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要培养出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软件外包”。“我用我生命打赌,中国将来一定是世界软件业的第一。”4月24日在Red Herring 全球科技领袖亚洲论坛(ATRE)会议上,一位身穿白色休闲西装的发言者不时有惊人之语。
这位演讲人就是当年在软件界声名赫赫的刘英武。在IBM的20年间,他所领导开发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成为全球数据库的标准。至今,他仍被认为是在美国本土成长的IBM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华人。1989年,刘英武从施振荣手中接棒,成为宏总经理。2003年,刘英武创建了群硕软件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2005年下半年,仅两岁的群硕顺利完成11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并入选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 Red Herring 在亚洲首次评选的“亚洲未上市新兴企业100强”。
外包被刘英武看作向国外学习的机会和向国际软件服务企业转化的契机。在群硕的高层管理团队中,满目是曾在世界顶尖软件公司中负责公司核心产品外包工作的资深软件设计师。如曾在系统集成领域排名世界前三的Vitria公司任首席架构设计师的Richard Koo、担任过赛门铁克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的Wayne Hom等等。通过在美国的个人关系网,刘英武也能拿到不少大公司的外包单,他说:“我能把美国一流公司的产品拿到中国来做。这能够让员工有实战机会,让他们和大师们并肩工作。”
为什么选择外包
“我到中国做外包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目前在这方面有极大的机会。从IBM到宏,我一直在不断追求改变,在不断寻找新的挑战和突破。”刘英武说。
刘英武看到的这个“极大的机会”,就是日渐火热的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超过30%,达到31.3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可望达到44.2%以上,超出IT服务业平均增长率近一倍以上。Gartner预测,在2007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中国外包的利润和质量仍有待提高。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发包市场有60.5%的业务是面向日本。而日本后期编码开发门槛不高,做日本的外包利润低于欧美。业内人士称,国内软件企业间也常常竞相压价造成恶性价格竞争,导致部分企业非良性发展。据悉,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毛利率为20%~30%之间,小企业则更低。
据有关市场调查机构预测,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发包份额高达65%。而目前这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却被印度所控制。中国要在国际外包市场有所作为就应该大力转向欧美市场,和印度分食。在这一点上刘英武做到了突破:至今为止,群硕品牌面对的客户,100%都是美国的客户。而且部分客户位列全球100强,年收入超过150亿美元。
需要苦练内功
据调查,中国软件行业平均利润率低得惊人,与海外巨头20%~30%的平均利润率相比,我国软件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很多甚至接近于零。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大多数软件厂商开始向利润较高的软件外包转向。目前,东软集团、大连华信等国内软件企业都纷纷在外包市场开拓了自己的疆域。
“直到我们达到2000人,我们都还不算是真正的‘游戏开始’。”刘英武说。中国软件企业要与印度企业争夺国际市场,消除规模上的差距是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我国软件接包企业规模最大的也只有2000人,但在印度,前五名的外包公司人员规模都在4万以上。从创立至今,群硕做到了每年人数和收入都达到并保持双倍增长。两年多时间,员工数已经超过550人,刘英武的计划是“十年内达到4万人”。
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软件团队并非易事,“我们还是很小的公司,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刘英武如此说。
这位演讲人就是当年在软件界声名赫赫的刘英武。在IBM的20年间,他所领导开发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成为全球数据库的标准。至今,他仍被认为是在美国本土成长的IBM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华人。1989年,刘英武从施振荣手中接棒,成为宏总经理。2003年,刘英武创建了群硕软件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2005年下半年,仅两岁的群硕顺利完成11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并入选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 Red Herring 在亚洲首次评选的“亚洲未上市新兴企业100强”。
外包被刘英武看作向国外学习的机会和向国际软件服务企业转化的契机。在群硕的高层管理团队中,满目是曾在世界顶尖软件公司中负责公司核心产品外包工作的资深软件设计师。如曾在系统集成领域排名世界前三的Vitria公司任首席架构设计师的Richard Koo、担任过赛门铁克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的Wayne Hom等等。通过在美国的个人关系网,刘英武也能拿到不少大公司的外包单,他说:“我能把美国一流公司的产品拿到中国来做。这能够让员工有实战机会,让他们和大师们并肩工作。”
为什么选择外包
“我到中国做外包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目前在这方面有极大的机会。从IBM到宏,我一直在不断追求改变,在不断寻找新的挑战和突破。”刘英武说。
刘英武看到的这个“极大的机会”,就是日渐火热的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超过30%,达到31.3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可望达到44.2%以上,超出IT服务业平均增长率近一倍以上。Gartner预测,在2007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中国外包的利润和质量仍有待提高。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发包市场有60.5%的业务是面向日本。而日本后期编码开发门槛不高,做日本的外包利润低于欧美。业内人士称,国内软件企业间也常常竞相压价造成恶性价格竞争,导致部分企业非良性发展。据悉,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毛利率为20%~30%之间,小企业则更低。
据有关市场调查机构预测,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发包份额高达65%。而目前这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却被印度所控制。中国要在国际外包市场有所作为就应该大力转向欧美市场,和印度分食。在这一点上刘英武做到了突破:至今为止,群硕品牌面对的客户,100%都是美国的客户。而且部分客户位列全球100强,年收入超过150亿美元。
需要苦练内功
据调查,中国软件行业平均利润率低得惊人,与海外巨头20%~30%的平均利润率相比,我国软件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很多甚至接近于零。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大多数软件厂商开始向利润较高的软件外包转向。目前,东软集团、大连华信等国内软件企业都纷纷在外包市场开拓了自己的疆域。
“直到我们达到2000人,我们都还不算是真正的‘游戏开始’。”刘英武说。中国软件企业要与印度企业争夺国际市场,消除规模上的差距是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我国软件接包企业规模最大的也只有2000人,但在印度,前五名的外包公司人员规模都在4万以上。从创立至今,群硕做到了每年人数和收入都达到并保持双倍增长。两年多时间,员工数已经超过550人,刘英武的计划是“十年内达到4万人”。
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软件团队并非易事,“我们还是很小的公司,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刘英武如此说。