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自我的生成何以可能?——从心体建构的角度看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nu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胡塞尔那里,自我的构造始终在时间性中展开。随着对习性现象学的根据的追问,胡塞尔晚年围绕活的当下自身的构造展开了对原自我和作为其前史的前自我的探索。结合胡塞尔和心理分析的相关工作,本文在心体建构的框架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原自我建构的模型:前自我产生自主体面对裂隙和空无时的情动对原对象的创生,在前自我与原对象的相关性的基础上,历经世代性以及对原对象的诠释,胡塞尔谈论的原自我与原非我的相关性才得以建立,而在世的主体(习性自我、此在等)及其与世界的意向关联则是纵意向性在活的当下之上被建构之后的事情。有别于传统哲学的心体存在,将成为未来主体性哲学的内核。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2011.4.28"甘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进一步深化对该类强沙尘暴天气的认识,提高其预报准确率。前期的气候背景为这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下垫面必要
国外在公路、城市道路、机场的路面基层、底基层、较普遍的采用少量(3~5%)水泥稳定土(粒料)的结构,提高了路面技术性能和使用周期。国外在水泥稳定土(粒料)拌和施工中,采用以
盐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经济的繁荣,也酿造了丰富的盐文化内涵,积淀了深厚的盐文化底蕴,不仅有大量的盐业古迹遗存,也衍生了丰硕的盐业文艺作品,以及
从政府、市场与空间生产的角度看,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秩序的演化可分为1949—1977年、1978—1993年、1994—2002年、2003—2011年、2012年至今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政府主导进行必要的基本环境卫生改善、城市交通发展、市政设施整修等。第二阶段,空间生产的主要任务转移至解决住房紧张、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以及偿还基础设施欠账问题。第三阶段,随着土地政策的变化,主要由市场所推动的造城运动在较好地改善民生的同时,在功能结构调整和旧居住区改造过程中,对城市历史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第四阶段,
研究毛泽东著作的基础是搜集、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版本。毛泽东著作的不同版本,特别是著作中的修改,是能反映毛泽东的思想的变化、发展的,是全面、准确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基础。进行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需要研究世上留存的毛泽东各种论著的各种版本,研究毛泽东论著及不同版本产生并涉及的各种问题,研究毛泽东论著不同版本外形与内在的异同的各种问题,研究毛泽东论著不同版本的文字与内容修改所反映并涉及的各种问题。其中,需要注意确定作者、判定版本、鉴别版本的真伪以及研究毛泽东对文本的修改。推进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最重要的是向数字化方向
1977—1980年安徽农村改革由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发展到推行包产到组,进而允许包产到户,最后非正式地承认包干到户。安徽农村改革的步步推进,跟信息传递与省委政策抉择的共振有重大关系。包产到户在"起始点"的"发生",并不等于其被"发现",而由"发现"到形成一定声势,更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信息传递与省委政策抉择能否共振,如果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零星的、个别的包产到户其实只是影响有限的局部实践。安徽农村改革的路径选择,充分展现了信息传递与省委政策抉择的紧密联系,地方干部能否将私人信息准确、适时地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国现代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斗争"话语,需要放在这一转型的长过程中来理解。由于中国现代转型的范围极广、程度甚烈、过程极难,非经富有政治声势的大规模斗争,无以实现转型目标,斗争话语也因此主导政治话语的建构。斗争话语在中国政治生活中表现为三种形态: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话语、生产斗争与认知斗争主导的经济建设话语、"伟大斗争"呈现的综合斗争话语。在政治声势发生变化之际,斗争话语路向出现转换,从中国现代转型进程来看,声势浩大的现代转型与斗争话语建构之间具有相互促成的关系。斗争话语的转变表明,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长期以来,"现实的知识"被当作"真正的知识"来理解,导致其基本含义与意义的缺失。要对其进行正确的阐释,就要奠基于马克思关于"现实"的观点上。本文试图阐明以下要点:(1)马克思真正想要说明的是,"现实的知识"并非"真正的知识",前者以"现实"为对象,后者的对象是"事实"。(2)"现实的知识"的批判性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因而它只有在对社会现实揭示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理解。(3)"现实的知识"所关涉的是作为"现实"展开过程的历史,而不是历史学与历史编纂学意义上的历史。要阐明这种历史,不仅需要揭示全部历史的现实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