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态公益林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以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一个林种,具有公益性,提供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以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为例,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广东省连平县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94
  生态公益林是国家发展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流失、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用材林开发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九连山山脉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平均每年为东江中下游提供优质水65.7亿立方米,是多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的重要水源区。公益林示范区建设不仅是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东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1 建设基本情况
  九连山林场位于南岭山脉南麓的省级生态县广东省连平县境内,东邻油溪镇,南连新丰县马头镇,西毗广东省河源市牛岭水林场,北接陂头镇。林场林地分散为7大片区,散布于元善镇、内莞镇、田源镇、溪山镇、油溪镇境内。总面积5 940.1 hm2,区划为4个管护站,场部设在连平县城内。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位于新丰江上游的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田席管护站,生态公益林3 650.3 hm2。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2 721 hm2,占全场林业用地总面积的61.7%。自1999年开始实施“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拉开了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序幕。通过“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国债珠防林工程和封山育林、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林分改造和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公益建设等项目,共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2 666.67万公顷,林场在生态公益林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较集中连片的田席管护站1 568 hm2林地,目前已形成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林分,生态效益良好[1]。
  2 建设的必要性
  2.1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生态林是东江中上游水源地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担负着为东江中下游的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乃至香港提供优质纯净水源的重要任务,平均每年为东江中下游提供优质水65.7亿立方米,是河源、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的重要水源区。只有规划建设好东江两岸的生态公益林示范区,以点带面,并通过辐射作用,共同建设好、保护好东江河沿岸的森林植被,才能保护好水源水质,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源源不断地向东江中下游输送优质水资源。因此,生态林建设工程在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 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成为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3大危机之一,水质性缺水、空气污染、城市温室效应和居民户外活动空间缺乏等,致使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身心健康和城市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拥有固碳释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净化大气及改善小气候等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地处东江沿岸的功能低下的生态林,采用人工促进的方法,使其尽早恢复为稳定的、具有地方色彩的森林群落,提高其生态功能,不断改善东江河两岸的生态环境[2]。
  2.3 提高林分质量的需要
  在拟建设的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内,林场已逐年对部分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生态功能低下的纯松林、杉木多代萌芽林及少部分疏林地进行改造和抚育。通过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将会进一步加速对森林保护和管护,提升生态功能等级,更快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 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健全、资金不足、管护员管护面积过大、周边农事复杂和经营机制不灵活等[3],迫切需要以建设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的形式,且通过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强化生态公益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做好生态公益保护宣传教育,探索出适合林场实际情况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路子[4],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多功能、多效益,使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4 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选择树种
  选择树种是建设好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的前提条件,在选择树种上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状况等进行。广东省九连山林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季相变化明显,平均气温19.6 ℃,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791.1 mm。选择适合的树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杉木、马尾松、纯松树、淡竹叶、三叉苦、岗松、芒萁、桃金娘、金岗藤和蔓生莠竹等。严格检查这些树种,包括枝干和根部,选择根部完整无损坏、枝干无折断且无病害的苗木进行栽植。
  4.2 做好公益林示范区栽植建设
  按照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求,应做到以下3点。1)在栽植前整理土壤,全面清理示范区内各种垃圾。按照栽植杉木、马尾松、纯松树苗木的大小进行放线位置打点,为了栽植整齐和密度均匀,便于增加各类苗木的采光性,选择开挖打点的位置必须均匀,行距与间距大概一致。2)挖坑栽植,坑穴深度和大小必须满足各类苗木的大小,然后进行苗木栽植。为了保证存活率,必须两人一组进行栽植,栽植后用脚将苗木坑穴踩踏结实,浇水保障土壤墒情,以提高苗木存活率。3)检查苗木栽植情况以防缺苗、漏栽等问题。
  4.3 做好公益林示范區养护
  在保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栽植质量的情况下,保持示范区建设质量后期的看护管理非常重要。1)选派具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护,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林业技术知识,能够在巡查过程中识别不同苗木的病虫害,因此可提高林木管护质量。在巡查管护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治地下鼠害,如黑线姬鼠、花鼠、根田鼠等,通过放置捕鼠器械、灭鼠雷等工具进行防治。对于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2)设置森林防火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森林防火。3)在巡查管护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管护,大大提高管护效率和质量。   4.4 扩大公益林建设
  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气候改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发挥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森林資源储备等多项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林下经济收入。因此,在公益林的示范区建设下,应该继续扩大林地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发动群众配合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补植补造[5]。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更多游客进行观光旅游,在旅游的带动下,当地群众还可以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家庄园等[6-7],为游客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使游客在游览大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农家乐的土特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4.5 做好公益林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240 m2示范区建设管理用房、永久性植物样地、效益监测点4个、输电线路3 km、修建道路5 km及树立生态示范区警示牌13块等。同时,充实管护员队伍,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8]。
  5 结语
  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是国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九连山山脉周边地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实地情况制定示范区建设规划方案,包括公益林绿化面积、栽植苗木、人工保障等,并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公益林示范区建设顺利实施,实行全封山管护,严格落实各项生态公益林保护措施,以巩固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凸显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玮哲,彭祚登,翟明普,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标准体系构建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55-66.
  [2] 洪普明,赵兴明,于传宏.我国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6):70-71.
  [3] 郭正鹏,许红燕,殷文奇.公益林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探究[J].现代农业,2020(7):84-85.
  [4] 邓毅,黄金玲,李希琳.广东南岭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广东园林,2020,42(4):10-14.
  [5] 柯善新,胡觉,黄湘南.广东省“十四五”期间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思考[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9,38(3):24.
  [6] 许铭梁.广东生态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花卉,2018(22):261-262.
  [7] 本三存.生态建设视域下的新林业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9(5):162-163.
  [8] 欧晓明,陈曦,翁婕.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来源市场化可行性探讨[J].农村经济,2019(3):88-9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饮水安全受到广泛的关注。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与身体健康。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成为社会发展重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旨在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
农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高产出、绿色生态和精准安全等。监控系统是目前农业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架构,系统需要的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完成了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系统的设计。
摘 要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为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水利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其稳定运行,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入手,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S
水稻的精准定量施肥,主要是结合水稻的生长规律和特征制定出相应的施肥指标,通过合理调配肥料,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对水稻精确定量施肥应用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摘 要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黏重土壤条件下土薯分离不佳、收获工序较多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主要由杀秧装置、挖掘装置、往复圆弧敲打机构、多重分离装置、收集装置、履带底盘等组成。确定了整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利用SolidWorks對整机进行了三维建模,深入分析了各部件结构及关键参数,并阐述了夹杂马铃薯的土块在升运过程中的碰撞规律。  关键词 马铃薯;联合收获;黏重土壤;土薯分离;往复圆弧
摘 要 正确操作旋耕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长旋耕机运行寿命。结合旋耕机的作业特点,简要介绍了正确操作旋耕机的重要价值,提出旋耕机正确作业方法与使用调整技术要点,避免旋耕机在后续运行期间出现严重的故障,进一步满足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关键词 旋耕机;作业方法;调整技术  中图分类号:S22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地膜残留对农田土壤安全和作物产量具有极大的威胁,掌握不同作物农田地膜残留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可为采取高效治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选取新疆察布查尔县主要覆膜田棉田和制种玉米田,并各选取覆膜5年以下、6~10年、11~15年和16年以上地块进行地膜残留取样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覆膜年数的增加,2个作物农田上层土层(0~10 cm)地膜残留比例均下降,残膜在土层中分布趋于均匀;覆膜年限是棉田而不是制种玉米田地膜残留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从质控角度分析,贯彻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强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细节与流程的把控,能够促使质量目标的实现。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控,结合以往实践,作简单论述,提出质控策略。
摘 要 当今信息流动速度日益加快,农业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在此背景下,以河南省孟州市农业信息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孟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推动孟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河南省孟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7;F4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1? 蔬菜产地价小幅下跌,批发价平稳,零售价略跌rn1.1 蔬菜产地价环比半数跌,总体小幅下跌rn第20周(2021-05-17—2021-05-23)重庆市22个主要地产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15元(千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