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进课堂 与时俱进学知识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少年儿童已经习惯通过新媒体了解各种时事新闻,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各种讨论。鉴于此,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应当适时、适度、恰当地引入时事新闻,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培育学生良好法治观念。
  朱熹《观书有感》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把时事新闻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分析社会热点、舆情事件,深度解析新闻背后隐含的道德与法治精神,学以致用,激活课堂,这就是“时事新闻教学法”。时事新闻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途径,获得官方的、准确的新闻,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可读性;坚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和边学边用的适用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机渗透、佐证说明、激发思辨和价值引领等方式;彰显时事新闻教学法的实用性、灵活性、綜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提升少年儿童道德与法治认知水平和思辨力,引导少年儿童养成正确行为。
  以突发新闻为引子,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日常教学中,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必然淡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热点新闻为材料,以此导入主题,便能引发学生共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的授课过程中,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大海,世界各国和国际环保组织纷纷给予了强烈的批评和谴责。学生们对此非常关注,课后也在热烈讨论。于是,我在课堂中引入这一突发新闻,引导学生分析应当如何看待核废水排入大海,这一举措会带来哪些危害。
  有的学生援引科学研究,指出核废水排入大海带来的辐射危害100年都难以消除,这对太平洋海洋生物将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人类依赖的海洋食物链可能将逐步断绝;还有的学生提出,要号召全世界爱护环境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起阻止日本政府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通过新闻案例的引入、剖析,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保护地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同时学会从知识、行动、法理等方面解决全球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共同担负起保护地球母亲的责任,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提出和倡导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
  以节点新闻为契机,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借助各种纪念日,筛选有价值的节点新闻事件,引发学生对学习主题和内容的深度反思。在一次《应对自然灾害》单元教学时,正值5月12日,我提问学生:5月12日除了是国际护士节以外,还是什么重要日子?学生们立即回答,今天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纪念日。但问及汶川大地震的伤亡人数,学生们却都摇头表示不清楚,随后我展示了官方新闻数据:遇难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4亿元。
  沉痛的伤亡和损失报告启发了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说,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更要研究如何预防自然灾害;有的学生表示,要从小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本领,比如地震、火灾、台风发生时如何逃生等;还有的学生补充,日本也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但因为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所以地震虽多,伤亡却很小,值得学习和借鉴。学生们在中外自然灾害的对比当中学会分析,学会反思,找到预防自然灾害的正确路径和方法,也明白了国家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目的。
  以热点新闻作比照,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都以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疫情发展与控制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不同国家抗疫措施与成效截然不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其成效令世界瞩目。但是,也有个别公民不配合政府的抗疫要求,我行我素,不戴口罩。
  在执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单元时,我结合疫情防控措施及效果的系列热点新闻,带领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到“服从指挥,积极防疫”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7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所以,严格执行防疫要求,遵守不聚集、戴口罩等防疫要求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也是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全力支持、配合和执行。
  正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公民认真履行了这些义务,才让中国的防疫工作保持科学、及时、有序、规范,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使中国公民生命健康权得到充分的保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明白了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履行公民的各项法律义务,才能真正享有生命健康权,才能获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发展。
  时事新闻教学法要求教师高度关注社会新闻,及时捕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素材,善于发现和分析各类新闻素材中蕴含的教学价值,提高对时事新闻的解读、分析、研判、类比、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世界大观园、社会万花筒和人生大舞台,成为少年儿童了解社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的试验场,为少年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李英菁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适合幼儿阶段学习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是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融入不是替代、替换,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效的活动将二者有机融合,达到既传承优秀文化、又丰富课程内容的教育效果。  理解应用价值  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幼儿期是习得经验认知和建立情感的关键期,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将给幼儿们留下深深的印记,将来不论他们
期刊
赵旭明,保定剑桥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经济学博士。1997年,创办保定市首所民办外语培训学校——保定市剑桥英语学校。经过24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剑桥已经成为集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中学、成人培训中心、外语考试中心等为一体的专业教育机构。  保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人:温文尔雅,充满学者气质;执着坚定,颇具强者风范。他,就是剑桥教育集团创始
期刊
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更易在情景游戏中获得情绪情感的体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符合本班幼儿兴趣的情景化游戏活动,能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以此获得动作技能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我们选择了“宝宝乐园”场地,开展了“合理利用户外场地”的课题研究。  “宝宝乐园”主要由草地和砖地组成。结合场地、环境以及幼儿现状,我们创设了“打怪兽”和“捉老鼠”的情境游戏,通过良好的体
期刊
立德树人有着丰富内涵,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求以人为本,通过适合的教育来发展人,提供恰当的环境支持,护佑每个幼儿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求立足全面发展观,在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及品格教育,培育有坚定文化自信、自理自立的时代新人。带着对立德树人的深层思考,幼儿园相继展开了实践,探索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
期刊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一方面,教育离不开生活,也就是教育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生活,学会生活,有计划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基于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学习,充分挖掘、盘活可利用的“生活教育”资源,为幼儿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生活”为教育内容,练就自我服务本领  幼儿园围绕“回归生活,练就三
期刊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园始终以课题为抓手,加大教科研推進的力度,走‘以研兴园’之路。  “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尤为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广东省深圳市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的“双区”身份,作为深圳市的市属幼儿园,应如何推动园所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制度、治理、质量、智慧、志气、旗帜六个方
期刊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让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北京理工大学幼儿园的教育观念。以“问题式探究”作为支持师幼共同成长的途径、以师幼提出的“真”问题为探究导向、以有效的师幼互动为抓手、以促进幼儿实现深度学习为目的,我园从教师支持幼儿、管理者引导教师两个层面,在发现、解决问题中促进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依托健康教育建设,我园借助“秋季运动会”的筹备与组织,从方案设
期刊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人们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尝试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展开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通过了解节气熟知自然界的规律,感受自然的奥秘。  白露节气与升旗活动相结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开学之初,迎来了白露节气,恰好赶上我们第一次负责升旗活动,于是白露的选材就成了升旗活动中与孩子们分享的首选内容。我们从小小主持人的发
期刊
幼儿自我管理,指幼儿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学前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迅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萌芽时期。在区学前教育“大视野”课程的指引下,上海市嘉定区曹王幼儿园开发并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快乐健康行”活动。幼儿自主安排行走时间、地点、路线及所需物品,自行选择行走伙伴,锻炼了体能,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  争做出行小主人,萌发自我管理意识  “快乐健康行”是我园特色活动。幼儿们会问:“
期刊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弘扬优秀文化,对师幼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实践,培养有文化根基的教师和幼儿。  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有理想信念的教师。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文化根基的幼儿,离不开具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北京市大兴区第十一幼儿园的教师年轻、有活力,但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理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