伤的伤员彻底清除伤口异物及泥土,
期刊
《红楼梦》中林黛玉每当遇到“敏”字时就读作mi,书写时常常少写一两笔,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林黛玉是在避她母亲贾敏的名讳。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避讳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直写其形,不直呼其音,主要是对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的回避。  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缺笔避讳即将讳字的最后一两个笔画省略,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缺笔在“世”上,写作“卅”。拆字避讳是
期刊
这些年来,在我们商店里发生的趣事不胜枚举,像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国人在性观念上的变迁,并从这个独特的角度,映衬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轨迹。    1993年——凌峰:我替我太太谢谢你    一天上午,来了几个扛着摄像机的年轻人,用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他们是台湾电视台《八千里路云和月》栏目的记者,要进行采访和拍摄,等一会儿,凌峰先生还要来做节目主持人。对于这位著名的台湾艺人,我在电视上多次见过他,
期刊
一块杉木牌上的箴言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封面文章《八度幸福》,题目非常有意思。我当时就想,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快,什么都量化了,连幸福也如同白酒一样开始分度了,于是买下这本杂志细细读了起来,看完封面文章我不仅哑然失笑。原来“八度幸福”只是一块杉木牌的名称,这块牌子立在一个不出名的旅游景点的草堂门前,杉木牌本身平淡无奇,但牌子上写的一段话的确是人生箴言,让我品味良久。那段话写的是“如先改变自己,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