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糕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乡福建汀州,客家人逢年过节,你一定会在他们的餐桌上发现一盘热乎乎、黄亮亮,还飘着油香的圆形糕点,那便是长汀的美食——灯盏糕。
  灯盏糕,顾名思义,因形似古代圆形灯盏而得名。手艺精湛之人所做的灯盏糕,油香四溢,口感膨松细腻。而手艺欠佳者所做的糕则油腻硬实,吃两个下肚就毫无食欲。那么,为什么两者差别如此之大?原来灯盏糕的制法和炰法中可大有文章呢!
  灯盏糕的原料是大米与黄豆。在以前,每逢制作灯盏糕,人们便会用石磨将大米与黄豆细磨成浆。其中黄豆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糕的香味与膨大程度。磨好的大米与黄豆和以水,再洒些葱花,一盆白色的灯盏糕原料便完成了!如果你靠近细闻,一股米香杂着豆香就會扑面而来,这是大自然的味道。
  随后,架起一灶火,倒上一锅油,用大火将油烧热。在油开之时,拿出圆勺(一种底部为圆形平面的、专门炰灯盏糕的勺)放入油锅中预热,再向圆勺中打一些原料,将圆勺左右轻摇,令原料铺平。这时,快速将其浸入油中,“吱啦吱啦”,油不停翻腾着,叫嚣着。轻抖圆勺,糕受热膨胀,在浮力作用下,“扑哧”一声从锅底冒出来,活像一个鱼吐了一个大泡泡。渐渐地,初成形的糕瘪了下去,可香味却升了上来,钻入鼻孔,使胃打起了鼓。
  待灯盏糕底面透出金黄,便可用筷子给它翻个身,让它两面都炰透。也有只炰一面的,正面只用勺子浇几勺热油。两者口感有别,各取所需。炰好的糕用筷子夹在一个漏勺里沥油。刚出锅的糕,外围酥脆,中部软香膨松,咬入口腔,油香四溢,那香味在唇齿间久久不愿离去。
  灯盏糕如此美味,早就收割了长汀人的胃,与其文化交融在一起。我们这儿就有一首童谣:“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钱,喉(方言,馋的意思)得死。”表达出一代人对灯盏糕的喜爱之情。
  灯盏糕还因形似圆,所以是团圆的象征,在大年三十年夜饭桌上,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灯盏糕还因为中间膨胀,还是一个人事业发达的象征,早年亲朋好友间互赠礼物,灯盏糕也会出现在其中。
  灯盏糕已作为一种汀州饮食文化的代表,刻在长汀人的脑海中。在外的游子,每当看到圆圆的月亮,是否会想起圆圆的灯盏糕,继而心中涌起一片乡愁呢?
  ‖福建省长汀县第二中学
  在作者细腻灵动的笔下,灯盏糕已然成为福建汀州的美食代表,鲜活于我们的眼前,引诱着每一位读者的味蕾——逢年过节,汀州人的餐桌上离不开一盘热乎乎、黄亮亮的灯盏糕,它因形似古代圆形灯盏而得名;做之前用石磨将大米与黄豆细磨成浆,和以水,再洒些葱花,一盆白色的灯盏糕原料便完成了;用大火将油锅烧热,用专门炰灯盏糕的圆勺,将原料轻摇铺平,将其浸入油中,待灯盏糕透出金黄,便可捞出沥油,一盘软香膨松、油香四溢的灯盏糕就做好了……
  在作者的眼中,灯盏糕不仅是收割了长汀人的胃的美味,而且它还是一种地方文化,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中国味、团圆味,在外的游子,每当看到圆圆的月亮,就会想起圆圆的灯盏糕,继而心中涌起一片浓浓的乡愁。
  【适用文题】家乡的味道;我家的中国味;难忘的滋味……(平子)
其他文献
每次活动时,孩子们移动小椅子都会发出相互碰撞的声音。怎么办呢?在一次移动小椅子时,我满脸痛惜地说:“哎呀,真可怜呀!”有几位小朋友围过来问:“老师,怎么了?谁可怜呀呀?”我回答说:“刚才,小椅子对我说,它有时被人摔,有时被人踢,有时被人拖着走,有时又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现在满身都是伤痕,痛死它了。”“原来小椅子也会痛啊。”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只听阳阳小朋友大声说:“我知道了,小椅子也有感情
提问既是一项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又是一种教师驾驭课堂的表演艺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更有着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巧用提问艺术,不断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引领幼儿的思维方向。  一、问在寻常处——据实提问  所谓“寻常处”是指在科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较易忽略。但对幼儿思维方向和探究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地方。  1 问接点。幼儿的认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提问要能引发幼儿新旧知识
五常管理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园借鉴五常管理法中的一些管理理念,让班级面貌日新月异。  一、常组织  含义:找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把它放在最方便的地方。  各个班级都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活动的主题不同,幼儿需要的物品就不同,活动方式也就不同。无论是物品
写作是从心灵里流动起来的东西,直到它自然愿意涌出来的那些文字,才可以真正打动人心。  如果爱自己,就去写自己喜欢的和想写的东西,然后,这些文字自然会找到合适之处,去影响它会影响的和能影响的人。  在博客里,我说过,如果爱自己,首先要对自己的心灵负责。  因为在平常的生活里,我们总是会有缺憾,而我们的缺憾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可以填补。所以我说,爱自己是一种智慧,对自己的心灵自责是一种高尚。我叫自己亲爱的
管理图书室的唐老师总是细心地把贴有编号的图书放在贴着同样编号的书架上,但只要有幼兒去过图书室阅读,就会发现这些书不一会就都搬了家。这是因为图书的编号比较长,幼兒难以按着编号一一对应摆放图书,  为此,我提议唐老师用标记贴来给图书编位置,即图书和摆放图书的书架上贴着一对同样的标记,由于标记贴形象且简便易记,因而幼兒阅读图书时取放就能自如了,  “故事围裙”新用  虞芬  故事围裙是一件绒布围兜,它用
欢欢三次示范小熊走  李 漫    小朋友玩《小熊找家》的音乐游戏,音乐停止的时候,每个“小熊”要找一个椅子坐下来表示找到了家。椅子的数量比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少一个,所以,总会有一个孩子找不到“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成为没有家的孤单的小熊。  又玩音乐游戏了,每个“小熊”都很投入,在做动作时,眼睛却瞟着身边的小椅子,生怕自己找不到“家”。音乐突然停止了,一个个“小熊”赶紧找家。这一次没有找到家的偏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幼儿适宜的运动量,活动量过小,达不到运动的目的,活动量过大,会造成过度疲劳。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时如果能懂得细致观察幼儿活动表现、科学评估幼儿身心健康,有助于控制幼儿适宜的运动量。我们借助小班体育活动《勇敢的小猪》一课三研教研活动,在相关教学理论支撑下。利用表格开展“幼儿适宜的运动量”研讨活动。  一、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我们先重温《幼儿卫生学》《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等书籍,
【推荐书目】  《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成果。本书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所著,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全书共有十二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是对基本概念和教育观的阐述。作者首先对生命、生活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自己的核心立场——生命成长是幼儿教育的核心立场。通过讨论
这套“数学益智箱”适用于3岁~6岁幼儿,本着安全性、环保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的原则,在教师组织集体数学活动时作为教具,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形象,从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作为孩子的学具,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拼、摆、插、绕、转、挂的操作中,发展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增添数学活动的乐趣,并促进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同时,在活动中还能养成孩子们的合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起了一场向贫穷开战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著名的开端计划。在开端计划的顺利开展下,美国一些州政府也同样考虑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对贫困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资助,以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于是美国各个州的p-k项目随着开端计划的发展也慢慢发展壮大。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p-k项目逐渐成熟。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P-k项目的介绍,分析对我国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一、p-k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