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外合治原发性痛经91例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药内服;外敷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39-02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本研究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91例,并与口服西药治疗70例对照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门诊确诊为痛经者161例,均为未婚或已婚未生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91例,年龄14~33岁,平均(20.28±5.77)岁,未婚77例,已婚14例;病程4个月~19a,平均(7.74±6.21)a。对照组70例,年龄15~31岁,平均(21.17±6.39)岁,未婚53例,已婚17例,病程6个月~18a,平均(6.75±5.26)a。全部患者经妇检(未婚者做肛检),结合B超检查,排出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①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7天内下腹痛明显,影响正常工作、生活。③疼痛多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疼痛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及大腿内侧。④痛甚者可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等。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中药内服方自拟经痛消一号:柴胡15g,延胡索10g,当归15g,川芎6g,丹参10g,桃仁10g,乌药10g,制香附10g,小茴香10g,白芍15g,肉桂10g,生甘草6g。兼气虚者加黄芪20g;兼气郁者加郁金10g;兼湿热者加茯苓20g,佩兰10g;兼肾虚者加菟丝子15g。以上诸药,水煎4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月经来潮前5d~经行第3d服用。
  2.1.2中药外敷方自拟经痛消二号:小茴香20g,三棱20g,延胡索20g,川芎15g,丹参20g,当归l5g,透骨草20g,肉桂10g。将诸药研成细粉,加入适量温水调均,踏于两层纱布间,嘱患者取仰卧位,敷于患者下腹部,同时将TDP治疗头距离腹部皮肤30cm~40cm局部照射,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准,每日1次,每次30min。经行第1~3d外敷治疗。
  2.2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17)每次50mg,每日2次,口服。痛经发作时开始服用,疼痛停止。
  以上各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停药3个月随访。
  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标度尺(VAS法)量化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VAS指数0为无痛,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疼痛[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5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5.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末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5.2治疗结果见表1~2。
  6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或伴腰骶酸痛,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1]。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3]。使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西医多采用镇痛、镇静、解痉等药物对症治疗。
  原发性痛经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皆存在胞宫气血流通不畅,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失调,瘀滞才能形成,主要病机为胞宫瘀血凝滞,其“瘀”为病机之关键。正如《血证论·经血》所云:“若无瘀血,则经自流通,安乃无恙”。而青春期少女,正值生长发育阶段,肾气未充,天癸初至,肾阳相对不足,阳气的温煦功能较弱,加之年轻人嗜食生冷之品,寒从内生,或冒雨涉水,外感寒邪,加重了胞宫气血凝滞。因此临床上气滞血瘀兼寒凝胞宫多见。治疗上宜遵循“通则不痛”的理论,经前经期以“通”为主。治宜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佐以温经通络。方中柴胡、延胡索两药皆入肝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力佳,延胡索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本草纲目》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川芎、桃仁、丹参活血祛瘀;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香附、小茴香理气止痛;当归生血活血;白芍柔肝止痛;生甘草缓急止痛;透骨草活血利气;三棱破血中之气滞;肉桂散寒止痛。外用药物热敷下腹部,刺激腧穴,药物通过皮肤毛孔渗透达皮下,由经络循行,沟通表里,直达病所,通利血脉而祛瘀滞。TDP照射一方面起到对外敷药物的保温作用,另一方面其热效应能促进盆腔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加强了化瘀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当归能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4],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子宫平滑肌的营养和缺氧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内服及外敷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通过行气活血、温经散寒,使子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并增加其供血供氧,从而使经脉疏通,气血流畅,经血排出通畅,痛经渐消,疗效持久。对照组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痛经,短期控制症状、降低疼痛指数也有较好效果,但仅为对症治疗,很少能获得3个月持续疗效,治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本研究证实,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产科分会.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6.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4]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172~587.
  (收稿日期:2014-03-11)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检测治疗前后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属于中医的“面瘫”、“口眼歪斜”等范畴,现代医学则命名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为单侧面神经麻痹和面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300mg/日,口服,1次/日;天麻
目的总结脑梗死复发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脑梗死复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饮食和排便的护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脑梗死患者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一直是语言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基于此,首先,简要分析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其次,从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语义层面分析其理据性;最后,辩证地
教学团队建设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
学习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对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玉林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70例符合诊断的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民营企业涉足教育行业,建立了许多独立院校。目前,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让独立学院走得更远,品牌更具影响力,吸收更多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艾滋病之后列入第4位优先考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