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看到”光的视觉基础——内在光感受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眼除了调节图形视觉功能外,还负责调节非形觉视觉功能。非形觉功能主要是指眼可以将外部光信息传递到机体生物钟,调节昼夜节律、激素分泌、瞳孔大小变化等功能。传统理论认为,无论图形视觉功能还是非形觉功能都由经典的光感受器(视杆、视锥细胞)启动的。近年发现一类特殊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内在光感受性,称为内在光感受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被认为是第三类光感受器。此类细胞的出现为理解非形觉视觉系统,特别是生物钟如何依据外部光信号调节机体节律功能带来了长足进展。就ipRGCs的解剖学、发育
其他文献
背景 目前关于Toric人工晶状体(IOL)旋转造成散光残留的研究较多,但其对成像质量和波前像差带来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 评价Toric IOL旋转对成像质量、波前像差及球镜和柱镜度残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双色球法分成对照组与
目的观察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的57例严重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组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组30例30眼患者均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3~4 d后行23G玻璃体切割术,27例30眼行单纯
滨海度假一直是度假旅游的核心产品.本文对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开发滨海度假旅游的条件,重点探讨了海滩、浴场评价指标.
眼科临床常会借助多种图像相关检查技术来分析病情、帮助诊断和指导预后。基于计算机智能科学的人工智能(AI)在图像识别方面具有极大优势,逐渐成为眼科图像诊断的研究热点。目前
噬菌体是能够感染细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自然环境产生的噬菌体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宿主菌进行繁殖,这种繁殖过程也是其杀菌的过程。近年来,全球范围
通过稻壳粮面压盖储粮技术与常规储粮实仓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散装稻壳粮面压盖对中晚籼稻储存品质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分析出,采用散装稻壳粮面压盖技术可有效抑制表层粮温升
2017年7月28日04:13,我单位35 kV一降压站1号主变低后备保护屏报低压母线绝缘检查动作,微电脑多功能消谐装置1/3频报警灯亮,6 kVⅡ段母线馈出线路大型Ⅱ线627断路器速断保护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