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治副校长成为学校、家庭、 社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机制纽带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1993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共有法治副校长2095名,覆盖中小学、职业院校1643所——作为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办公室单位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牵头单位,团北京市委日前公布了最新数据。他们法律专业知识强、审判经验丰富,成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机制的纽带。来自北京市法院系统的法治副校长注重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融合,不仅在教育内容上从传统预防青少年犯罪,拓展到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公民素质教育领域,而且在教育方式上从讲授法治课、组织法庭开放日等,延伸到互动游戏、体验式微课堂等具有较强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法治教育服务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矛盾化解及严重不良行為学生帮扶矫治等工作,并为法治演讲、辩论赛及案例讨论等课外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1月2日)
其他文献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印發《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激发爱国主义真挚情感。三是积极运用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四是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进中小学生爱国行为养成。五是始终坚
摘 要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提倡综合学习观,关注热爱的双重含义,超越群体的局限性,理解、接纳儿童的负性行为,认识儿童自我的多维性,见到物背后的人及人心,激发社会性探究。教育者可以从这些教育思想中见真见善见美。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教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03  做教材是一件既费心力又显功力的事情,编写团队的学识
摘 要  班主任接手新班后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注意首次“亮相”建立良好形象,巧用书信增进彼此情感,借助平台及时树立榜样,有效推进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实践策略。  关 键 词  新班级家长;家校沟通;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7-00-03  班主任接手一年级新班后,需为这个新集体做好各种筹划,尤其要和学生家长
德国哲学家费罗姆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作用……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影响独特。研究表明,如果父爱缺位会导致男孩“粉气”,无责任感、无远大目标、无道德感,甚至藐视法律;女孩则表现为不能建立良好的品行,缺失自尊自爱,容易导致早恋、自恋等。现实是,我国的家庭普遍存在父爱缺位现象。作为班主任,想要
摘 要 让儿童“在场”的小组探究学习,聚焦儿童真实的生活困惑,让儿童自己“发现”探究问题,激活其已有的真实生活经验,展开有效的对话思辨,从而浸入生活“现场”,探究解决生活“问题”;并借助课后延伸体验探究,引领儿童回到日常生活“现场”,在道德践行中实现道德自主建构。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探究;在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7
摘 要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需要在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建构一体化的德育课程结构基础上,设计课程实施的知行合一路径,使德育认知功能课程与德育实践功能课程相匹配,发挥两种课程功能的合力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 键 词 德育课程一体化;知行合一;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4  目前德育存在的问题不少,其中之一就是德育课程结
【德育生活片段分析】  近期,响应文明城市建设,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时尚,小区、街道、校园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日常校园生活,老师们每天都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垃圾分类,并形成了相应的评价细则。学生出现分类错误的现象,会在班级管理考核中扣分。其中,三年级小邹同学出错次数过多,引起了班主任的关注。班主任对他进行了多次专门教育。一天,小邹看到教师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有错误,于是在同学中大肆宣扬:“老师
摘 要 深圳市龙华区“积极德育”立足人本立场,贯彻“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核心理念,发挥区域和学校积极性,激活教师与学生主体性,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建立健全新时代区域德育工作体系,推动区域德育工作整体提升,助推全体学生道德生命的真实生长,为新时代区域德育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关 键 词 积极德育;区域德育;道德实践主体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摘 要 根植学校文化底蕴,提炼“乐道·培真·广文·美华”之课程理念,以此为引领,绘制“新四维”课程图谱;引领师生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课程教学转向生命成长,实现课程实施路径的转型,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新格局。  关 键 词 德育课程一体化;学校文化;新四维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对于人类而言,劳动不仅是工作,更是生活本身。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都信奉着“工作美丽”“劳动光荣”的信条,并在生产和生活中维护之,力行之。可以不夸张地说,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人们都把劳动视为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与此对应,劳动教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品行塑造和习惯养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