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根域AMF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来源 :农业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木薯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多种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为揭示不同土壤质地木薯根域土壤AMF群落结构特征,解析土壤因子对AMF类群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205 (SC205)为材料,通过田间根袋培养,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真菌扩增子测序,分析不同处理木薯根域AMF类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结果 表明,木薯根域土壤AMF主要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双型囊霉属(Ambispora).优势属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两种土质各处理AMF属水平上无显著差异,种水平分布受土壤质地及根袋的影响,粘土AMF多样性(Simpson指数)高于砂质壤土.两种土质中都发现独有种,土壤质地对木薯根域AMF群落分布有一定的影响.RDA分析表明Glomus与速效磷、速效氮、铵态氮正相关;Acaulospora与速效磷,速效氮弱负相关;Scutellospora与所有速效养分负相关;Paraglomus与所有速效养分表现出正相关;Ambispora与大部分速效养分表现出负相关.木薯根域AMF资源丰富,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的AMF群落组成和丰度存在差异,土壤速效养分与AMF群落结构差异密切相关.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AMF在木薯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比大,应在灌区内合理布置量水计量点,降低量水成本,减少水头损失,研究出计算简单、实用性强的测算方法﹐用于指导灌区准确计量水非常必要.本文以温瑞灌区为例,采用“以点带面”推算法获取多水源和涉及范围广的多尺度灌区毛灌溉用水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且该方法原理清晰易懂,可操作性较强,可用于测算多尺度灌区的毛灌溉用水量,也可为其他地区统计农田灌溉用水量提供参考.
目的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客观指标提出简化MELD(sMELD)评分,评估其对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2019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60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90 d预后相关信息。计算sMELD评分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sMELD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下面积(AUC)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膀胱训练对老年尿失禁妇女自我效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尿失禁妇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自身对照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及1 h尿垫试验以及老年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干预3 w、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护理效果以及疾病症状情况。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膀胱训练护
目的 从家庭功能角度探析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面临的健康养老困境及原因.方法 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采用定额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4个市/县的122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和深入访谈对其家庭功能和养老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 被调查家庭的整体功能欠佳(GF=2.37).年龄是家庭问题解决(F=3.568,P=0.031)、情感反应(F=10.643,P<0.001)、行为控制(F=
本文基于workbench-fluent的二维模拟对串列三圆柱形桥墩的水流流场结构进行研究,探究了桥墩在不同间距以及不同串列轴线与水流方向角度组成的不同工况下对水流的偏导作用.通过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5种不同圆柱圆心间距与直径的比值,以及6种不同桥墩串联轴线与水流夹角的组合工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串联多圆柱形桥墩对水流的偏导作用主要有串联桥墩对水流的反射作用和由于桥墩间的压缩作用使桥墩的绕流尾迹发生偏转,造成绕流的漩涡阻力不对称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桥墩绕流尾迹偏角与桥墩间距以及角度的相关关系.
2020年8月上中旬大汶河流域连降暴雨、大暴雨,导致大汶河出现连续性洪水.本文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大汶口水文站的降雨、雨强、前期影响雨量、洪峰、径流系数进行了分析,对比了4场洪水产流的差异,与历史洪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场洪水的径流系数依次增大,前期影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两场洪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明晰了暴雨洪水时空演变规律,对指导防汛抗洪减灾、提高雨洪资源的利用均有重要意义.
梅片树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天然右旋龙脑提取的新资源,目前生产上正遭受炭疽病的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梅片树炭疽病,本研究选择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与筛选.结果 表明:8种杀菌剂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5%咪鲜胺微乳剂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39 mg/L、0.170 mg/L和0.260mg/L;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8.8%嗯酮锰锌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SC)的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经典的Phn - 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α干扰素是治疗MPN的传统药物之一,但是曾因给药方式不便和不良反应较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研究结果表明,α干扰素不仅能够诱导MPN患者获得临床症状、血液学和组织学缓解,还可以非特异性地降低n JAK2 V617F、n CALR等MPN驱动基因突变负荷。相较于传统α干扰素制剂,新
科普基地应通过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激活自身多元化科教资源,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公众参与性,才能达到良好的科普效果,不断提升科普基地服务能力.本文通过介绍广西亚热带植物园科普体验区实例,分享互动体验主题的农业科普场所建设以及开展具有自身特色自然研学活动的经验做法,为农业科普基地开展科普工作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香蕉枯萎病在全球香蕉种植区广泛分布,给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打击,其防控技术研究成为香蕉生产领域关注的热点,目前的防控措施主要有种植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轮作.香蕉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蕉地土壤管理贯穿整个防控过程.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向土壤施用抗菌剂、添加生物菌剂、科学施肥以及轮作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抗菌剂多菌灵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达到82.9%,解淀粉芽孢菌将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降至15%以下,生物菌肥将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降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