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州鼓韵"--吐鲁番音乐鼓点节奏型探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鲁番较为盛行的主流乐器可以说是鼓吹乐,一些重要的民间庆典活动都少不了纳格拉与苏乃衣响亮的乐音去渲染欢庆的氛围,因此,吐鲁番音乐具备丰富的节奏型,以及相对新疆的其他地区而言较为独特的音乐形态。纳格拉不仅在吐鲁番的婚礼音乐中具有主导地位,吐鲁番的十一套木卡姆也通常会有纳格拉与唢呐完整的演奏的形式。笔者依据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将吐鲁番的鼓点节奏型分为“婚礼套曲”和“吐鲁番木卡姆(鼓吹乐)”两种形式,并将其展开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恩施文耍耍是流行于鄂西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间歌舞,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经历了从“神圣性”到“世俗性”的变迁过程。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至当下近三十年来的五首
【摘要】欣德米特被称作“20世纪的巴赫”,拥有着极其高超精致的对位技巧和创新的和声体系,对于中提琴的演奏艺术以及演奏创作拥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曾被成为“中提琴独奏曲目创始人”。欣德米特也十分成功的将中提琴艺术发扬光大。他的中提琴演奏有着自我独特的一面和充分独到的见解,而这些也成为后来的创作者们学习和探索的目标。对此,本文将阐述欣德米特在中提琴演奏艺术发展中的影响力和作用探析。  【关键词】欣德米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电脑音乐的丰富多彩成为其独有的一大优势。与传统音乐相比,电脑音乐音色变化多样,并且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音色,丰富了音乐制作,为音乐制作人提供了更加丰富且强大的材料。本文主要讨论电脑音乐的音色优势与创编理念。  【关键词】电脑音乐;音色优势;编创理念  【中图分类号】J614 【文
12月31日上午,广校体协举办第三届(2019)学习体会工作思考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10位同志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有关学习体会、岗位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不断走向成熟,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互联网+时代,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处于发展转型时期,也意味着广西民歌艺术发展处于转型变革期,如何推动互联网+广西
【摘要】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准确地来讲应当是教皇统治之下的宗教音乐,最初是女孩在教堂只能保持沉默,而男孩担任歌唱的整个过程中。但是,由于男孩在发展过程中声音会随着变声期改变而导致音色变得浑厚,因此,为了保持男孩声音的清澈明亮,选择阉割男孩,也就是说美声唱法起源于——阉人歌手。这种歌唱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改良,成为了意大利传统唱法,形成如今的美声唱法。美声唱法诞生之后在欧洲迅速传播,美声唱法世纪“
倍大提琴又名低音提琴,形似大提琴,最早由低音维奥尔琴演变发展而来,在提琴家族中倍大提琴是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音色厚重而深沉,独奏时略显单调,但合奏时,是必不
采用果胶酶Scourzyme L对彩色棉进行处理,对处理后彩色棉纤维的性能进行测试,并与碱处理后的效果对比,结果证明果胶酶处理的综合效果较碱处理的好.
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国际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吸取和借鉴了许多西方音乐表现形式,其中,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给民族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