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能力之花在课堂绽放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易教亦难教,语文学科易学亦难学。”的确,语文学科知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就成了每一位初中语文从教者的不懈追求。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始终树立“能力高于一切”的教学理念,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了解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实情,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学习语文的能力,注意发掘深埋于学生心灵深处的学习语文的潜质能力。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几点小经验。
  一、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思考,开启学生智慧闸门,这是教师流淌于课堂的股股清泉。滑稽可笑的动作、妙趣横生的语言、直观可感的多媒体都能将静态语言动态化,难以理解的语言形象化,巧妙地把语文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注入鲜美的“活水”。创设这样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必将使孩子们放飞想象,活跃思维。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文中“望父买橘”这部分内容,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那深沉的父爱,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太正常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望父买橘”这一感人画面;设置障碍让他们亲身体验;反复朗读加深理解等。让他们在“观看、体验、朗读”中感受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的情感就会爆发出来,深藏心底的父爱就会涌上心头。由此,他们也定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这样的课堂教学,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为学生思维开辟了一条广阔道路。
  二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学生只有思,才有滔滔不绝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 在深入挖掘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从不同层面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地学习。
  譬如:在教学《丑小鸭》这课时,笔者紧紧抓住“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这一问题,引领学生自读课文。从“丑小鸭——白天鹅”,丑小鸭经历了许多磨难,在这一大教学环节中,本着“扶——放”的原则逐步指导学生在读、思、议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有的恰到好处地总结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还有的竟以高山、河流、风、雨、雷、电等简笔画的形式展示了丑小鸭一路经历的磨难。每一种丰满的图形都倾注了他们自学后的成果,特别是他们精彩的讲解更令老师啧啧赞叹。这样的收获哪一个老师能用“讲”来替代呢?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掌握自学方法,犹如交给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想学,我要学,我乐学。”定会成为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呼声!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人际交流越来越广泛。随之口头表达也愈来愈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一个学生能否善于言辩,与他的心理素质、知识积淀都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学生大部分口头、书面语言表达干瘪,更谈不上风趣幽默的语言了。所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将日常生活与课堂教学融入大语言训练中。
  和学生架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学会抓住契机,选择交流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锻炼他们的胆量,增长他们的见识,让他们的语言逐步具有完整性、条理性。
  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平台。教师悠扬动听的语言,传情表意的体态语都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给他们自由发言的空间、合作研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搭建展示自我、提高语言训练的平台。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猎取多方面知识,吸收和储备丰厚的语言材料。要知道广博的知识是表达者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坚实底蕴。“精神食粮”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灵活性和变通性。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
  为学生创设新奇、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激活学生创新意识,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触动他们的学习灵感,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让创造性思维溢满课堂。
  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情趣性。如动手操作、小组活动、多媒体展示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探索知识中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学生知道文中的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都给盲孩子带来了爱的温暖与快乐,为了更好地深化“爱”的主题,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组内合作,动手剪纸,看谁用剪贴方式表达的“爱”最新颖,学生一听,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纷纷动手操作。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座美丽的拱形桥,种种不同的想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从他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中,老师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幸福与快乐,真可谓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一项艰难的求索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相向而行,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康庄大道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努力坚守在提升学生能力素养的教学前沿,并努力做到:积跬步,至千里!学生锲而不舍的笃行,学习能力一定会提升,那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六中学(221416)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符合推向市场条件的生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并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资不抵债的事业单位进行撤销或合并,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沉降是目前卫生填埋法所涉及的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之一。深人开展生活垃城,卫生填埋场沉降特性的研究意义重大。选取武汉市的一处卫生填埋场,研究了填埋过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步骤,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有教学参考书的“指引”,有考试标准答案的指挥,文本的解读几乎就是一元的。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则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理解。在这种选择的背后,存在着的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思想,而多元解读往往又离不开准确的立意。笔者试以《画山绣水》一文为例,谈谈文本解读立意准确的重要性。  一、文本解读立意准确的方向性  文本解读显然是需
摘 要:期刊从过去的半封闭架阅览管理模式,变成了对教师、学生全开架模式,阅览量显著提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但同时开架阅览也造成了乱架现象,给读者和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分析了期刊乱架的现象以及与读者心理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乱架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期刊阅览 乱架 读者心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54-01  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要以学生的情感为契入点,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有意识的渗透积极的情感,力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之美,与作者的情感发
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写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悲剧,属于“伤痕文学”。按照单元目标要求,笔者把小说的人物与环境要素进行糅合,避开简单意义上的“文革”这一特殊的环境影响人物及人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深入探究人物、人性的变化,对文本的问题探究向纵深处挖掘,体现出教学者对文本的研读分析及感悟。  一、坚贞爱情之挽歌  小说叙述了团结大楼中一对
在中考中,知识与积累部分的分值占基础知识考查部分的1/3左右,既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中考前夕,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知识,重新捧起课本,提取出课本中的重要语句,特别是文言佳句,力争做到化零为整,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认知,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做到字迹工整、书写美观,不出现错字、漏字和随意的加字、减字现象。  笔者从整体感知类、表现手法类、语言学用类和综合运用类4个方面对中考的知识与积累部分的常
摘 要:首先介绍了我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从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和业务技术培训、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图书馆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 网络安全 安全管理 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48-0
新媒体在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全过程都有应用,尤其是课后交流非常便捷,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加大新媒体在师生交流中的应用,充分利用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诗歌自古以来就散发着淳香,以语言含蓄、用词精练、意境深远而传唱千年,至今仍深深吸引着现代人醉心其中。怎样学习古代诗歌,这成了我们教学的难点,须知毕竟古代诗歌离现在的时间太久远,语言晦涩难懂,学生的兴致并不高。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文字、文言、文学、文化”来完成对古代诗歌的鉴赏。  一、文字与文言  1.抓重点词语  古诗的理解和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重点把难懂的词语意义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