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障公平、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方面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教育中引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目前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模拟实习;教学资源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抓好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就逐渐进入了职业教育的课堂,为了使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及时地展开、普及并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集中力量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与现代教育接轨。
  一、中等职业教育引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中等职业教育引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有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和产业界的需要,它更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运用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利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使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成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具有应变能力的各种专门人才,使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及时回报社会需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通过的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变的更为直观,也能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来看,这些学生来职业学校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点压力和忧患意识,加上他们学习基础差,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还有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延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在步入社会后不仅在技能上有所成就,而且在专业知识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转换成更为直观、且能所见即所得的内容,使枯燥的概念和内容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增强他们能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二、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两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步伐上。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由于课程的多样性等原因,使得课程教学信息化步履蹒跚,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教师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普遍不高
  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力,中职学校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能力方面,能熟练使用的主要软件是Word、Powerpoint和IE等,而且只是对这些软件的最基础的操作和应用,更深层次的应用能力不高,特别是对数据库、网页制作、图象处理等软件使用和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共享的能力更欠一筹。
  (二)中职学校的多功能教室配备不足,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兴趣
  在中职学校,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大多是相互独立的,在课程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对计算机类的课程,老师一般都是用一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讲授或演示,再用一节课或更多时间让学生在机房练习所讲授的内容。对非计算机类课程,用投影仪代替写黑板,在视觉上,相比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确实带来新的感受。但投影仪的使用,教师不能随意修改、补充,不能随课堂气氛调整板书内容,再加上一边讲课,一边又要操作计算机,与学生的交流就受到影响。
  三、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思路
  通过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为了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数字化课堂,学校职能部门应对信息化教学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教师对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改革、增强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等方面多投入精力,以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
  (一)建立教学资源平台使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化
  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中等职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却严重匮乏。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源库,遴选一批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基地,开发一批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用主题素材库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是目前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课堂信息化的唯一方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我们中职学校提供平台,由一线职教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收集、整理和制作相关资源,共同参与、共同开发、资源分享,构建一个完整的资源体系,形成以专业为主体,课程为单元的资源信息库,依托学校的校园网为载体实现校园教学资源共享。
  (二)改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提高教学设计的可共享性
  信息化教学设计环节对整个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在进行信息教学设计时,在搭建好教学流程框架的基础上,编制好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脚本,并标明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使用哪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来实际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教学资源获取途径、相关参数要求等,这样制作的积件、中间件和课件时才能有案可查,有迹可循。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维系着学校发展的水准,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前奏。中等职业学校能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超前预设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得到实实在在地提高,才能让师生真正地享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方便、快捷和乐趣,产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效应,使广大教师在学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展了自己,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报.2010(7).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及信息化建设.教职成.2010,7
  [3]陈丽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课堂信息化建设》.中国教育先锋网,2007,(11)
  [4]陆士桢.《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之我见》.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01)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政治的工作中,要有统一的机制能够完成各项工作,通过系统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具体的考核过程、系统中包括责任追究机制、保障机制、评估考核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等。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上进行内容的创新,促进相互之间的配合,从而形成新的工作机制,能够产生有效的思想系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监督;约束机制;创新  一、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理念:以人为本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的过
摘 要:艺术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人才的艺术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己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艺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继而探讨了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措施  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想,就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论述,从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随着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更显重要。这就要求必
网络财务实现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将相关财务管理活动置于互联网环境中,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效、集中的财务管理。  一、电子商务与网络财务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催生了网络财务  正是由于不断提升、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催生了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体现出无纸化、直接化的特点,不仅可以进行远程交易,而且信息流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相应的物资、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管理成本也有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