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书写的步骤与方法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将燃料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和其他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样,都是自发的化学反应。其中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这是我们书写燃料电池总反应式的依据。
  二、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间接书写法
  所谓间接书写法,是指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因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直接书写比较困难。而正极的氧化剂大多是氧气,书写形式变化不大,有规律可循。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书写的几种形式如下:(1)电解质为酸性。在酸性环境中,O2-不能单独存在,可供O2-结合的微粒有H+和H2O,可以理解为O2-带负电在电性力作用下,O2-优先结合H+生成H2O。这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2)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O2-也不能单独存在,O2-带负电,在电性力作用下与OH-相推斥,故只能结合H2O生成OH-,故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3)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在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中,O2-也不能单独存在,O2-可结合CO2生成CO2-3,则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2-3。(4)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该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可允许O2-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应为O2+4e-2O2-。
  燃料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比较容易,据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
  三、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直接书写法
  由同种燃料构成的原电池,书写负极反应式时,酸性电解质相对碱性的容易一些,因为酸性电解质中碳元素在产物存在形式为CO2,氢元素在产物存在形式为H+,碱性电解质中碳元素在产物存在形式为CO2-3,氢元素在产物存在形式为H2O。下面以甲烷为例:
  酸性电解质中,C0H4C+4O2,CH044H+1。
  这里,我们规定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价,产物中分别为+4和+1价,共失去电子8e-,可以认为C结合的H2O的O生成CO2,再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很快直接写出负极反应式为CH4+2H2O-8e-CO2+8H+。
  同样,我们规定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价,产物中分别为+4和+1价,共失去电子8e-,可以认为C失去4e-后带正电荷,结合的6OH-生成CO2-3和3H2O;4H失去4e-后带正电荷,结合的4OH-生成4H2O。再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很快直接写出负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2-3+7H2O。
  也可以在酸性电解质电极式上用碱中和得到:
  CH4+2H2O-8e-CO2+8H+,
  CO2+2OH-CO2-3+H2O,8H++8OH-8H2O,
  CH4-8e-+10OH-CO2-3+7H2O。
  如果是烃的含氧衍生物,通过改写也可以按上述方法书写,以甲醇为例:
  酸性电解质中,C0H2·H2OC+4O2,CH02·H2O2H+1。
  为了方便,我们将CH4O改写为CH2·H2O,书写原理同上,只不过可以认为其分子中自带H2O,故酸性电解质中的负极反应为CH2·H2O+H2O-8e-CO2+6H+,为了规范答题则写成:
  CH3OH+H2O-8e-CO2+6H+。
  同理,碱性电解质中的负极反应为CH2·H2O-6e-+8OH-CO2-3+6H2O。
  为了规范答题则写成:CH3OH-6e-+8OH-CO2-3+6H2O。
  书写规律:1molC转移电子4mol,酸性电解质中会结合2molH2O生成1molCO2和4H+,碱性电解质中会结合6molOH-生成1molCO2-3和3H2O;1molH转移电子1mol,酸性电解质中会生成1molH+,碱性电解质中会结合1molOH-生成1molH2O。下面利用此规律书写乙醇燃料电池的碱性电解质中负极反应式:C2H4·H2O-12e-+16OH-CO2-3+6H2O。
  为了规范答题则写成:C2H5OH-12e-+16OH-2CO2-3+11H2O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相互作用力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衡力是两对看似相同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对力。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是判断两个力到
期刊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注意:溶液是前提,拆好化学式;反应物的量,遵循三守恒;反应要写全,约简要小心;条件与操作,符号不能错。
点评: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用此方法不但解决了此问题,而且还在图形3中复习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余补角的性质.图形3还是自然科学中的光线反射模型,突出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4.其他  对于②式,我们还可以用两角
共点力平衡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学习本章内容,要弄清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弄清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要重点做好物体的受力分析,灵活运用平衡条件解决物理问题。
进入高中阶段后,越来越多的同学意识到数学在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期望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改变在初中时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并且能够扭转乾坤。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如人们所说的“初学皆大欢喜,继而分化两极,再学垂头丧气”。如何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完成角色的转换呢?其中转化思想、培養思维的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位置确定问题,教科书中把'物体和质点'当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际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期刊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提高物理解题能力对同学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注重高中物理解题思维及策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将学到的物理知识用于问题的解答中,从而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一、解题思维限制与解题步骤分析  1.物理解题思维限制  就高中物理来说,涵盖的知识面相对较广,对同学们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物理习题中通常都会存在一些隐性、片
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演示实验、学生的随堂实验、分组实验以及小实验、小制作等.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实验,在实验中都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首先谈谈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整个教材中起到着主导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心理学中曾讲过:“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演示实验以其可控制性、灵活性、具体性、直观性等真实的再现了物理现象,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看演示实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小船渡河问题”是个典型问題,此类问题如何求解呢?本文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分析。
椭圆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教学上,它的逻辑是从一个公式说起的,那就是到两个不同点的距离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当我们用数学的方法将这个曲线画出来,我们发现了神奇的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